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被父親分手,24年後再見面,她做的這件事讓父親後悔莫及

2022-07-05     搞笑大隊社

原標題:6歲被父親分手,24年後再見面,她做的這件事讓父親後悔莫及

赫本一生有兩段婚姻,均慘澹收場。

第一段是與男演員梅爾,這是一個大男子主義極其強烈的男人。

那時赫本在演藝圈炙手可熱,而梅爾已經成為明日黃花,事業的巨大落差讓梅爾心生不滿,對赫本處處控制。

而非常渴望擁有一個幸福家庭的赫本為了經營好家庭,心甘情願推掉很多戲約,在經歷三次流產後,終於生下一個男孩肖恩。

但赫本的付出並未得到丈夫的認可,在經歷了他頻頻出軌後,赫本終於心死,最終以離婚收場。

離婚後的赫本心情抑鬱,一度瘦到36公斤,談了幾段戀愛都無疾而終。直到她在一艘遊艇上,邂逅了一名叫多蒂的心理醫生。

多蒂出生高貴,認識赫本時剛好30歲,成熟穩重,有趣多情,尤其善於診療赫本這樣有著「憂鬱型人格」的女性。

在那次邂逅中,一直鬱鬱寡歡的赫本竟然被多蒂逗得心花怒放,隨即,兩人展開了一段發展迅猛的戀情,並很快步入婚姻殿堂。

對幸福滿懷憧憬的赫本,再次迎來的,依舊是出軌不斷的丈夫。

因為害怕失去小兒子盧卡的撫養權,赫本一直隱忍,直到1981年,多蒂變本加厲,公然帶情婦回家,忍無可忍之下,赫本最終通過法律手段結束了這段苟延殘喘的婚姻。

對於自己的出軌,多蒂解釋得非常清新脫俗:「義大利的丈夫從來都不追求從一而終,我並不是天使。」

可以說,赫本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是「墮落人間的天使」,她高貴、優雅、善良,為何在婚姻中,卻屢屢遭遇渣男和背叛呢?

我想,這個問題,還得從她的原生家庭說起。

1929年5月4日,在一年中最好的時節,一名漂亮的嬰孩呱呱墜地,出生在布魯塞爾的一戶貴族家庭里,她就是奧黛麗赫本。

赫本母親艾拉是荷蘭王室貴族,父親羅斯頓雖然很多資料說他是銀行家,實則,他更像是一位無所事事的平庸男子。

艾拉與羅斯頓初次擦出愛的火花時,還是別人的妻子與丈夫,短暫的交集後這段感情便無疾而終了。

艾拉離婚後,帶著與前夫所生的兩個孩子到巴達維亞生活,與羅斯頓再次相遇,兩人舊情復燃。

艾拉喜歡羅斯頓的英俊風流,而羅斯頓愛的不僅僅是艾拉,他更看重艾拉的貴族身份,和她娘家可供揮霍的家產。

所以,他毫不猶豫與妻子離了婚,然後,便與艾拉迫不及待結婚了。

艾拉以為自己嫁了個好男人,經常帶他出去交際,感覺很有面子,好景不長,她就發現,原來羅斯頓是一個不思進取的男人。

他根本不想工作,甚至藉口說如此不安定的環境,是根本沒法工作的。

為了能夠把這「爛泥」一般的丈夫扶上牆,艾拉求助娘家為他找工作,1927年年底,她帶著羅斯頓來到英國倫敦,但羅斯頓卻認為年底不是找工作的好時機,應該等到次年2月以後。

最後,在艾拉父親的幫忙下,羅斯頓終於謀得一份在比利時的工作,夫妻倆便來到了美麗又充滿藝術氣息的布魯塞爾。

就是在這裡,夫妻倆迎來了第一個孩子——奧黛麗赫本。

赫本遺傳了父親的相貌,有著天鵝絨般的棕色眼睛,溫柔又美麗,還遺傳了母親的貴族氣質,高雅而優美。

年幼時的赫本非常愛喝牛奶,因此身材圓圓乎乎,她還喜愛音樂,每當母親用留聲機播放當時管弦樂隊的經典名曲時,她總是聽得聚精會神,一臉陶醉。

隨著孩子漸漸長大,作為父親的羅斯頓卻沒有絲毫改變,依然懶散,對赫本也很冷漠。

為此,夫妻倆經常吵得雞飛狗跳,在這樣沒有溫情的家庭里,赫本的性格變得敏感內向,常常獨自躲起來哭泣。

為了討好父親,赫本認真學習寫字、繪畫、音樂等,希望得到父親的認可,改變對她冷漠的態度,但一直都沒有進展。

後來,羅斯頓受德國法西斯主義影響,還投入到這個陣營,自此之後,他愈發不工作不關心家庭,完全依靠妻子生活。

羅斯頓對家庭的極端冷漠,嚴重影響了赫本的性格,多年之後回憶起來,她說:

「我成了一個沉默寡言,喜怒無常,喜歡一個人待著,渴望被了解的人。」

1935年5月,就在赫本剛滿6歲之時,羅斯頓做出了一個瘋狂的舉動,在與妻子無商量溝通的情況下,直接收拾了行李離開了這個家,再也沒有回來過。

對於父親的離去,小赫本感覺天都已經塌了,她清楚記得母親當時淚流滿面,用她自己的話來講:

「我和其他人的關係因為父親的離去受到了影響,我在戀愛和結婚的時候,總擔心對方會離我而去。」

這句話正道出了赫本在婚姻中「用力過猛」的原因,作為一名聲名顯赫的女明星,卻在婚姻中極其卑微,哪怕丈夫一再背叛,也不願離開,而是一再屈尊挽留。

直到24年後,赫本才再次見到父親,彼時的赫本,已經和梅爾結婚。

但這次見面似乎不是那麼令人愉快,當梅爾陪伴赫本見到羅斯頓時,他顯得有些落魄,表現仍然冷漠,最後還是赫本主動擁抱了他。

為了能夠讓這對久別重逢的父女多些單獨相處時間,梅爾藉故離開,等他回來時,羅斯頓已經走了,只剩赫本呆呆坐在那裡。

但從此之後,赫本一直為父親提供經濟上的支持,直到他去世。

雖然羅斯頓從未盡到過父親的一點責任,但赫本卻仍願用善良的心,再次接納他。

赫本所作的點點滴滴,讓羅斯頓頗感羞愧,也後悔難當,晚年時,他偷偷跟赫本當時的伴侶羅伯特說:

「很後悔沒能做一個合格的父親,但他一直都為赫本感到驕傲。」

赫本最後一次見到父親,是在他病危之時,當時他已經神志不清,只是不停談論著自己的馬。

據赫本的大兒子肖恩透露,赫本被父親拋棄是她心裡永遠的傷口,這個陰影直到她成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訪問備受戰火摧毀的非洲之時,才得以擺脫。

雖然我們不能說,父親要為赫本兩次婚姻的失敗負責任,但他的缺失確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赫本擇偶、以及與人相處。

拾柒姑娘說:

人總是在追逐遠方的風景,卻往往忽略身邊的人、事、物,其實,最美的風景不在遠方,就在身邊。

作者:拾柒姑娘。喜歡在娛樂中讀人生,八卦里見態度。喜歡就給我點贊,關注我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0568c6d7787ccf25a2e025e269bada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