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第一砍價現場 看《所有女生的OFFER3》「拿捏」品牌實在太爽

2023-10-12   影視觀察家

原標題:直擊第一砍價現場 看《所有女生的OFFER3》「拿捏」品牌實在太爽

「所有女生,我們來咯!」

10月8日,《所有女生的OFFER》最新季回歸,這個全國首檔聚焦品牌offer的實驗類綜藝節目,曾為「所有女生」帶去超多驚喜福利,也斬獲了8.3的超高豆瓣分數。在口碑與期待的呼喚下,「offer」系列又與觀眾見面了。

而當節目來到第三季,那些幫「所有女生」砍價拿福利的熱血場面是否還依舊高光?與前兩季相比,這檔直播行業類系列綜藝又有了哪些突破與提升?

內容篇:深耕用戶喜好

打造品牌與消費者的情感聯結

「聽到這些我覺得很吃驚,全程張大嘴」

「這是什麼談判邏輯!」

「我也不想哭,但是這個價真的接受不了」

一聽到品牌代表們的「無力吐槽」,我們就知道那個熟悉的李佳琦又回來了,一張口就能讓不少品牌代表們大驚失色,直接放棄表情管理,即使拿出了他們認為是底線的價格,李佳琦和團隊還是在不斷地為所有女生謀福利,「精華再加一瓶」「面霜買一送一」等「魔鬼般」的聲音不斷地在談判桌上迴蕩。

顯然,佳琦站在所有女生的角度去談判offer的初心並未改變,充分考慮後帶著消費者的切身需求去跟品牌方battle,比如說大家會更喜歡純粹的單品優惠而不是整套產品組合;對比且要打贏往年的雙十一和618價格;甚至他還考慮到贈品小樣的數量要符合拼單消費者的人數等......如此細心的種種都展現出他想要好好服務所有女生的誠意。

就如MAKE UP FOR EVER的總經理在後期採訪中提到,李佳琦提出了很創新的破價思路,讓人猝不及防,雖然大家都是老朋友,但談到offer的時候他毫不嘴軟,絕對是為了所有女生在爭取最好的價格,享受更好的服務。

依託於多年來在行業內的深耕,李佳琦對品牌的理解、對產品的熟悉、對用戶需求的了解、對服務用戶的初心與執著都在節目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得益於極具策略性的談判技巧,與反應迅速的售品歡迎價,他總能直擊品牌要害,獲得主動權,不斷為消費者們謀求更多福利。

除了「殺價」令人心潮澎湃之外,《所有女生的OFFER3》還為消費者提供了一個了解品牌的平台,跳脫出產品與價格外,沉浸式地了解品牌們的故事與理念。如自然堂品牌介紹了科學家和市場人員走遍喜馬拉雅,收集水、植物、礦物用於原料和品牌設計的靈感來源,將誠意和精品回饋給消費者的故事,霎時「支持國貨」的彈幕充滿螢幕。

而在與理膚泉的談判中,李佳琦分享了他去理膚泉小鎮參觀,看到一些肌膚有一些「小情緒」的小朋友在接受治療的故事,他們臉上洋溢的笑容讓他感覺這是個有愛的品牌。品牌代表也表示,其實理膚泉是一個皮膚學級的護膚品牌,他們想幫助因為皮膚問題而不開心的女生和小朋友,通過改變他們的皮膚狀況,也給他們的生活增添快樂與美好。

通過品牌代表分享的這些品牌故事,消費者們得以了解品牌背後的理念、一個個鮮活的人與事以及各自真摯的專業和熱愛,慢慢融化了曾經橫亘在消費者與商家之間的這堵牆,品牌與消費者間的情感聯結自此油然而生。

讓更多女生看到品牌的誠意、多樣性和多面性,和品牌互相理解,這也正是《offer》節目一直的初衷。

製作篇:形式與品牌升級

堅守為所有女生謀福利的初心

《所有女生的OFFER》已經走到了第三季,從最新播出的節目來看,有堅守也有升級。

《offer3》延續了前兩季李佳琦與各大品牌方面對面談雙11offer的核心模式與內容,藉由視頻平台與綜藝的形式,打通「產品-品牌代言人-品牌-公眾」的公共傳播路徑。在談判品牌數量增加至50+的同時,李佳琦團隊與品牌方的互動效果也有了增強,節目的看點也有變多。

尤其是觀眾們喜聞樂見的「爽感」得到了進一步放大:品牌方聽到主播團隊將價格壓低時的委屈與為難、聽到主播團隊對品牌理念的理解與喜愛時的興奮,還包括品牌代表為達成協議私下與公司進行電話溝通時所做出的努力,都能讓網友發出「看《OFFER3》更上頭」的感嘆。

去年的8期《所有女生的offer2》節目總播放量超過2600萬,豆瓣評分也從第一季的7.6上升到了8.3,可見觀眾們對於《offer》系列綜藝的喜愛。今年的《offer3》驚喜回歸的同時,,在前兩季的基礎上增添了不少新內容,如增加了奧斯卡紅毯環節、飯局環節,都讓內容更加貼近受眾,為節目增添了不少煙火氣,也為品牌提供了一座與消費者溝通的橋樑。

更重要的是——李佳琦與不同品牌老闆談判過程中的特點與談判技巧也在不斷疊代升級:

技巧一餅王畫餅:對優時顏的品牌代表說「一個完美offer,我給你一個完美位置,八點之後第六個開連結,保證眼霜第一個連結完全賣空,咱們做國貨眼霜第一名」;「自然堂我感覺有很多女生都在等著雙十一衝它了」;「把量備好,絕對完成,只有超沒有少」等承諾讓修麗可的代表直呼「餅太大吃不下」。

技巧二資源置換:在與嬌蘭的品牌代表談判過程中,李佳琦團隊給出了「福利升級,價格回到最初的起點」的,並以加油包、預告次數、直播時間、公共號預熱、熱門位等心動權益來撬動品牌方,以資源置換為所有女生拿到更多的愛。

技巧三用其他offer施壓:在與fresh談判時,拿出了統一集團嬌蘭和MAKE UP FOR EVER給到的優惠進行施壓,即使Eric淚灑現場,李佳琦也沒有心軟,為所有女生爭取了更大力度的offer。

技巧四從用戶角度出發:「女生拼單的話可以一人一個」、「給到試用裝,開拓新客戶」、「女生們其實對這個品的大劑量更加感興趣」等真實有效的各種用戶感受語言,讓品牌代表直呼內行。

常作為甲方的「大牌」在李佳琦各種談判技巧的衝擊下,變得「可憐巴巴」,退居到「乙方」的地位,這種權力的反轉與形象的反差製造出觀眾「看了」就等於「砍了」,「砍了」就等於「賺了」的參與感和滿足感。不僅讓所有女生有了置身其中的爽感,也對本季offer的升級有了更切身的體會。

行業篇:雙箭頭連結直播與綜藝

呈現高標準專業生態

作為全國首檔聚焦品牌offer的實驗類綜藝節目,《所有女生的offer》的先鋒性和開拓性不言而喻,節目通過展示直播電商行業中offer談判環節,將帶貨主播與品牌方進行價格談判這個本應發生於幕後的行為,放置在了「前台」進行表演,對於題材而言,節目本身所蘊含的先鋒氣質就足夠引發綜藝市場的重視。

當下市面上的優秀綜藝節目普遍是從笑點、爽感、淚點、知識性等幾個方面切入,以此引發對觀眾的吸引,而《所有女生的offer》作為一檔從直播電商這一新興綜藝內容領域切入的先鋒類綜藝,在圍繞「砍價」、「謀福利」等與消費者切身關聯的電商行業題材的基礎上,還能充分得兼顧優秀綜藝的各種內容要素,讓節目內容變得更加吸睛:

談笑點,希思黎姐姐從第一季火到第三季,憑藉抖包袱帶動全場氛圍的能力,在一片歡笑聲中拿到了offer;

講淚點,馥蕾詩的負責人Eric因為在李佳琦的瘋狂高壓價格戰下顯得弱小無助可憐,他的真誠淚目也打動了不少網友,彈幕中「對他好一點」頻頻出現!

在爽感上,《offer》更是做到極致,以往高高在上的金主品牌在李佳琦強勢的砍價攻勢面前,變成了可憐巴巴的受氣包,哽住、擦汗、目瞪口呆都成了常規操作變成表情包被瘋狂傳播,身份地位的巨大顛覆讓消費者有了「大仇得報」的爽感。

知識性更是這檔綜藝不得不提的優勢,即使平時沒有觀看直播購物的習慣,即使對護膚品毫升之間的換算一竅不通,你都能在《所有女生的offer》中獲得關於品牌的背書,關於產品知識的高能輸出,關於談判謀略的層層推進,配合封神的後期剪輯,綜藝效果buff疊滿,讓人完全忘記這是一檔帶有為雙十一預熱性質的節目,反而能在觀看過程中有所收穫。

這種節目模式更是收穫了不少觀眾的好評,一位網友表示「希望內娛綜藝所有尷尬的植入廣告商、不會控場的主持人和只會用爛梗的後期人員反覆觀摩學習」。

我們可以看到,《offer》無疑達成了一個雙向的箭頭,對於綜藝節目來說,它的切入角度足夠特殊,帶有的先鋒氣質是對綜藝市場的創新;對於直播帶貨行業而言,讓傳統的直播帶貨進化成了「消費+娛樂+品牌公共傳播」的綜合模式,不同訴求與角色的觀眾都能在這裡找到滿意的視角切入。

網友們不斷刷屏的「買買買」和以往的帶貨數據也證明了,這種綜藝形式帶來的產品「種草」效果不亞於純粹的直播帶貨或營銷活動,反而更加自然且長尾。

從詼諧的battle與縝密的談判出發,讓消費者輕鬆地了解產品與優惠,穿插的溝通與故事裡,又讓品牌與消費者更加貼近;在品牌與直播電商面向大眾的傳播與延伸浪潮中,《所有女生的offer3》無疑讓我們看到了更多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