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西騰訊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新增對外投資,新增投資企業為北京七印象文化有限公司,投資比例12.74%,投資金額未透露。
本輪融資後,七印象最大股東依舊為知名演員、製片人梁靜,持股25.53%,管滸(管虎導演)持股10.28%,騰訊旗下林芝騰訊科技有限公司持股9.14%。
其他股東中,上市公司華誼兄弟持有七印象4.1%的股權,紅星美凱龍持有七印象4.57%的股權,《鬼吹燈》系列網劇的導演費振翔持有1.37%的股權,製片人朱文玖持有3.65的股權。
天眼查數據顯示,2021 年騰訊對外投資257起,同比增長59.6%,披露投資金額2007.87億元,同比增長 8.1%。從賽道分布來看,文娛、企業服務占據半壁江山。
2022年,騰訊已完成43筆投資,涉及教育、金融、文娛等多個行業。
01
時隔四年,騰訊再度投資七印象
七印象是騰訊在2022年投資的第一家影視製作公司,也是時隔4年多之後,騰訊再次投資七印象。
騰訊兩度投資七印象的邏輯不難理解,七印象是由著名導演、製片人創業的公司,且創立超過10年,有著眾多成功案例,這類公司向來是資本的心頭之好。
其次,近年來七印象與騰訊合作密切。其已為騰訊視頻製作了《龍嶺迷窟》《怒晴湘西》《雲南蟲谷》等多部作品,未來,雙方合作的作品還有《崑崙神宮》《巫峽棺山》等。
資料顯示,七印象成立於2011年,由管虎、梁靜夫婦創立,是業內知名的「明星」公司。
早年,七印象憑藉電影作品在業內獲得不錯的口碑。如《老炮兒》《廚子戲子痞子》《殺生》《鬥牛》等影片入選威尼斯電影節、亞洲電影節,並多次獲得金馬獎、金雞獎等各類獎項。
2018年1月,七印象獲得來自華誼兄弟、騰訊、紅星美凱龍的A輪融資。也是在2018年前後,管虎引領的團隊再度征戰電視劇領域。
在梁靜看來,相比院線電影,劇集的穩定性會更好、風險更低,能夠培養團隊、讓公司穩步成長。
2018年底播出的年代劇《外灘鐘聲》是7印象的第一部劇集,緊接著的就是《鬼吹燈之黃皮子墳》。當時團隊正處於探索階段,缺乏劇集化的經驗,兩部劇的口碑、市場表現都不是很理想。
2019年,由七印象團隊製作、潘粵明主演的《怒晴湘西》取得良好的市場反映,豆瓣開分8.3,成為當時熱度最好、評價最高的盜墓劇。
此後2020年的《龍嶺迷窟》、2021年的《雲南蟲谷》再次獲得好評,讓《鬼吹燈》系列成為國內第一部穩定三年季更並維持同一主創班底的IP改編劇集,也進一步驗證了七印象的創作實力。
除了鬼吹燈系列,近年來七印象還出品或聯合出品了《八佰》《金剛川》《我和我的祖國》《一齣好戲》等多部熱門電影,早已是名利雙收。
02
騰訊、阿里「圍獵」創作人才型公司
在影視圈,以創作人才為核心的「腰部公司」不在少數,這些公司也大多拿到過投資。
去年2月份,製片人楊曉培新創辦的西嘻影視獲得騰訊的投資。西嘻影視是一家相對年輕的公司,但其創始人楊曉培操盤過《寂寞空庭春欲晚》《擇天記》《扶搖》等多部古裝偶像劇。
憑藉豐富的製片經驗及多部成功案例,楊曉培創業不到一年便拿到騰訊的戰略投資,自2020年創立以來,已打造了《千古玦塵》《且試天下》兩部大劇。
中國內地男導演沈嚴創作的瞳盟影視也在成立一年內拿到騰訊的投資。
瞳盟影視成立於2018年,其創始人沈嚴執導過作品的包含《中國式離婚》《我的前半生》《辣媽正傳》《我們無處安放的青春》《天盛長歌》等。
瞳盟影視創始團隊中還包括與沈嚴共同執導《天盛長歌》、《中國式關係》等電視劇的導演劉海波。據了解,《愛上你治癒我》的製片人吳紅梅也已加盟瞳盟影視。
以知名製片人陸國強為核心的新力量影視則先後獲得阿里影業、愛奇藝的投資。
新力量影視成立於2005年,代表作品包括《理想之城》《北轍南轅》《劍王朝》等。公司董事長陸國強與馮小剛導演是多年的好友及合作夥伴。也是行業內知名製片人,代表作包括《只有芸知道》《鶴唳華亭》《智取威虎山》《楚漢傳奇》《建國大業》《天下無賊》《沒完沒了》《甲方乙方》等。
2019年,新力量影視獲得阿里影業的戰略投資,2021年又獲得愛奇藝的投資。目前,阿里影業、愛奇藝均持有新力量影視約10%的股份。
由著名編劇、製片人梁振華創立的青春你好在2017年被完美世界收購,該公司出品和製作了《怪你過分美麗》《熱血同行》《天意》等劇。
著名導演楊文軍創辦的非凡響影視先後獲得華視娛樂、優酷的投資。非凡響影視曾為優酷打造古裝大劇《鶴唳華亭》,並與騰訊視頻合作了《大國擔當之伊波拉前線》
可以說,騰訊、阿里等投資機構正在四處圍獵以創作型「腰部」影視公司。
據不完全統計,在2021年之前,阿里自有的以及投資的影視娛樂行業公司總數超過15家,騰訊自有的以及投資的影視娛樂行業公司總數超過35家,現在還遠不止這一數字。
例如阿里影業為禾和影業的第二大股東,持股30%。該公司參與出品過《晴雅集》《《邪不壓正》《暴裂無聲》《西遊伏妖篇》《追兇者也》《火鍋英雄》《美人魚》等片,擁有陳坤、楊坤、曹保平等明星;
阿里影業還持有韓寒創立的亭東影業13.12%的股份,為第二大股東。
相比阿里,騰訊對創作型影視公司的投資更加頻繁。例如騰訊持有上海檸萌影視17.79%的股份,為第二大股東。該公司出品過《扶搖》《九州縹緲錄》《小歡喜》《擇天記》《好先生》《小別離》《三十而已》等劇集;
騰訊持有工夫影業15%的股份,為第二大股東。工夫影業是知名製作人陳國富、編劇張家魯及導演肖洋等人主導的公司,代表作有《二代妖精》《河神》《侍神令》等作品。
博納總裁於冬曾預言「電影公司未來都將給BAT打工」,從眾籌融資、粉絲流量導入,再到電影營銷,乃至在線售票,網際網路公司已經搭建了一個完整的閉環。
誠然,目前萬達電影、光線傳媒、博納影業、華誼兄弟、貓眼娛樂、新麗傳媒等頭部影視公司背後都有BAT的身影,七印象、禾和影業、檸萌影視、亭東影業等二三四線影視公司也都有阿里、騰訊的投資。
但如今來看,BAT進入電影行業並不帶有「侵略性」,反而在最艱難的時刻予以資金和資源上的支持。
在疫情的反覆擾亂的當下,電影大盤單日票房低至1000萬出頭已成常態,此時影視公司能拿到投資,無論從哪個層面來看,都是振奮人心的一件事情。
影視是靠內容說話的行業,BAT頻繁投資創作型影視公司,也是想在內容端持續發力。而用好故事打動觀眾的心,用好故事提振市場,永不過時。
作者/ 湖南豬血丸子
責編/ 如謙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