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聆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當今社會,由於人才濟濟,我們若是不努力,很容易就成為了社會淘汰的對象。對於成人如此,就連孩子也是如此。很多家長在這樣的壓力下,就會開始施壓於自己的孩子身上。放眼望去,各種補習班、英語輔導班等等,孩子的童年都在這類學習中度過。
邵邵也是家裡的獨子,父母對於望子成龍的願望非常強烈。邵邵的父母都屬於學歷一般、工作也一般的上班族,平時工作的壓力也都很大,經常有加班加點的情況。邵邵的父母也都把現在過於艱辛的生活歸結於年少時讀書讀的不好,沒有底氣夠硬的學歷,才讓升職遙遙無期,且很容易就被高學歷的年輕人替換掉。
所以,兩人為了更好的生活條件,也都非常拚命地工作,對於邵邵,就更加希望孩子能在學業上都超過父母,成為父母的驕傲。邵邵從小也算得上比較懂事的那類孩子,對於父母安排的學習任務,也都很盡力地去完成。雖說成績沒有在班上數一數二,但一直處於上游水平。
最近,發生了一件讓邵邵父母對邵邵很失望的事情。學校最近在搞數學競賽,學校成績前三的孩子,還能代表學校去區里進行比賽。這對於邵邵父母來說,如果邵邵能代表學校出去比賽,無疑是一件讓他們很自豪的事情。所以夫妻兩利用休息的時間一直在輔導邵邵為數學競賽做準備,眼看學校里的比賽日子越來越近了。
在臨近比賽的前三天,邵邵突然向父母提出不想參加比賽了,這讓準備了近一個月的父母很是疑惑,不知乖孩子怎麼就突然不聽話了呢?而且,父母也做了邵邵的思想工作,結果也無濟於事,邵邵下定決心退出了這次的比賽。
邵邵的這次退賽雖看起來有些突然,實際上這是必然會發生的事情。或早或晚的,由於父母長期給孩子太大的壓力,導致孩子變得退縮起來。
一、為什麼孩子的退縮可能是家長的要求太高導致?
1.害怕失敗
每個人都會有面對失敗時,都會出現害怕的情緒,孩子就更是如此了。當家長對孩子的要求又太高,孩子對於過高的要求更會出現畏懼的心理。就好像樹枝太高,我們擔心自己夠不到一樣的道理。孩子也會覺得過高的要求,會讓他再次失敗,這將導致孩子的自信心一次又一次被打擊。
2.畏懼父母的責怪
孩子除了要擔心失敗帶來的受挫外,還會擔心如果做不到父母的要求,換來的就會是父母的責怪。哪個孩子不是希望父母說話溫柔動聽,不要總是一副兇巴巴的樣子,叫人害怕。父母的責怪會讓孩子更加的自卑、沒有自信。孩子一想到達不到父母的要求後,會導致父母的責怪,難怪會出現退縮的現象。
3.不敢面對父母的失望
就像邵邵這類孩子,從小就因為父母給的要求高,變得格外懂事,這類孩子就會很害怕看到父母失望。父母的失望會讓尚小的孩子內心受挫,把錯誤怪罪在自己身上。其實,孩子看到父母失望的表情時,也會不舍。孩子擔心的多了,自然也就退縮了。
4.擔心失去父母的愛
很多孩子覺得如果自己達不到父母的要求,於其讓父母失望、受到父母責怪,倒不如直接接受父母的批評來的簡單。如果一而再地達不到父母的要求,可能就會失去父母對自己的愛。父母會變得沒那麼關愛自己,會變得對自己沒有要求。這也將導致孩子在父母的過高要求時會有退縮的原因。
如果因為家長的要求過高,孩子已經養成了愛退縮的現狀,我們又該如何讓孩子做出改變呢?
二、怎樣改變孩子愛退縮的現狀?
1.多給孩子鼓勵,而非壓力
家長應該要積極地鼓勵孩子,而不是一味地給孩子施壓。多給孩子一些鼓勵,讓孩子勇於去一次次嘗試,哪怕失敗,也只是成功的過程。孩子需要父母的鼓勵,才會做的更好,才能夠勇於挑戰自己。
2.敢於和孩子一起面對失敗
在孩子面對失敗的時候,要讓孩子知道不是他自己一個人在面對,父母會一直在孩子身邊給予孩子力量。我們是在陪著孩子一起面對失敗,在每一次失敗中,父母也會幫助孩子一起找到失敗的原因,一起進步。
3.留給孩子安慰的肩膀
當孩子真的經歷了失敗出現較為沮喪的情緒時,孩子也是意識到自己還不夠出色的。這個時候,父母於其責怪孩子,倒不如給孩子一個安慰的肩膀,容許孩子哭一會。安慰一下自己的孩子,讓孩子有從失敗中站起來的勇氣。
4.降低要求,多給孩子一些成就感
不要忽略孩子每一次的進步,長城也非一日建成的。所以,家長應該降低一些給孩子的要求,讓孩子先從簡單的任務做起,以此來增強孩子的成就感。當孩子的自信心建立起來後,孩子會對自己有要求。
雖然說家長不能給孩子過高的要求,但也並不是說,家長就不該對孩子有要求。那又該怎麼做呢?
三、家長對孩子有要求,怎麼做才對?
1.家長要和孩子一起制定學習目標
家長要相信孩子,試著和孩子一起制定學習的目標。尤其當一個學期的學習任務完成後,老師會把每個孩子的學習情況告知家長。家長可以利用老師的評價和建議,來和孩子聊一聊接下來的學習要求以及目標。這樣做,可以讓孩子感受到尊重,且會把這個要求帶入到接下來的學習中去。孩子會時刻銘記住自己給自己制定的要求。
2.激勵孩子,讓孩子自己找問題的原因
尤其在孩子失敗或者沒有達到目標的時候,切勿泰國心急地去責問孩子,而是要給孩子留出一定的時間,讓孩子自己去分析一下問題的原因。很多時候,孩子比我們想像中懂事的多,家長也要給足孩子時間去思考問題的原因,而不應該讓孩子花時間去思考怎麼應對家長的責問。
3.獎勵制度,提高孩子學習的動力
孩子是很中意有獎勵這件事情,所以,家長在平時對待孩子的教育問題上,也可以做到有獎有罰,以此作為激勵孩子努力的動力。可以是孩子學習成績提升後的一次出遊活動,也可以是孩子達到目標後新買的小書包。家長在制定這類獎勵制度時,也要結合自己孩子的情況,讓孩子可以更有動力去完成目標。
4.讓孩子體會生活,找到努力的方向
我記得泰國有一則小短片,講的是孩子不願意去讀書,媽媽讓他去撿破爛換錢的故事。孩子一開始覺得很高興,不用去學校了,可當他頂著太陽撿了會破爛後,想要喝杯水,結果發現撿破爛換的錢還不夠買杯水;肚子餓了的時候錢也不夠買完米線;孩子覺得無趣後想回家了,發現身上的撿破爛換的的錢連坐公車都不夠,只能自己步行回去。
孩子再也不向媽媽提不要去學校的事,反而變得更加努力學習了。其實,是生活教會了我們前進的方向,我們也要試著放手讓孩子去體驗生活,自己找到努力的方向。
家長只有找到適當的方法,才能讓孩子勇敢地前進。但有一點家長也必須明白,成年後孩子的壓力將會更大,童年過後也不會再來,給孩子應有的童年,才不會錯過孩子成長的每一個瞬間。對孩子有要求,但也別忘了給孩子玩樂的時間,做到勞逸結合,才會讓孩子健康快樂地長大。
讀者們對於自己的孩子是否也會有許多要求呢?是否會有給孩子要求太高、壓力過大的時候?期待你們的留言討論。
-----------------------
在育兒過程中,無論遇到任何問題都可以找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幫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煩惱與困惑。
我是小聆媽媽,是一名高級育嬰師、家庭教育指導師,也是3歲寶寶的媽媽,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