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們是中國特有的海南長臂猿 僅存於海南霸王嶺熱帶雨林中

2019-11-25     海南動態網

它們是「人類最孤獨的近親」

它們終生不下樹,靠四肢在林間盪躍

它們的瀕危度比大熊貓還高兩級

在上世紀80年代僅剩約7隻

它們是中國特有的海南長臂猿

現僅存於海南霸王嶺熱帶雨林中

海南霸王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熱帶雨林里,殘存著「人類最孤獨的近親」——
它們一生居於樹上,從不下地。它們的身影,盪躍在熱帶雨林高大挺拔的喬木林和遮天蔽日的闊葉林間。它們身形矯健,常見一道黑影從頭頂掠過,樹冠枝杈猛地一彎,枝葉嘩嘩作響。

它們常在清晨鳴叫,通常先是雄性發出口哨般的清亮長音,隨後雌性以顫音附和,繼而引發群體其他成員集體共鳴。音量由低漸高,音色高亢婉轉,如哨聲般響徹山谷。這是它們宣示領地占有或交流情感的方式。

它們是海南長臂猿,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全球最瀕危靈長類動物」,現僅存於海南霸王嶺內。上世紀80年代,海南長臂猿僅剩7隻左右。據IUCN紅色名錄,海南長臂猿瀕危程度為「極危」,比大熊貓還要高兩個等級。

近日,海南霸王嶺林業局聯合環保機構「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在霸王嶺保護區內,就海南長臂猿種群、數量展開調查。記者全程獨家跟訪,記錄下這場在中國熱帶雨林中的調研。

10月25日凌晨4時,海南白沙縣青松鄉還在熟睡,村民李文永家已亮起了燈。

一天前,一支42人的調查隊在海南霸王嶺保護區管理局內集結。這支以霸王嶺保護區和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工作人員為主的調查隊,將分三組趕赴以昌江縣斧頭嶺為中心的7處駐點,並在周邊19個監聽點對海南長臂猿種群、數量展開調查。

青松鄉,是記者跟訪的駐點所在。已任海南長臂猿監測隊員9年的李文永為當地調查小組組長。

凌晨5時,李文永和4名隊員帶著乾糧向村後山中的監聽點「長石頭」攀爬。漆黑的雨林中,手電和頭燈照亮了腳下的路。由於長臂猿喜歡在日出前後開始鳴叫,隊員們需在清晨6時趕到監聽點。

突然,走在隊首的霸王嶺保護區護林員韋富良在路上發現了一條蛇。好在這條蛇徑直鑽進了道邊的落葉中,並未傷人。

經過近1小時的跋涉,小隊終於在清晨6點前抵達海拔800多米的「長石頭」,所有隊員已是大汗淋漓。

韋富良和一位隊員繼續向附近另一處監聽點「小鞍口」進發。剛走沒幾步,就被一條伏在路中的雙頭蛇攔住了去路,為避免耽誤監聽,他們索性從蛇身上跳了過去。

清晨6時,隊員們起身肅靜,仰頭看向周邊高大的喬木樹冠,側耳四面搜聽。

天光見亮,山嶺寂靜依舊。

看見猿群是統計的關鍵。由於長臂猿每天處不同位置,直接看到猿群並非易事。通常要兩處監聽點對同一猿群叫聲標註方向,再根據方向交點,確定猿群位置。不聞猿聲,意味著看不到猿群,調查就無從著手。

6時38分,沉寂被韋富良的來電打破——他聽見了小鞍口西南方向的猿聲。

對李文永而言,這條信息已經足夠。長臂猿清晨鳴叫都伴隨著進食,憑藉對周邊山林長臂猿食物分布的掌握,他便大致判斷出長臂猿的位置。

躡足而去,調查隊員終於在雨林深處見到了長臂猿群。

在距調查隊員頭頂約20米高的樹冠層,一群同一家族的長臂猿正覓食。成年雄猿、雌猿分別呈黑色和金色,幼崽則面朝母體四肢緊扣在母猿腹前,隨母猿移動而移動。憑藉矯健的四肢尤其是一雙長臂,它們在密林上空自由攀爬、盪躍。它們跳到哪裡,哪裡的樹林就嘩嘩作響。

靠近的人群引起了猿群的警覺,帶著幼崽的母猿蹲坐在樹幹上,一邊摘野果進食,一邊不住扭頭觀察人群。或是出於好奇,或是為正在覓食的家庭成員放哨,一隻年輕的黑猿從遠處跳來,停在距調查隊約15米的樹枝上不住向下觀察。

調查隊員拿出照相機、望遠鏡拍攝和觀測長臂猿,用紙筆記下長臂猿鳴叫的起止時間、方位、距離、鳴叫種類、個體數量、監聽點坐標等數據

由於長臂猿慣於清晨鳴叫,越到中午,鳴叫越少,下午鳴叫更少。調查組一直跟蹤、記錄長臂猿直至中午下山。

次日凌晨繼續上山調查。但一場突降的暴雨延緩了調查組上山的節奏。雨過,為追回時間,調查組決定走更陡峭的小路。由於小路長期無人行走,枝蔓縱橫,很多路段要躬身才能通過。李文永和韋富良輪番走在前面,不斷揮舞柴刀劈出通道,成功帶領小組按時趕到監聽點。

這樣的調查一共持續了4天

李文永小組在調查的同時

其餘各組也在觀測、記錄長臂猿

各組調查數據

將在匯總梳理後上報給林業部門

「調查人員在一處新的山頭聽到了一隻獨猿鳴叫,說明長臂猿的活動範圍有所擴大。」談及此次調查,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下屬的「嘉道理中國保育」部門主管陳輩樂表示,調查隊在山林里還發現了野豬、白鷳、松鼠等野生動物的痕跡,沒有發現偷獵、亂砍亂伐等人為活動,這表明霸王嶺保護區內的生物多樣性正在恢復,違法行為正在減少。  

霸王嶺林業局副局長陸雍泉坦言,林業部門已保護海南長臂猿多年,當下仍面臨著經費和自身隊伍專業人才匱乏的問題。由於長臂猿終生不下樹,難以近距離接觸和研究,加之社會知曉度低,海南本土也少有專家關注,保護工作依然任重道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f7foW4BMH2_cNUgGcN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