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不知道,蘑菇里竟然還蘊藏這麼多有趣的知識!

2023-10-28     科普中國

原標題:你一定不知道,蘑菇里竟然還蘊藏這麼多有趣的知識!

說起蘑菇,你可能會一下想到,它們在美食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而吃錯了,就可能見小人甚至「躺板板」。不過,你知道嗎,其實蘑菇在環保等領域中也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

今天就讓咱們稍微探索一下蘑菇身上藏著的那些令人驚訝和好奇的小秘密吧。

蘑菇可以拿來做包包?

蘑菇皮確實可以拿來做包包,這裡的所謂「蘑菇皮」,並不是指蘑菇表面的皮,而是指在大麻殼、玉米芯、農業廢棄物、塑料、稻殼或鋸末等基質上種植菌類後,通過控制其生長環境的溫度、濕度等因素,最終促使菌類長成線狀或絲狀結構的菌絲體。因此,「蘑菇皮」的本質是一種菌絲體。

「蘑菇皮」通過一系列工藝的加工,最終可以形成仿皮革製品。可以用來製作成包裝材料或者是「純素皮革」的包包。它們的生長周期較短,僅需要數周,且對環境要求低,在廢棄的農作物上即可完成培育。

同時,「蘑菇皮」可以生物降解,廢棄後丟在土壤中也不會造成環境的破壞。但是像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之類的包裝製品卻需要數百年才能生物降解。

不同尺度下的菌絲體示意圖(mycelium composite:菌絲體復合物;mycelium and substrate:菌絲體和基質;mycelium:菌絲體;hyphae:菌絲;growing tip:生長尖端;hyphae cell wall:菌絲細胞壁;septum:隔膜;nucleus:核;chitin:殼質;proteins:蛋白質;glucans:葡聚糖)(圖片來源:參考文獻[3])

蘑菇可以拿來做口紅?

蘑菇隱藏的另一個令人驚訝的功能,便是可以用來製作天然染料,並用在食品和化妝品上。自然界存在各種顏色鮮艷的蘑菇,它們可以單獨使用或與其他成分結合使用,製成五顏六色的染料。

科學家利用化學試劑從可食用的賀蘭山紫蘑菇(紫紅絲膜菌)中提取分離了二十多種紅色、紫色、黃色的蒽醌類色素化學物質。經過實驗發現,這些物質色澤好,且具有較好的抗氧化能力。進一步利用生物化學實驗對菌類的子實體進行培養,優化培養條件來實現色素的大規模生產。

由於是從可食用蘑菇中提取的,這類色素類化學物質也是可以食用的,沒有毒副作用,因此可以用作食品色素添加劑及口紅色素等。賀蘭山紫蘑菇僅僅是冰山一角。利用化學試劑也可從雞油菌中提取出黃色色素,牡蠣蘑菇提取到灰綠色,泡芙球蘑菇提取到鐵鏽紅色,靈芝中提取到鐵鏽紅色色素。這些都充分證明了蘑菇用作天然無毒染料的巨大應用潛力。

染料(圖片來源:pixabay.com)

蘑菇也能發光?

說到生物發光,我們首先會想到水母、螢火蟲等。然而除此之外,某些蘑菇也能發光,在黑暗條件下發光的這類蘑菇被稱為生物發光蘑菇。

科學家證實,在發光蘑菇內部,含有螢光素分子與螢光酶,當環境中存在氧氣時,螢光酶會促使螢光素分子與三磷酸腺苷發生化學反應,產生的能量會激活氧化螢光素中的電子從基態變成激發態,而當氧化螢光素的電子再次從激發態變回基態時,便會釋放出光子,從而產生螢光。

螢火蟲發光的原因之一是可以吸引異性,進而用來求偶,通過發光來相互吸引追逐,原因之二是用來警示敵人。而蘑菇發光的原因目前還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但是科學家們認為,蘑菇發光是為了吸引周圍的昆蟲來幫助他們散播孢子到不同的位置,進而來實現種群的繁衍,幫助物種生存。

發光蘑菇(圖片來源:pixabay.com)

蘑菇比植物更接近人類?

不同於植物、動物、細菌,蘑菇是真菌的一種,由子實體和菌絲體兩部分組成。子實體是蘑菇的繁殖器官,成熟後像一把撐開的傘,由菌柄、菌褶、菌蓋、假菌根等部分構成。菌絲體是由菌絲組成的密集的群體,呈現多細胞隔膜結構,是蘑菇的營養器官。此外,蘑菇是通過藏在其菌褶下面的孢子來實現繁殖的。

研究表明,相對於植物,真菌在基因上更接近於人類的基因組成。科學家對真菌和人類的基因進行測序,發現兩者有著顯著的相似性。通過比較基因序列,科學家發現真菌與人類有多達三分之一的基因是相似的。菌類的很多行為也證實了這一點。

不同於植物通過光合作用獲得營養,蘑菇是靠分解動植物遺體中獲得的有機物來汲取養分生活。同時,菌類與人一樣,需要氧氣、食物和水才能生存。它們也是呼吸氧氣並呼出二氧化碳。此外,蘑菇內的部分生化途徑是與人類一致的。蘑菇同樣會產生膽固醇、類固醇激素等物質。

蘑菇(圖片來源:pixabay.com)

蘑菇是「綠色」農藥?

病蟲害嚴重影響了農作物的生產,而目前使用最多的驅蟲方法是含有毒性的化學殺蟲劑。雖然能起到較好的殺蟲效果,但是農藥殘留問題會引發一系列的問題,如土壤污染、水源污染、食品安全等。因此,尋找一種環保、有效的農藥輔助農作物健康生長已成為當前的研究熱點。蘑菇就顯示出作為一種綠色農藥的巨大潛力。

通過培養菌絲體來延緩蘑菇的孢子形成,這些真菌被蟲類食用後,真菌便會在昆蟲體內長出孢子「生根發芽」,昆蟲體內的組織器官為菌類的生長提供營養,最終菌類將昆蟲殺死,長出蘑菇。雖然這種方式更加綠色環保,但是真菌殺蟲的成本要遠遠高出傳統的殺蟲劑。同時,菌類的生長繁殖條件相對苛刻,殺蟲的效率也有待進一步提升。

此外,蘑菇中含有的一些生物活性物質,包括抗真菌蛋白、毒素、抗生素等,也具有高效的殺蟲、抗病毒和抗微生物的能力。因為蘑菇的這些成分通常是可降解和環保的,所以它們在使用後不會對土壤和水體造成長期污染。當然,蘑菇作為農藥的研究還處於初級階段,需要更多的科學實驗證明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殺蟲(圖片來源:pixabay.com)

可能有些喜歡美食的朋友看到這兒有點失望了,說什麼蘑菇包包蘑菇口紅的,你直接教我點挑菌子吃又不用躺板板的經驗唄……

非常遺憾,這個還真教不了,因為目前民間流傳的辨別毒蘑菇的經驗,往往會說「具有 XXX 特徵的很可能是毒蘑菇」,這些說法本身確實有一定道理,但這絕不意味著「不具備 XXX 特徵的蘑菇就一定沒有毒」——大把的毒蘑菇長得普普通通人畜無害呢,而哪怕最常見的毒蘑菇圖鑑也動不動就二三十種,咱也記不住,碰到的蘑菇也不一定能長得那麼標準,一個判斷失誤就躺板板了。所以最好的辦法是,對於野外的蘑菇,乾脆就別采、別吃。

什麼?還有人不服氣,覺得憑經驗就能挑出毒蘑菇?好好好,那咱們接下來掃碼做個辨別毒蘑菇小測試,看看你到底能撐到第幾關吧。

參考文獻

[1] Gao J M, Qin J C, Pescitelli G, et al. Structure and absolute configuration of toxic polyketide pigments from the fruiting bodies of the fungus Cortinarius rufo-olivaceus.[J].Organic & Biomolecular Chemistry, 2010, 8(15):3543-3551.DOI:10.1039/c002773a.

[2] Sehrish Manana, Muhammad Wajid Ullaha, Mazhar Ul-Islam,et al. 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s of fungal mycelium-based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Journal of Bioresources and Bioproducts, 2021, 6,1–10.

[3] Sehrish Manana, Muhammad Wajid Ullaha, Mazhar Ul-Islam,et al. 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s of fungal mycelium-based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Journal of Bioresources and Bioproducts, 2021, 6,1–10.

[4]游瀟,康靜.暗夜精靈發光蘑菇的秘密世界[J].中國國家地理, 2017(11):14.

[5]王濱,樊美珍,李增智.真菌殺蟲劑劑型的研究與應用(綜述)[J].安徽農業大學學報, 2003, 30(2):4. DOI:10.3969/j.issn.1672-352X.2003.02.021.

策劃製作

作者丨Denovo科普團隊

審核丨劉光裕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 高級工程師

責編丨丁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06d981a960f04f1fb94ac6b33efe52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