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精準施策 統籌推進

2019-08-02     三明日報

7月15日,中央第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進駐福建,開展為期一個月的生態環境保護督查。期間,中央第二生態環境保護督查組嚴禁各地在環保整治過程中「一律關停」「先停再說」等敷衍了事的應對策略,堅決杜絕「一刀切」做法。

在相關生態環境問題的整改上,我市堅持依法依規,注重統籌推進,建立長效機制,按照問題的輕重緩急和解決的難易程度,分類施策、有序推進,營造了良好的督察整改氛圍。

「一廠一策」,靶向整改

7月28日,走進福建科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鋁熔煉車間,被隔離出的一處不合格品原材料暫放區,表明了企業環保整改的決心。

科源新材料屬於鋁冶煉壓延行業,生產產品為鋁合金水和鋁合金錠。7月21日,中央第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向我市轉辦該公司利用廢鋁生產再生鋁錠、生產項目與環評不符等問題的信訪件。

接到交辦信訪件後,將樂生態環境局立即組織執法人員會同將樂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人員開展調查,並於7月22日、23日對該公司進行現場檢查。調查證實,公司生產原料倉庫內確實存在少量以廢舊高壓鍋及電飯煲內膽為主的廢鋁製品。

「剛開始,我們擔心在督查中發現問題可能被要求停產,想不到環保局馬上入戶企業,提出整改意見,主動幫助企業解決難題。」公司總經理楊先鋒說,這次整改,讓企業在原材料進貨管理方面得到了提升,也警醒企業不能一味講求效益,「閉門造車」,而要多停下來查一查、看一看,做好生態環保工作。

目前,將樂生態環境局已責令該公司對倉庫內現有的廢鋁製品進行清理,按規範收集貯存,並退回原供應商處置。同時,要求公司嚴格按照項目環評報告書及批覆要求,加強原料進廠核查並建立台帳,避免不符合規定的廢鋁製品進廠。此外,按照「屬地管理」「一崗雙責」原則,將樂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將樂生態環境局等有關單位還加強巡查監管,確保企業規範使用生產原料。

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生態執法不能『一刀切』,而要舉一反三,對企業存在的問題精準施策,並給他們留足整改時間。」將樂縣環境監察大隊監察員徐淑傑說,環保整改要兼顧企業效益,堅持「一廠一策」,不能簡單粗暴責令關廠了事。

抓在平時,督在日常

水泥企業廠區「灰布衫」換綠裝,並不僅僅存在於想像中。走進位於將樂縣的福建金牛水泥有限公司,翠湖微波粼粼,蒼山鬱鬱蔥蔥,宛如行走在一個美麗的大花園。

公司副總經理陸繼平介紹,公司所建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融入當今世界先進水泥製造技術和裝備一流的環保、在線控制、信息化等設備,並配套純低溫餘熱發電。通過採用新技術、新材料、節約能源和資源,成為一家環保、節能、資源綜合利用型企業。

在綠色環保方面,公司每年不斷進行綠色工廠的建設,先後對一線窯尾收塵器及配套風機電改袋、二線窯尾分級燃燒、裝車軌道收塵器等方面進行技改。同時,不斷加大生態方面的投入,僅2018年就建立各類沉澱池多座,建成截水溝4000米,硬化道路5000米,配備洒水車4輛。按照邊開採邊治理的要求,公司還對礦區邊坡和排土場的邊坡進行治理,完成復綠面積達30萬平方米。

如今,金牛水泥不僅煙塵排放達到了國家新的許可標準,而且氮氧化物排放指標遠遠低於國家標準,公司成為全省首家處置固廢企業,率先研發和開展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飛灰工作的典範。

抓在平時,督在日常。在福建金牛水泥有限公司的中控操作室,從原材料輸送到生產環節,每一道工序都一清二楚地呈現在電腦上。螢幕里,二氧化硫、粉塵濃度等數值被實時監控,只要水泥生產過程中排放的污染物濃度有異常,企業馬上做出應對措施。

在對企業的環保管理中,還有一隻看不見的「手」。據介紹,將樂縣環保部門每月例行走訪企業,察看是否存在生態環保問題。同時,通過在線環境監測平台,環保部門也在實時監控企業排放的污染物數值,一旦發現異常,便立即通知企業,一起尋求解決辦法。

企業發展有保障,地方經濟有支撐。「政府督察引導,企業用心整改,政企關係和諧,公司發展也越來越順暢。」陸繼平說。去年,金牛水泥公司上繳稅收1.20億元,今年年底預計上繳稅收1.55億元。

大田縣廣福多金屬選礦廠和沈宏礦業有限公司被舉報長期大量排放未經處理的生產污水,查證屬實後,目前兩家企業違規設置排污的違法行為均已被依法查處;建寧縣甘家隘風力發電廠在建設過程中隨意傾倒泥土,造成桂陽村民房受損且影響自來水水源,目前建寧縣已同25戶受損村民全部達成賠償協議,並督促企業做好工程治理,提高邊坡穩定性……我市多措並舉,環保督察「一陣風」成為了一股勁,地方企業綠色發展的步伐更加穩健。

(三明日報記者 盧素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wHkWGwBUcHTFCnfB-Q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