【全民反詐 你我同行】警惕十大高發詐騙!

2024-05-30     地方小霸王大集合

「國家反詐中心」app正式上線,安卓手機均可在應用商店搜索下載,蘋果系統幾天後也同步上線。這是國家層面為了防詐推出的官方APP,可有效防範詐騙,守護群眾的「錢袋子」,請大家積極轉發並下載安裝。

「國家反詐中心」政務號正式上線以來,以民警宣講、網絡情景劇、抓捕實錄等多種形式,精心製作發布了一批防範宣傳短視頻,深刻揭批近期高發多發的網絡貸款、網絡刷單、「殺豬盤」、冒充客服退款、假冒熟人、冒充「公檢法」、「薦股」、虛假購物、註銷「校園貸」、買賣遊戲幣等十大類典型詐騙手法,及時發布防騙預警,引發社會廣泛關注,營造了全民防詐反詐的濃厚氛圍。

警惕十大高發詐騙!

1

網絡貸款

詐騙手法揭秘:「低門檻」廣告+網貸APP

【案件回放】

1月9日晚,陳先生在瀏覽網頁時看到一款網絡貸款APP,聲稱「無抵押、無擔保、超低息,只需要註冊,貸款立馬到帳」。正巧陳先生近期手頭資金困難,遂下載註冊了該款APP並申請貸款15萬元。陳先生打開自己銀行帳戶時發現所貸錢款未到帳,但貸款APP上卻顯示他已欠款15萬元。他與客服聯繫詢問這一情況時,客服告知他後台顯示錢款已到帳,讓陳先生在規定時間內還清貸款,然後掛斷了電話。

民警查看陳先生手機上的貸款APP以及與客服的聊天記錄,確認這是典型的網貸類詐騙。民警見其仍有被騙的可能,遂將以往的類似詐騙案例、詐騙手法一一耐心講解。陳先生聽完後慶幸自己來到派出所才避免「破財」,最終卸載了相關軟體。

國家反詐中心提醒:警惕「無抵押、低利率」網貸平台

當有人向你推銷貸款時,一定要小心。詐騙分子先讓你在虛假貸款網站或APP上填寫個人信息,再以信息填報錯誤、貸款額度被鎖定等理由,誘騙你繳納保證金或者解凍金。任何聲稱「無抵押、低利率」的網貸平台都有極大風險。一旦發現被騙,請及時報警。

2

網絡刷單

詐騙手法揭秘:兼職刷單+網絡博彩

【案件回放】

去年10月初,上海市民唐女士被拉入一兼職刷單微信群,群內自稱客服的人員主動加了唐女士微信,忽悠唐女士向其提供的一網絡博彩平台充值刷流水,並承諾只要根據客服提示操作肯定能賺錢。

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唐女士下載了客服推送的APP,並充值98元試水。在客服提示下,唐女士果然賺了錢,98元變成了224元,並順利提現。接著,唐女士加大投入,又一次獲利提現10488元。看著帳戶里的數字越來越大,唐女士投入的本金也越來越多,直到累計充值108萬元,準備將盈利的120萬元全部提現時,她才發現自己的帳戶不能提現了。唐女士連忙聯繫所謂的客服,卻被拉黑,繼而被踢出群。

今年1月14日警方對該犯罪團伙實施收網抓捕,11名團伙骨幹成員在多地悉數落網。目前,王某等11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辦案民警表示,詐騙分子通常會冒充快遞員,以電話打不通為由添加好友,一旦發現有人通過微信申請,便將對方拉入兼職刷單群。接著,引誘這些潛在被害人參與所謂的網絡博彩刷單。而博彩輸贏和資金進出皆由該團伙控制,這也是唐女士下注每次都能贏錢的原因。詐騙分子還會根據被害人的「人設」來控制「誘餌」的金額。

國家反詐中心提醒:所有刷單都是詐騙

所謂刷單,就是通過網上購物方式為網店刷信譽或者充值刷流水,網店向刷單者返還貨款並支付佣金的違法行為。詐騙分子往往以兼職刷單名義,先以小額返利為誘餌,誘騙你投入大量資金後,再把你拉黑。千萬不要輕信兼職刷單廣告,所有刷單都是詐騙,不要繳納任何保證金、押金。一旦發現被騙,請及時報警。

3

「殺豬盤」

詐騙手法揭秘:網上「美女」+投資「營利」

【案件回放】

去年7月,上海市公安局嘉定分局真新派出所接到市民詹先生報案稱,他接到一陌生女子來電,一來二去,詹先生對該女子產生了好感。沒過多久,該女子稱自己投資港股賺了很多錢,誘導詹先生一起加入。詹先生下載軟體並投入少量資金,沒想到很快就有了1000多元的收益,並成功取現。嘗到甜頭後,詹先生追加投入了5萬元,期望能夠獲得更大收益。令他沒想到的是,客服突然告知他購買的港股跌了,被強行平倉,導致詹先生帳戶內的錢款一分也沒剩下。聽到這個消息,詹先生趕緊登錄平台查詢,卻發現平台登錄不上,客服也聯繫不上了,詹先生這才意識到被騙了。

經調查,這起案件的背後是一個「殺豬盤」犯罪團伙,所謂的證券投資平台便是他們用來實施詐騙的工具。犯罪團伙主要利用「時間差」來達到行騙的目的,詹先生在投資平台所查看到的股票數據,與港股的實時數據之間有10分鐘的延遲。詐騙團伙在這個時間差上大做文章,在掌握實時港股股價的基礎上,直接操控被害人的收益與虧損。

去年12月17日,在當地警方的大力配合下,專案民警直奔詐騙團伙所在的湖北武漢某辦公大樓,並在其他抓捕點布控,團伙71名成員悉數落網。目前,該團伙成員已被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偵查中。

經查,該團伙搭建「殺豬盤」,以美女搭訕、網上相親等手法,搭訕潛在被害人,以「投資獲巨利」等引誘他們上鉤,用操控軟體後台的方式,將被害人的資金全部平倉,隨後通過層層轉帳轉入自己腰包。

國家反詐中心提醒:網戀還能賺大錢一定是詐騙

當有陌生人加你為好友時,一定要小心。詐騙分子往往先以甜言蜜語或者獻殷勤等方式博取好感和信任,再向你推薦所謂「穩賺不賠、低成本高回報」的網絡投資平台。當你越投越多時,就會把你拉黑。從網戀「一見鍾情」開始,到參與網絡賭博或投資詐騙結束,直到受害者傾家蕩產甚至背負巨債,這就是「殺豬盤」詐騙。一旦發現被騙,請及時報警。

4

冒充「公檢法」

詐騙手法揭秘:「公安調查」+「凍結帳戶」

【案件回放】

1月18日,江蘇南京市民方女士接到一個陌生電話,對方自稱是電信公司工作人員,詢問方女士是不是用身份證在上海辦理了電話卡。方女士否認後,對方說可能有人冒充方女士辦理了電話卡,並用這張電話卡發送詐騙簡訊,此人稱已幫方女士報了警。

沒過幾分鐘,方女士接到自稱是上海某派出所「民警」的來電,說是幫助方女士調查涉案手機號碼的情況。根據「民警」要求,方女士加了他的微信號,還通過微信進行視頻聊天。對方還出示了「警官證」,使方女士放下了戒備心。之後,「民警」以法院要馬上凍結銀行帳戶為由,讓方女士把銀行卡帳戶情況告訴他,他可以幫忙找法官講情,少凍結一段時間。方女士便將銀行帳號和密碼都告訴了「民警」,並按照他的要求把手機驗證碼也告訴了他。「民警」還要求其把相關聊天記錄、簡訊息、通話記錄全部刪掉。1月21日,方女士發現「民警」已將其拉黑,才發覺被騙。

警方調查發現,這起案件是一起較為典型的冒充公檢法詐騙案件。詐騙分子以近期警方集中打擊電話卡、銀行卡的行動為幌子,利用普通群眾不明就裡的心理製造恐慌感,再以「民警」身份出現,讓受害人放下戒備心,進而落入圈套。目前,此案正在進一步偵查中。

國家反詐中心提醒:轉帳匯款自證清白是詐騙

凡是自稱「公檢法」要求你轉帳匯款自證清白的,都是詐騙。一旦發現被騙,請及時報警。

5

「薦股」

詐騙手法揭秘:「理財導師」+虛假平台

【案件回放】

「錢能生錢」是很多人的迫切需求,很多騙子利用人們的這種心理,藉助各種平台每天分享期貨、黃金、股票投資知識,還時不時地推薦添加微信群、QQ群,邀請你加入他的戰隊一起賺錢,但其實當你添加這些群,深信著「導師」有錢賺時,他們早已盤算好通過操縱虛假平台數據,讓你血本無歸了。

浙江新昌的唐女士對一篇介紹投資理財的文章頗有興趣,便通過文中的二維碼添加了「新浪王德才」的微信好友。此人自稱是知名投資理財導師的助理,與唐女士交流了股票、理財等投資經驗。在對方推薦下,唐女士加入一個講解投資的微信群,還安裝了「畢盛資管」理財軟體。

微信群中有位人人敬仰的「導師」,每天都會通過導師群進行免費講解,給大家推薦好的股票,多數人通過這個導師的指導收到可觀的投資收益。唐女士漸漸動了心,也加入了導師群,按照導師的指導,通過「畢盛資管」理財軟體,第一次投資2萬元便有了可觀收益,嘗到甜頭的唐女士又先後分8筆投入資金76萬元,盈利200萬元。賺到心滿意足,唐女士準備套現,才發現怎麼也無法提現,微信也被拉黑。

新昌縣公安局接報後及時立案偵查,最終鎖定犯罪嫌疑人16名。1月初,該案已經由法院進行判決。經查,唐某所在的微信聊天群是由詐騙團伙操作的,所謂的群友多數是託兒。

國家反詐中心提醒:群里只有一根「真韭菜」

一進股票群,套路深似海。「老師」「學員」都是託兒,炒股軟體都是假,只有你是「真韭菜」。一旦發現被騙,請及時報警。

6

冒充客服退款

詐騙手法揭秘:「客服主動退款」+申請平台貸款

【案件回放】

1月2日,江蘇蘇州市民李女士在單位接到一個陌生電話,電話里的男子自稱是支付寶客服,給李女士來電是因為李女士近期在網上購買的一瓶精華液檢測出有毒化學成分,平台將對客戶進行全額退款。李女士一看,對方主動表示要給退款,還能準確說出自己的交易信息,便放鬆了警惕。

對方讓李女士在支付寶備用金里申請178元(商品金額)的退款金額,李女士便依言操作,在支付寶備用金里申請了500元(備用金默認申請金額)。但對方卻說申請不合規定,需將多申請到的備用金轉至指定帳戶。

為方便指導李女士操作,對方讓李女士下載一款會議視頻軟體,將她拉進一個叫「螞蟻金服理賠中心」的二人視頻會議室,視頻中只能聽到對方聲音,看不到對方。二人掛斷電話,繼而用會議軟體保持通訊。李女士將多申請的322元備用金轉入對方提供的指定帳戶,對方卻稱歸還超時,導致系統卡單,需要刷一下系統流水,不然就會上銀行的徵信黑名單。

就這樣,李女士在對方指導下,先後在平安消費金融、微信小鵝花錢、招商銀行APP內貸款18萬餘元,並轉至對方提供的指定銀行帳戶內。直到接到銀行的提醒電話,李女士才發現會議視頻被對方主動切斷了,驚覺自己被騙。

警方初步調查發現,這起案件是一起典型的冒充客服購物退款的案件。詐騙團伙通過非法手段購買受害人購物信息,並使用這些信息聯繫到受害人,以「產品有瑕疵須作退款」為由,誘導受害人到各種陌生的金融平台貸款。目前,此案正在進一步偵查中。

國家反詐中心提醒:警惕「好心賣家」或「客服」

接到自稱「賣家」或「客服」的電話說需要退款或重新支付時,當事人一定要登錄官方購物網站查詢相關信息,不要點擊對方提供的網址連結,更不能在這些網址上填寫任何個人信息。一旦發現被騙,及時向當地公安機關報案。

7

虛假購物

詐騙手法揭秘:網絡廣告+「購物送抽獎」

【案件回放】

21歲的王某喜歡抱著手機刷快手,去年底她被主播裘某直播間內發布的抽獎信息吸引,便添加了裘某的微信。裘某的朋友圈裡經常有各類購物送抽獎活動,聲稱中獎率百分百。看到豐厚的獎品,王某花1100元購買了化妝品,並抽中了平板電腦。但王某遲遲未收到獎品,聯繫裘某也未得到答覆,王某便向浙江寧波警方報了警。

寧波警方對王某所提供的證據進行研判,認為該主播涉嫌抽獎詐騙。辦案民警趕赴廣東佛山調查,近日抓獲嫌疑人裘某。目前,裘某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國家反詐中心提醒:不輕信、不嘗試

在網絡購物中發現商品價格遠低於市場價格時,一定要提高警惕,謹慎購買,不要將錢款直接轉給對方。一旦發現被騙,請及時報警。

8

註銷「校園貸」

詐騙手法揭秘:「註銷不良記錄」+指導貸款

【案件回放】

1月9日,浙江某大學的小楊接到一個電話,對方自稱是支付寶客服,要幫小楊註銷「校園貸」記錄,做結清證明。正在做實驗的小楊直接掛斷了電話。過了不久,對方又打了過來,並說出小楊的許多個人信息。小楊將信將疑,稱自己從未辦理過貸款,但對方說可能是小楊朋友或者學校的人幫忙辦理的。由於對方所說的信息非常準確,並說只要按其說的操作,系統就會進行統一升級,小楊的貸款記錄就會註銷,個人徵信也不會受影響。於是,小楊在對方的指導下,開啟騰訊會議並共享螢幕,向多個網貸平台申請貸款,並將貸款分別轉到了4個陌生帳戶里。

事後小楊才醒悟過來,經向支付寶官方客服聯繫才知自己並沒有「校園貸」記錄,發現自己貸款損失近4萬元。

國家反詐中心提醒:註銷「校園貸」都是詐騙

凡是聲稱你有「校園貸」記錄需要註銷、否則會影響徵信的,都是詐騙,切勿轉帳匯款。一旦發現被騙,請及時報警。

9

假冒熟人

詐騙手法揭秘:用朋友頭像加好友+「暫時借錢」

【案件回放】

1月20日,江蘇宿遷市民萬某收到一個微信名叫邱某的人主動發信息添加好友,萬某看其微信頭像正是朋友邱某在某地講話時截取的照片。因平時和邱某比較熟悉,萬某沒有多想,立即接受了添加微信好友的請求。

過了幾天,該微信號主動與萬某打招呼,簡短地聊了幾句後,便發送文字稱最近準備給上級領導送禮,想找個關係好的人幫忙轉一下,希望萬某代為支付18萬元禮品錢,並發來一個銀行卡帳戶。萬某沒有進一步核實,通過手機銀行向該帳戶轉了18萬元。之後,該微信號又請萬某再轉一部分,並提供另一個銀行帳戶,如此反覆4次,直至萬某已無現金。過了幾天,萬某到邱某辦公室詢問借錢之事時,方知被騙。

警方調查發現,這起案件是一起典型的冒充熟人詐騙。詐騙分子利用受害人熟人之間缺乏戒備心的心理,假借某種事由要求匯款轉帳。案件正在進一步偵查中。

國家反詐中心提醒:熟人借錢要先核實

無論是誰,通過微信、QQ、簡訊讓你轉帳匯款時,一定要用電話、視頻等方式核實,切勿盲目轉帳。一旦發現被騙,請及時報警。

10

買賣遊戲幣

詐騙手法揭秘:「低價充值」+「充值解凍」

【案件回放】

去年12月29日,浙江紹興的小陳玩手機遊戲時,看到遊戲社區里有人投放「有充值渠道可以低價充值遊戲幣」的廣告,便聯繫對方,並在對方指導下添加支付寶帳號、打開對方給的網址連結,進入名為「付品閣」的網站。

對方讓小陳轉帳給該網站提供的銀行帳戶充值,小陳覺得這個網站看上去挺靠譜,裡面的錢均可以提現,便充值了200元。對方稱200元的商品已賣完,只有700元的商品了,於是小陳又充值了500元。此時,客服又說因小陳之前未完善身份信息,帳戶里的錢均被凍結,需要再充值3倍的金額才解凍,於是小陳又充值2100元。如此反覆多次,對方以多種理由讓小陳交錢解凍帳號,直到小陳醒悟過來。

國家反詐中心提醒:私下交易存在被騙風險

買賣「遊戲幣」、遊戲帳號時,不要輕信「低價充值」和「高價收購」,不要輕易點擊對方提供的網址連結,一定要在官網上進行操作。一旦發現被騙,請及時報警。

來源:國家反詐中心

聲明:萊陽市融媒體中心微信公眾號刊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私信聯繫更正、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26472f376884b35df1d6bd80eae75d5.html


山西1人被查

2024-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