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要從二戰說起。1943年7月25日,已經到了二戰末期。義大利國王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三世,在召見戰爭狂人墨索里尼之後,解除了他的權力,並把他秘密軟禁起來。9月12日,義大利政府宣布向盟軍倒戈。消息傳到德國後,希特勒怒火中燒,因為義大利是德國重要的盟友,他決不允許這個「豬隊友」關鍵時刻掉鏈子。於是,希特勒下令,要不惜一切代價救出墨索里尼。
德軍制定了四套營救墨索里尼的計劃,希特勒最終拍板決定了D計劃:避免大動干戈,成立突擊小隊,進行特種營救。在所有營救方案中,D計劃難度最高,成功機率最低,因此負責營救行動的軍官,必須戰鬥素養極高。這時,奧托·斯科爾茲內上尉脫穎而出,成為營救計劃的負責人,整個行動也被起了一個代號:橡樹行動。
奧托·斯科爾茲內,最顯眼的特徵就是臉上的一道傷疤,此人生性好鬥,僅在大學期間就與別人決鬥過14次,卻又驍勇而狡猾,頗具軍事天賦,天生是當特種兵的料,參軍後立下不少戰功。奧托·斯科爾茲內在接到命令後,率領突擊隊急赴羅馬。義大利人知道墨索里尼的重要性,因此時常變更關押地點,並對外界嚴格保密。
經過一個多月的搜尋和情報分析,斯科爾茲內終於確定了墨索里尼的具體位置——大薩索山的山頂飯店。此處易守難攻,飯店內駐守著200餘名士兵,並且唯一的上山通道只有纜車,山頂的氣象條件複雜,無論從山下強攻,還是從高處傘降,都不具備行動條件。經過仔細斟酌,斯科爾茲內決定採取一種前所未有的方案:採用12架DFS-230滑翔機,每架滑翔機內搭載9名隊員,分為兩批行動,一批在山頂降落強攻旅館,另外一批降落在山腰,切斷敵人的援軍。
1943年9月12日,行動正式開始。沒想到,整個行動意外叢生,12架飛機剛剛起飛後,先是11號和12號飛機相撞墜毀,緊接著1號和2號機又迷失了方向,剩餘8架飛機在飛到山頂飯店附近後,卻發現原計劃用來停放飛機的平地卻坑坑窪窪,並且非常陡峭。就在飛行員打算返航的時候,斯科爾茲內卻下令:停機!於是,他的3號機率先降落在山頂平地,距離山頂飯點僅40米遠,8號機撞上了山坡而損毀,其餘的飛機隨後勉強降落。
義大利士兵隨即衝出旅館,行動看似就要失敗了。不料,斯科爾茲內還留著最後一張王牌:他從滑翔機內帶出了義大利索萊迪將軍,並以叛國罪威脅這些士兵。結果,200多名義大利士兵看到滑翔機上竟然走出了穿著義大利軍服的將軍,紛紛繳械投降。斯科爾茲內帶著手下衝進飯店,找到了墨索里尼。
隨後,又一架德軍偵察機降落在山頂,帶走了墨索里尼,行動宣告成功。事後,橡樹行動一舉成名,行動負責人斯科爾茲內被稱作「歐洲惡棍」,評價他是「德軍最危險的特種兵」。就連德軍的敵人邱吉爾也在後來的演講中稱讚這次行動是「英勇無畏的表現」。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山上繳械投降的義大利士兵,不僅在行動結束後幫助德軍的飛機返航,爭先恐後地要和墨索里尼合影,當德國特種兵帶走墨索里尼後,居然還山呼萬歲,可以說是非常可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