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話:
農曆十二月二十三和二十四,是漢族民間傳統的祭灶日,又稱「小年」。民間祭灶,源於古人拜火習俗。如《釋名》中說:「灶。造也,創食物也。」灶神的職責就是執掌灶火,管理飲食,後來擴大為考察人間善惡,以降福禍。灶神信仰是民間百姓對「衣食有餘」夢想追求的反映。小年被視為忙年的開始,意味著人們開始準備年貨、掃塵、祭灶等,準備乾乾淨淨過個好年,表達了人們一種辭舊迎新、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漁陽的詩家們在「小年」之際,筆耕不輟,潤筆成詩,輯錄成篇,以饗讀者!
——中國楹聯學會野草詩社第八院(漁陽院)
編委員
2022-1-25晚
小年夜
過小年
陳昊蘇(北京)
牛虎交班過小年,偉業新征志無前。
時空跨越跟隨黨,日月輪迴民是天。
革命精神兼自我,創新實踐又開元。
花開嶺上青春憶,共向未來再領先。
2022小年有寄
徐首翔 (天津)
虎嘯山河鬥志昂,龍驤萬里納千祥。
小年沐浴迎先祖,此日焚香祭灶王。
盡掃濁塵除晦氣,萌生夙願續新章。
天藍海晏民心樂,對酒當歌國運昌。
小年快樂
王今偉(河北)
糖瓜祭灶,切盼上天言好事;
玉虎乘風,殷來落地送吉祥!
小年之吟
李秀廷(山西)
小年興至雪清涼,一盞香茶祈灶王。
述職毋忘尋妙法,借名驅厲降祺祥。
小年寄語(新韻)
劉生艷 (山西)
時逢臘月二十三,守灶王爺上遠天。
只講令您得意事,不足一定要當擔。
小年捉鼠記
劉生艷
老鼠張狂櫃底藏,圍追堵截一家忙。
灰毛豎立從邊蹭,小眼圓睜跳上牆。
鉗子改錐拿在手,螺絲粘板放身旁。
慌不擇路投羅網,禍害良民命補償。
小年
李彥蓉 (河北)
大寒已過小年來,輪職灶君離灶台。
閱盡人間煙火事,多言善事少言哀。
小年有感
李彥蓉 (河北)
四季高歌又一輪,大寒已過小年臻。
牛攜毒疫回宮稟,虎送安康下界巡。
玉露端來應祭祖,桃符換罷必尊神。
灶君美奏千家樂,福運臨門兩岸親。
小年
靳泉濤(河北)
家家祭灶神,處處凈無塵。
麗日窗花美,糖瓜送四鄰。
鷓鴣天.小年
王愛君(河北)
歲暮將臨六九天,春聲漸起報新年。津南大地吉光照,燕北平原喜訊連。
清塵土,備珍鮮。老儒婦幼笑聲歡。桌前敬奉高杯酒,祈祝爹娘福壽延。
小年憶昔
丁心雨 (天津)
臘盡小年逢,光陰一歲同。
思量鄉土味,迢遞北漂蓬。
回憶娘親在,忽為爐灶空。
也行祈福去,好雨纈清風。
鵲橋仙 . 小年有寄
丁心雨 (天津)
樽前臘酒,心頭歲路。誰識小年人度。兒時味道是鄉情,縱淡化、抹之不去。
光陰如是,塵煙只與。回憶徒增思苦。就中滋味作淹留,但有寄、順風順雨。
灶君報喜
張鵬(山西)
臘月匆匆又小年,每逢此日凱歌旋。
誠祈玉帝施祥瑞,納福添財好運連。
小年來(新韻)
任鳳榮 (河北)
漫天飛雪下瑤台,打掃人間霧與霾。
草木簪花新上色,光陰謝幕只留白。
莫嗟風雨穿襤褸,宜看溪山臥巨財。
世事紛紛熙攘去,大寒送過小年來。
五言排律 • 過小年
徐盈 (倫敦)
辭灶送神前,迎春過小年。
兒時曾盼望,日日似今天。
貢品星羅布,馨香四處旋。
燭光添雅興,爆竹勝鳴鞭。
集市人磨踵,鄉音耳接連。
飢腸思美食,笑靨忘憂悁。
老幼新衣換,晨昏禮拜虔。
糖瓜粘惡口,水果寓團圓。
復命多言善,回宮賜福延。
修心渾不怕,得失盡憑緣。
舊節千秋越,居家守德傳。
幽閒溫史話,放眼鑒山川。
2022年1月25日
農曆臘月二十三
卜運算元•小年
訾春英
舉帚掃塵飛,祭灶求財到。貼上窗花滿室春,捧縷陽光笑。
年味撞心扉,淺醉朦朧繞。填首清詞記往來,不許人兒老。
小年
小夢 (無錫)
小年終歲世塵同,送灶神台習俗朧。
獵艷飛蜂歡野徑,貪香舞蝶戀芳叢。
萬山競秀歌綿繡,千鳥爭鳴顯暖宮。
寫意圖書別樣趣,旭陽樓閣又添紅。
小年
張洪艷(河北)
灶王訴職小年關,駕霧騰雲棄世間。
面見玉皇言好事,回歸下界送安還。
祭灶節(中華通韻 新韻)
楊振興(河北)
吉慶新春預彩排,小年雅號始由來。
灶王執法回天令,紙馬扶風報主懷。
七日歸依傳喜訊,四時守護掃陰霾。
憂民國事多生美,積善人家可避災。
小年
靳錄(鄭州)
三杯夢裡拜詩仙,一覺醒來已小年。
世事韻高鶯語曲,人生豪邁虎賁翩。
春城煮茗看村隱,雪野尋梅聽水潺。
榮辱歸零風雨去,和諧捧出太陽圓。
過小年
任鳳榮 (河北)
牛蹄踏碎東門雪,滿載瓊漿送灶君。
打掃塵心春守候,時光客棧又更新。
星城小年
陳細彬 (湖南)
雲透春光涌瑞暾,雙流環繞格塘村。
蒼龍落瀑甘霖灑,丹鳳翔空紫氣存。
曲徑撥筠尋古蹟,入園摘果帶香痕。
逍遙同享農家樂,獨領星城松菊魂。
註:星城:長沙望城,雷鋒故鄉。
小年
張永成(鄂爾多斯)
歲歲二三祭灶王,祈求事事願吉祥。
丑牛功就瑤台臥,寅虎榮來玉宇昂。
浩浩中華澤四海,洋洋九域德三江。
紅梅綻放馨香送,喜慶濃濃遍滿堂。
小年
任洪業(遼寧)
日子蒸蒸臘小年,烹羊煮酒笑眉彎。
凝神豪飲甘甜釀,築夢縈思爛燦園。
燭影搖紅迷彩路,冰河映亮繹堯天。
籠懸慾望春風遞,飛舞歡歌伴美弦。
2022.1.25.
小年遐思
伍權支 (湖南)
掃塵祭灶備屠蘇,萬戶新桃換舊符。
凝目故園融霧雪,歸心遊子望江湖。
民中疾苦期真達,朝里經綸莫假呼。
曉日初紅辭歲暮,人間苦樂可知無?
小年感懷
徐淑芳(黑龍江)
轉瞬欣逢又小年,灶神放假去團圓。
歷來風俗傳今古,此日兒孫拜祖先。
瘟疫寒雲貪作祟,白衣天使愛無邊。
祈求黎庶安康健,海晏河清錦繡綿。
祭灶(通韻)
翟廣文(河北)
辭灶王爺天殿仙,糖瓜蜜口暢甜言。
玉皇王母詢凡事,盛世繁華度小年。
小年飛雪
閻玉彩(河北)
小年白絮飄飄灑,素卷瓊花送灶王。
欣賞神靈揚瑞雪,人間喜悅頌吉祥。
小年感吟(新韻)
段彩玲
見慣年年祭灶王,合家餃子麥芽糖。
欣聞萬眾脫貧困,喜雪飛飛映海棠。
小年抒懷
徐道起(天津)
悄言絮語灶王聽,上報民心玉帝明。
眼下瘟妖常作亂,樓中百姓盼通行。
擒來冠疫消除盡,捉住魁凶斬首清。
寅虎臨凡添猛勁,污塵滌盪助群英。
過小年
靳錄(鄭州)
一碗麵條還有糖,廿三已沐小年光。
七天春節誰期盼,再換女兒新服裝。
過小年
任鳳榮
牛蹄踏碎東門雪,滿載瓊漿送灶君。
打掃塵心春守候,時光客棧又更新。
祭灶
盧名通(河北滄州)
長草糖瓜送灶王,順風快馬到天堂。
實言訴說人間事,華夏農家已小康。
送灶王(美篇:野草八院)
靳錄(鄭州)
小年飄絮雪飛揚,三獻麻糖送灶王。
上殿美言良善事,歸來護佑闔家祥。
小年夜大雪(新韻)
王昌德(湖南)
寒酥漫舞絮飛揚,陌野山川著素裝。
時令佳節添雅氣,北風一夜戲瓊芳。
小年
吳輝(武漢)
今朝祭灶敬君神,糖蜜粘唇好事陳。
民俗傳承接祥瑞,經年豐盛福千臻。
本期審稿:徐守祥 王一英
組稿:劉生艷 李彥蓉
導語、編輯製作:徐守祥
圖片來自於/網絡
音樂小年快樂!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