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信社利率「上調」?有儲蓄打算的,不要錯過了

2022-02-28     生活幸福

原標題:農信社利率「上調」?有儲蓄打算的,不要錯過了

引言:

我國自古就有儲蓄的傳統,農村地區更喜歡存款。那麼農民朋友們在存錢的時候都會選擇哪家銀行呢?

比起城市,農村人更愛存款,這主要有兩個原因,其一是農村地區可以消費的方面更少,他們錢大部分都用於生活的必須,其二是農村地區老人比較多,他們的儲存觀念比年輕人強。

然而與此同時,我國真正在農村地區設立網點的銀行卻很少,比較常見的兩家銀行一個是郵政儲蓄另一個是農信社。並且這裡面,郵政儲蓄在農村發展的時間沒有農信社長,因此在大部分農民心中他們對農信社比較熟悉。

不過郵政儲蓄的業務不單單是存款,它經常和中國郵政一同出現,這樣就能將快遞業務深入農村。我國唯一一家能將物品送到全國各個角落的快遞公司不是順豐也不是通達系,而是中國郵政。所以郵政銀行的目的除了幫助農民們存款辦理金融業務,還有就是帶入郵局。並且郵政儲蓄算國有六大銀行,其全國知名度高於農信社,因此很快郵政進入農村地區後,受到了很多農民朋友的喜歡。一時間,郵政儲蓄和農信社竟然在農村產生了直接的競爭。

在這場競爭中,郵政儲蓄漸漸處於了上風。首先就在於人們的收入增加里,手裡可以用來支配的錢也變多,存錢這一個業務已經無法滿足農村地區的人們。而郵政儲蓄作為大銀行,即使是在農村設立網點,也會將其一整套金融服務帶入農村,讓廣大農民群眾可以自行選擇。

並且郵政儲蓄的工作人員數量遠超於農信社,在服務上也比對手高很多,大家自然更喜歡找郵政。

一時之間還流傳過一句話,叫做「找錢不容易,存錢到郵局」,這個郵局指的就是郵政。農信社的業務面積肯定沒有郵局大,因此它只能在自己傳統的儲蓄上做調整。農信社利率「上調」?有儲蓄打算的,不要錯過了。

我們都知道一般去銀行存定期,最高期限是三年,利率也就3%左右。但是農信社推出的儲蓄業務中,有一種五年定期存款,利率在4%及其以上。也就是說一個人拿十萬塊去存農信社的定期,每年可以收4000元的利息。

這個利率已經完全達到之前一些中小型銀行吸引顧客設定的高利率。對於農村地區精打細算的老人們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誘惑」。雖然五年的時間太長,不過對於消費慾望不高的農村地區來說,他們可以五年不去動這筆錢。因此對於他們來說這是一個依靠儲蓄賺取的辦法。

農信社這次是精準招攬顧客,農村地區勞動力外流老齡化嚴重,大部分老人對於郵政銀行裡面的金融業務持懷疑態度。因為他們不會輕易將自己的錢拿出去干其他事情。

所以對於老人來說,這兩個機構都是拿來存錢的,那麼自然是哪個的利率高就去哪家。當然,這並不是說農村地區就沒有年輕人了,回家建設農村的青年不少,他們需要的金融服務遠不止存錢這一種,因此業務廣泛的郵政銀行是他們的選擇。

那有人會問,農信社的利率這麼高,它的貸款利率卻沒有變,不會出現收支不平衡的情況發生嗎?要是倒閉了怎麼辦?

這個完全不用擔心,雖然農信社不是國家銀行,但這種地方銀行也是有保障的,它們是被人民銀行授予了儲蓄許可,辦理了保險,就算出現周轉不下去的情況,其他銀行會來接手,而國家也會第一時間出手保證儲戶的利益。因此不用擔心農信社提高利率會造成倒閉,自己的錢打水飄。

不過對於農村地區節省了一輩子的老人來說,4%的利率也依然不滿足他們的要求,他們希望還可以再高一點。現在物價上漲,可能這點錢已經沒有過去的購買力與價值了。畢竟他們沒有投資其他金融理財的打算,唯一能指望的就是這點存款。

然而不管哪個金融機構,他們的利率調整其實是有範圍的,不能無限制地增長,也必須有一個最基本的值兜底。所以對於老人們的希望,不管是農信社還是郵政儲蓄銀行,都無法辦到。

結語:

大部分銀行的網點只會開到縣城,郵政儲蓄和農信社是農村地區少有的金融機構,滿足廣大農民群眾的需求。兩家在這上面產生了競爭,最後一個專攻存款,一個拓展業務,在兩個不同的方向服務農民。

不管最終村民們選擇哪種方式,都能在其中找到合適自己的,其本質還是服務於民。而隨著國家金融系統的完善,深入農村地區的銀行已經不再局限於這兩個,漸漸的農村與城市的差別會漸漸縮短,最終實現一體化,人們的生活也不再有差異,真正做到城鄉一體。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24a61cdaaed99146b5c17d4961d3e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