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溫州軌道交通結束了10日免票乘坐,S2通車帶來的新奇乘坐體驗也告一段落,客流也趨於正常值。不過S2的通車也給溫州城市建設帶來深遠影響。
軌道交通S2線是溫州軌交網絡的第一根經線,跨過甌江與飛雲江,在龍灣國際機場與S1線交匯,串聯樂清/甌江口/經開/龍灣/鹿城/甌海/瑞安等地,給7地市民往來同行提供了全新的出行方式。
特別是龍灣國際機場換乘站,也讓溫州有了第一個換乘站,等到溫州東站建成,屆時這裡就將成為高鐵/飛機/軌交三位一體的換乘站。S2的通車,讓我們知道建設軌道交通並使它們聯網是正確之舉。
2019年9月S1線通車,在國慶免票當日18點前 ,S1的客流突破8萬人,全天客流大概是10萬人左右。S2通車首周客流就突破百萬大關,日均客流超16萬人次,單日最高客流超21萬人次。
在S2的帶動下,S1線也於8月27日創下單日客流新高:14.3萬人次,可見軌交成網後的連鎖效應遠超預期。
可以說建設軌道交通網絡是城市發展的必由之路。
02
S2通車之後,今年3月S3也就成了當下唯一在建的軌道交通線路。
S3連接溫州與瑞安飛雲,遠期規劃至平陽蒼南等郊縣,可以說是連接南部縣市的交通幹線,並且還將途經茶山大學城,方便學子出行。
溫州市域鐵路S3線北起溫州甌海區梧田站,途經南白象、仙岩、塘下,終於瑞安市飛雲站,全線長33.2公里,共設車站11座,其中地下站1座:梧田站,高架站10座,分別為溫州中學站、南白象站、鵝湖站、仙岩站、羅鳳站、塘下站、瑞祥站、明鏡公園站、東山站、飛雲站。
最高運行速度為120公里/小時,預計將於2027年下半年開通初期運營。
說到站點設置,不得不說到被人詬病的火車站站。
像釘子戶一樣的老火站站因為複雜的股權結構導致遲遲不能搬遷,至今也沒讓S1線火車站站設站成功,更是導致S3線無法與S1線相連,成為一條全國罕見的斷頭線。
就是這一個站點的距離,讓S3線的實用效應大打折扣。
不管是瑞安北上,還是大學生報到/返鄉,都不能通過S3直轉動車站與飛機場,需通過騎行/打車周轉至龍霞路站或惠民路站。
與其這般麻煩,短途的不如直接打車,長途不得不周轉的乘客也會對S3線印象不佳。
隨著高鐵路線增加、運力提升,客運火車的重要性在不斷下降。30年前,溫州人自籌自建的金溫鐵路是溫州的城市驕傲,也是溫州發展的「功勳之臣」,30年後,榮譽滿滿的金溫鐵路不應該成為城市軌交骨架拉伸的絆腳石。
溫州火車站實景圖
今年國鐵集團已有多位領導分批次來溫調研軌交建設,並且根據問政信息,政府正委託開展《溫州地區金溫貨線場站調整布局研究》(含溫州火車站),後續將會把您的建議提交設計院參考,開展保留普速客車改建、遷移普速客車置換等多方案比選。期望老火車站的搬遷工作早日啟動。
如果能趕在S3通車前,實現搬遷,甚至完成S3/S1互通換乘,那就再好不過。
03
另外根據最新消息:市域鐵路S3線附屬配套工程(瑞安段)施工圖設計已經通過評審。
同時,為了便與M1線統一,S3線車輛選型不再沿用S1線、S2線的市域D型列車,改為市域B型列車。據了解,該車型和廣泛應用的地鐵B型列車沒有明顯的差別。只是為了滿足更高的旅行速度,市域B型車採用更大的牽引功率,在座位設計上也有所調整。
同時一些效果圖也逐步曝光,可以看到S3的亮點在於多層設計,地面層是甌越大道,第二層是輕軌S3線,第三層是甌越大道高架,做到了通行資源利用最大化。
S3線一期工程區間合建節點橋效果圖
S3線一期工程標準路中合建站效果圖
讓我們期待2027年S3建成通車,屆時也希望投資100多億,建設周期橫跨4年的S3線不會成為「斷頭殘疾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