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葉刀最新研究:主食吃太少減壽4年!真的假的?

2023-11-19     家庭醫生在線

原標題:柳葉刀最新研究:主食吃太少減壽4年!真的假的?

對於老一輩人來說

一日三餐如果沒有吃主食

總覺得缺點什麼

但近年來

隨著健康低碳飲食的流行

更多年輕人在提倡

少吃或不吃主食

殊不知

這種降低主食攝入量的行為

可能正在悄悄折損人們的壽命!

01

權威研究:主食攝食過少,

比吃過多更危險

早於2018年,《柳葉刀·公共衛生》雜誌曾刊出一則研究成果:日常碳水化合物攝入過少或過多都可能折損壽命。

首先,該研究的科研人員解析了「美國社區動脈粥樣硬化風險」研究報告里1.5萬名年齡介乎45-64歲的美國人25年的跟蹤隨訪數據。

分析結果顯示,人們日常攝入碳水化合物的量跟預期壽命之間呈「U型曲線」關係,供能占比低的人群(即:全日總攝取能量中,碳水化合物供給能量占比少於4成)和供能占比高的人群(即:供給能量占比大於7成)預期壽命都有所下降。

其後,為了進一步驗證結果的準確性,科研人員又對八個前瞻性城鄉流行病學研究的數據,涉及亞洲、北美洲、歐洲等13個國家超過43萬人,展開了詳細的解析。

最終得出了相近的結論:日常攝入碳水化合物量過低/過高,預期壽命數值都少於中等攝入量的人群。具體看數字,從研究對象的50歲開始,中等量級攝入碳水化合物的人均預期生存期是33年左右,而攝入碳水總量過多會折損壽命1年,攝入過少則減壽4年。

02

眾多的主食中,

哪一種對身體健康更有利?

從上述研究成果可知,主食的攝入量是很有講究的,不宜過多或不少。那麼,主食的品類如此多,日常進食哪一種主食會更利於身體健康呢?

穀類主食屬於我國的傳統主食,含有豐富碳水化合物之餘,也富含蛋白質、B族維生素、膳食纖維、礦物質成分等營養物質。

目前,市面上經過精製處理的精白米麵,由於多次加工導致不少的營養物質成分流失,其膳食價值顯著下降。與此同時,隨著科研的深入,越來越多的文獻報告指出,精製的穀類食物對於維持人體健康收效甚微。

而跟被精製處理的穀物比較,全穀物保留了更為豐富的膳食纖維、蛋白質、礦物質及多種維生素,因此,建議人們平日可以增加燕麥、薯類等全穀物的攝入量,或更利於健康

03

健康吃主食記住這三點!

適量吃主食很重要,選對富有營養的主食很重要,掌握正確吃主食的技巧也很重要!人們日常吃主食的時候,別忘了以下幾個注意事項:

1、主食攝入要多樣化。每天吃的主食只有一種或一類,容易造成個別營養的缺乏。因此,建議每人每日攝入的主食種類要儘可能多樣化,可涵蓋雜豆類、薯類、全穀物類。

2、控制各類主食攝入量。每類主食的推薦攝入量都有差別,人們進食時應做好數量分配。如每日薯類攝入約50-100克,全谷及雜豆類攝入50-150克。

3、採用蒸/煮的烹調手段。油炸、香煎及烤制的做法,容易造成營養物質流失,不利於健康。建議進食主食優先採用蒸/煮的烹調手段。

家庭醫生在線媒體矩陣中心

編輯:彭秋霞

審校:郝雅竹

從胃痛到查出胃癌僅2周!醫生:這5類人最危險

女人壽命長不長,看「腳」就知曉?腳上有6個特徵,壽命短不了

腸道里長了息肉,上廁所時會有3個提示,別等到中晚期了才發現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e650a6a5091b394b0be57e89bdf02f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