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BB姬」(bibiji300)
原創不易,喜歡我們就請多多關注吧~
天才鹹魚 | 文
「鐵匠」這樣一個對人類歷史做出過卓越貢獻的職業,似乎已經完全消失在現代人的視野里。
什麼?你問我見過鐵匠沒?現實生活里沒見過,倒是在CCTV5上見過一位凌晨四點鐘就準時起床打鐵,一己之力養活洛杉磯鋼鐵廠的男人:
遊戲里也見過,不就是個可以讓我們把垃圾一股腦全塞給他的一個工具人?
在《巫師3》中,鐵匠甚至是刷錢的好工具
不過在美國東北部巴爾的摩的一個安靜的小山谷中,每天都迴響著鐵錘敲打的聲音。這裡坐落著一家鐵匠鋪,如果你沒注意到那些現代化機械的話,在這裡時光彷佛定格在了中世紀一般。
這是一群像是魔幻遊戲中的鐵匠NPC一樣的團隊,但如果告訴你他們在油管上有著749萬名訂閱者,是一群實打實的網紅呢?從這家鐵匠鋪中走出的每一件武器,無一不是全球所有遊戲玩家,或者是電影粉絲們夢寐以求的神兵利器。
霜之哀傷:
奎爺的利維坦之斧:
傑洛特的鋼銀雙劍:
《復仇者聯盟:無限戰爭》雷神手中的風暴戰斧:
所有這些只存在在遊戲和電影中的武器,都在他們的節目《武器人間:重鑄》中被從虛擬帶入了現實之中,同時他們的作品也成為了各路遊戲媒體的絕佳素材來源。
在國內,因為他們節目的名字,這個團隊也被稱作「武器人間」,但事實上他們都是屬於巴爾的摩刀劍公司的成員。《武器人間》這個網紅欄目起初也並不屬於他們,而是屬於一位電影道具師托尼·斯瓦頓。
斯瓦頓和他的霜之哀傷
從7歲就開始做切割寶石工作的斯瓦頓,曾為《回到未來》,《加勒比海盜》和《最後的武士》設計過道具。直到他被《武器人間》的節目導演所選中,成為了節目的主演。
從《武器人間》中走出的第一把武器,是《權力的遊戲》中,詹姆·蘭尼斯特的佩劍。為了證明自己打造的不僅僅是繡花枕頭,斯瓦頓實實在在地測試了這把劍的實用性,這也成為了以後每一集《武器人間》的傳統。
換句話說,他們打造的每一把武器,都是實打實的管制刀具。
與後來接手節目的巴爾的摩刀劍的成員們不同的是,這位經驗豐富的電影道具師更有一些老派鐵匠的味道。對於這位制劍大師來說,他更願意呆在自己的工作室里,也不願意坐在電腦後面:「電腦並沒有錘子來得可靠。」
他承認其實自己看的電影不多,對於遊戲也沒有太大的興趣。
雖說如此,他還是在節目第一季打造出了諸如《刺客信條》中的袖劍和奎爺的混沌之刃這樣的遊戲武器。其中打造袖劍的視頻更是有超過1000萬的播放。
而《最終幻想》中,克勞德的大劍成為了目前為止《武器人間》打造過的最大最沉,也是最不實用的武器,重量大概達到了75-80磅(34-36公斤)。一個成年男子也僅僅能把它扛起來,更不用提揮舞如風了。
(所以你大概可以了解日式遊戲那些身背一人高大鐵塊的主人公是個什麼水平了吧)
斯瓦頓在節目第一季結束時決定,他和他的團隊需要離開節目休息一下,並嘗試一些其他機會,這也使得由斯塔格爾兩兄弟領導的巴爾的摩刀劍團隊接手了《武器人間》,節目也正式改名為《武器人間:重鑄》。
新團隊在節目第二季的開始便腦洞大開,第一集為蝙蝠俠裝上了金鋼狼的雙爪,第二集將四位忍者神龜的武器結合在了一起。這就是節目名字中」重鑄「的含義:不再局限於還原那些遊戲和電影中的道具,而是利用混搭和創新做出一把全新的武器。
金鋼狼的雙爪被改成了蝙蝠鏢的形狀
他們甚至還認真地為鋼鐵俠設計了一把符合其風格的劍:
這樣的混搭武器系列只製作了幾期,隨後團隊又回到了之前還原遊戲電影道具的老路上來。他們會挑選那些粉絲們呼聲最高的武器,不過所有被選中的武器都被限定在冷兵器之中。
每一集開頭固定的粉絲留言時間
巴爾的摩刀劍公司的創始人,斯塔格爾兄弟從小就是《龍與地下城》和《指環王》的粉絲。哥哥克里幾乎完全是自學成才,通過自己的反覆實驗和尋求專家們的幫助來學習。而弟弟馬特就在這樣被盔甲和刀劍環繞下的環境中長大。這也是為何團隊只鍾愛於冷兵器製作的原因。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武器人間》並不僅僅是讓我們看到那些我們所嚮往的虛擬武器出現在現實生活中, 也讓我們了解到了現在的鍛造技術和21世紀的鐵匠們究竟是如何打鐵的。
這也是他們和第一季的老派鐵匠斯瓦頓所不同的地方,他們會使用電腦製圖和數控技術來幫助自己還原那些只存在在虛擬中的武器。
另外,你也可以在節目中看到各種名字都叫不上來的鍛造和打磨工具。看著燒得通紅的鐵塊逐漸被鍛造成各種各樣的形狀,彷佛隔著螢幕你也可以體會到凝結了人類數千年智慧的鍛造之美。
在打造《刺客信條:大革命》中亞諾的幻影之劍時,團隊還得到了育碧寄來的幻影之劍樣品。
而這件幻影之劍也已經不只是此前的那些鐵塊可以相比的,它更是一個有著複雜結構的機關。不過即使是在現代鐵匠的手中,打造出的幻影之劍複製品也無法像遊戲中那樣發射,可見育碧宇宙的科技程度之高。
打造複製品的難點就在於此,很多武器如果沒有來自官方的詳細圖紙的話,很難對其進行還原,比如《英雄聯盟》中卡特琳娜的匕首。
這對匕首雖然出現在官方的原畫中,但是當時官方並沒有給出更完整的樣貌。因此」武器人間「團隊只好發揮自己的想像力,為其設計了符合風格的花紋。
不過最後這兩把匕首的成品倒更像是一對短刀。
能夠完美地還原這些刀劍需要的不僅僅是手藝,《武器人間》團隊中的每個人同樣也都痴迷於歷史。他們有一個龐大的圖書館,裡面不僅有這歷史上的武器文獻,還有關於繪畫和紡織品的書籍,以及各種關於失散已久的武器的書籍。「在某些方面,你必須像福爾摩斯那樣注重細節。」
斯塔格爾認為造劍這項工作永遠不會無聊,因為永遠都有別的事情要做,有新東西要學。
《武器人間》在第三季時終於把注意力放在了中國傳統武器單刀(苗刀)上。這一集他們甚至從最原始的冶鐵開始,以重現當初的鍛造技術,並且細心地為其配上了中國龍的裝飾。
最終成品
《武器人間》的團隊就像是一群有著Cosplay熱情的愛好者,恰好又是具備了極高鍛造技術的手藝人。團隊中的每個人都將這項打鐵事業作為自己的動力和熱情所在。
網絡的興起也讓斯塔格爾覺得手工製品重新在世界上復甦。「如今,如果你想學習如何製作某種東西,但你卻無所事事,那麼你就是個傻瓜。因為你完全可以在Youtube上搜索『我想知道如何製作我自己的鞋子』,然後就可以找到上千個人關於如何製作鞋子的視頻。」
當你在Youtube上搜索「How to make shoes」時
斯塔格爾認為自己做這個節目最大的收穫並不是在Youtube上獲得了700萬人的訂閱,而是聽到了那些由此受到啟發的粉絲們的聲音:
「他們看到了有人從零開始創造,然後意識到『我也可以做類似的事情啊』。他們環顧四周,看著自己擁有著什麼,然後馬上就著手去做了。」
也許世界就是這樣,我們匆忙著想活成自己的樣子,而有的人卻動手把世界變成了他們想要的樣子。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