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大禍臨頭!必須橫,罕見放狠話!馬克龍說了句大實話

2024-10-07   奇犽品食物

歐盟敲定對中國汽車加征5年關稅,將會承擔什麼後果?恐怕這次不能善了。

我們怎麼辦?當然是狠狠地打疼他們!歐盟這次開了一個很壞的頭,他們也將挨到最狠的打,好好看清楚這個世界到底是顏色!特別是法國和荷蘭,這次麻煩大了。

事情大家都知道了,當地時間10月4日,歐盟就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5年的反補貼稅進行投票。

投票結果非常讓人失望,包括法國和義大利在內的10個國家投了贊成票,德國和匈牙利等5個國家投了反對票,另有12個國家投了棄權票,徵稅方案通過了。

為什麼會是這樣的結果?歐盟國家都是什麼心態?

讓我們記住投贊成票的10個國家:法國、義大利、波蘭、荷蘭、保加利亞、拉脫維亞、愛沙尼亞、丹麥、愛爾蘭和立陶宛。

他們為什麼贊成?無非就是三件事。

第一,不少歐盟國家想用這種方式,迫使中國汽車企業去歐洲投資。中方的態度很明確,支持徵稅的國家,就會失去投資。

說白了,這就是想搶奪中國汽車的產能和供應鏈。汽車不僅僅是汽車,而是一個規模龐大的產業鏈條,它帶來的經濟增長、稅收和就業,哪個國家都會眼紅。

第二,這次表面上是針對中國汽車的貿易戰,但更多反映了歐洲對中國競爭力的擔憂和焦慮。

這就是怕了中國汽車,怕了就加關稅?這種思想至少落後30年了。

第三,少數歐盟國家是美國的鐵桿,比如波羅的海三傻都投了贊成票。

這次我們花了大量精力去協商去斡旋,還啟動了一些貿易調查,為什麼都沒能成功?

因為我們太好脾氣了,還總是天真地以為和和氣氣,好商好量就能解決問題。

這是典型的東方思維,不是西方人的觀念。

西方思維就是弱肉強食,是餐桌理論,他們畏威不懷德,所以歐洲國家都怕美國,卻不怕我們。

你跟他們好好說話,他們不會聽進去的,反而認為你太傻,甚至是怕他們的。

有人說,說這些狠話有什麼用?這不是狠話,這是最基本的道理,更是活生生的現實。

為什麼一個汽車關稅,我們商務部長都親自出動了?甚至邀請四五位歐洲國家領導人來訪?

以前歐盟對中國商品徵收過多少次反傾銷稅?我們怎麼都沒那麼緊張過?

因為汽車是我們的核心產業,是中國強大路上必經的產業道路,而且目前正在特別重要的發展關口上,怎麼可能就這麼認命了?

這個重要關口,不僅僅關係到我們的汽車產業,關係到中歐貿易,關係到歐盟國家的風向,也關係到中美的激烈鬥爭。

這事本來就是美國人年初就跑到歐洲去忽悠「產能過剩」,讓面對競爭束手無策的歐洲人找到了「莫須有」的藉口。

那麼問題來了,這次我們會怎麼辦?

這次官方非常罕見地放了狠話,其中有兩句話非常重要。

第一句話,加征關稅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只會動搖和阻滯中國企業對歐投資合作的信心和決心。

大家了解中國人的思維,這話看起來委婉,實際上就是說,既然你們不仁,就別怪我們不義了。

這事或許在歐洲行不通,在中國絕對是真理,歐洲人根本不了解中國企業對政府的信任程度。

第二句話,中方也必將採取一切措施堅定維護中國企業的利益。

注意啊,這裡講的是「必將」和「一切措施」,把這兩個強硬的詞語放在一起,在我們的貿易爭端中還是第一次看到。

那要怎麼做呢?昨天看到兩句話,覺得非常有道理,給大家看看。

面對這種局面,幻想已無意義,中國必須採取有力的反制措施。

只有通過強有力的回應,才能讓對方意識到這種行為的代價有多大。畢竟,對於這種不公平的舉措,如果不打疼他們,他們是不會輕易改變立場的。

這意味著中歐要開打貿易戰嗎?當然不是那麼簡單了,打貿易戰不就把27個歐盟成員國一起盲打了嗎?我們一向講究精準打擊,以及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所以,10個投反對票的國家要小心了,暴風雨就要來了。

10月2日,馬克龍在德國柏林說:「歐盟可能會消亡,我們即將迎來一個非常重要的時刻。

他說,我們以前的模式已經結束了——我們監管過度,投資不足。在未來兩三年內,如果我們遵循我們的傳統議程,我們將被市場淘汰。

這兩句話算是說到核心問題上了,這樣的歐盟,離解散還有多遠呢?

大家來大膽地猜一猜,法國會有多少新能源公司破產?荷蘭的國寶ASML會不會倒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