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聽到農民說,什麼都在漲,就是糧食價格不見漲,那麼為什麼糧食價格低呢?有人說是因為有糧食補貼的關係,因為種糧國家給了補貼,自然要抑制糧食價格,那麼如果取消了糧食補貼的話,糧價會漲嗎?一起來了解下。
糧食補貼取消會導致糧價上漲嗎?
2014年以前國家還沒有進行玉米收儲制度改革,臨儲收購價格標準來到了歷史最高值的1.13元每斤,那個時候國內玉米價格最高能夠達到1.3元每斤,同樣是歷史最高。即便是到了2015年的時候,在國家下調玉米收儲價格標準,但沒有實施玉米生產者補貼制度的時候,國內玉米市場價格也明顯高於如今的水平。
如果真的取消玉米生產者補貼,以我國目前的農業生產現狀,必將導致玉米種植者的整體收益萎縮,如果不能夠提高糧食售價,種植玉米甚至有可能變成一件賠錢的事情。在我國最大的玉米主產區東北越來越高昂的土地流轉成本,一年比一年高的農資投入,註定了玉米種植成本逐年攀升,並逐漸蠶食農民的利潤空間,很多人甚至只有拿到補貼,收益才勉強能夠接受。而一旦補貼取消,意味著農民的收益大幅度降低,肯定會造成國內玉米價格走高,否則農民將無心種田。
那麼糧食補貼會真的取消嗎?
但是,取消玉米生產者補貼不現實。取消生產者補貼,玉米市場價格必將走高,這樣一來農民成為最直接的受益者,但是玉米深加工企業和我國玉米產業發展則會再度面臨困境,這也不是他們願意看到場景。但是農民的種植收益也不能夠降低,所以,保持糧食價格處於低位,同時為農民發放種植者或者生產者補貼會是我國未來糧食政策的主流做法。
影響我國糧食價格的因素有哪些?
可以說影響糧食價格的因素非常多,畢竟民以食為天,任何一個人都離不開糧食,對於影響我國糧食價格的因素,現就玉米進行分析:
1、受到國際糧價的干預和影響
因為最近幾年我國糧食價格一直高於國際糧食價格平均水平,雖然大家覺得我國的糧食價格已經很低了,但是和國外一些糧食大國相比,我國的糧食並不具備市場競爭力。
2、受到供需形勢的影響
我國的糧食價格受到供需形勢的影響,特別是最近兩年的小麥和稻穀市場常年處於供大於求的狀態,庫存量高企且消費低迷,所以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不支持國內糧食價格出現明顯走高。
3、政策性因素以及市場因素作用
比如說稻穀和小麥這兩大口糧的2019年市場價格不但沒有比去年高,反而還出現了一定的下降,主要就是由於我國連續多年將稻穀和小麥的最低收購價格下調或者進行調整,使得我國連續多年稻穀供需關係出現過剩。雖然最近幾年我國的幾大糧食作物價格一直處於低迷狀態,但是國家並沒有坐視不管,而是通過發放種植者補貼的方式來彌補低迷的糧價給農民造成的收入水平的下降,就是為了保證他們的種植效益,以及種植積極性。
民以食為天,食以糧為首,糧食是非常重要的,任何一個國家缺少糧食都會引發很多問題,而糧價現在不讓它上漲的原因就是以為它太重要了,因此不能出現任何的亂子,否則對社會會造成很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