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地」伉儷:我和你並肩抗「疫」

2020-04-29     東北新聞網

劉永欣、殷紅夫婦。

他們,是戰鬥在沈城疫情防控一線的醫生,是時刻面對確診患者、發熱患者的急救轉運人,是做好一切準備與病毒戰鬥的白衣戰士,亦是夫妻、戰友、師生、知己……4月26日,記者來到瀋陽急救中心大東二分中心,見到了這對雙線作戰的「戰地」伉儷。

直面病毒

時刻準備奔赴一線

劉永欣是瀋陽急救中心大東二分中心站長。疫情發生後,劉永欣作為中心第一轉運梯隊成員之一,時刻準備著奔赴疫情一線,轉運患者,讓她印象最深的是一次遠途轉運患者。2月3日15時許,劉永欣接到指令電話:「阜新市有兩名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患者急需轉運至瀋陽市定點救治醫院……」接到指令後,劉永欣第一時間便聯絡轉出和轉入的兩家醫院,確保對患者病情交接順利。

「我們此行的目的就是把阜新市中心醫院的兩名患者轉送到市六院集中救治」。這是劉永欣第一次直面確診患者,「全副武裝」後,急救小組迅速出動。救護車奔波了2個多小時候後,到達阜新市中心醫院。「這兩名患者是夫妻倆,都是輕症患者,我們到了之後,他們已經在病房等著了。」劉永欣抵達後,立即與當地醫院進行交接。

體力忍耐成為必備的基本功

「我和這兩名患者乘坐同一部醫用電梯下樓,進入電梯後,他們便往最裡面的角落走去,生怕離我太近,傳染給我。我跟他們說,我的防護也做得很充分,不必擔心感染我。」兩名患者刻意與我保持距離,這讓我心中一暖。在回程3個多小時的轉運途中,阜新和瀋陽的兩地交警接力完成對轉運車輛的護送,而劉永欣克服長時間穿著隔離服帶來的不適感,不停地安慰患者並時刻關注患者的病情及生命體徵。

當任務結束時,劉永欣脫下密閉的防護服,內衣早已被汗水浸濕,手指和耳朵被勒得已經麻木。經過6個多小時、500餘公里的長途奔波,未喝一滴水、未吃一口飯。「因為接觸的都是極具傳染性的確診患者,我們必須戴好全套裝備,為節約物資,我們全程不喝水、不進食,以免上廁所。」劉永欣說道。作為急救人,除了專業外,這種體力忍耐也成為他們必須具備的基本功。

並肩戰鬥是夫妻亦是知己

劉永欣的妻子殷紅是瀋陽急救中心急救科醫生。在劉永欣趕赴戰疫一線後,殷紅承擔起家中的大小事情,而九歲的女兒也非常依賴殷紅。3月初,殷紅接到通知,她將作為第二梯隊的急救轉運醫生值守沈城的「三站一場」,把好「外防輸入」的關口。至此,夫妻倆就同時戰鬥在抗疫一線的轉運戰場中。

同在一線作戰,殷紅和劉永欣的聊天話題幾乎都是抗擊疫情。為了讓妻子能夠安全、高效地完成轉運任務,劉永欣當起了「培訓老師」,把自己在轉運過程中的經驗悉數傳授。「防護中最容易暴露的就是防護鏡和口罩之間的部位,也是我最擔心她出現暴露風險的地方。」劉永欣說。在殷紅第一次出轉運任務的前一天晚上,劉永欣特意回家當起考官,考核妻子能否標準防護。由於每次穿脫防護服都有固定地點,劉永欣甚至給妻子手繪了一張地圖,避免殷紅走錯。

記者採訪後,劉永欣繼續調度站里的急救車輛,等待轉運命令;殷紅也在等待調度,奮戰在一線。對著記者,他們豎起大拇指:「我們一定會戰鬥到疫情結束的那一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h5LxXEBiuFnsJQVxMT_.html














北國雲讀 ⑫

20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