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奮鬥在抗疫一線的所有工作人員,點贊在抗疫戰鬥中無怨無悔、工作認真、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當一個六旬老奶奶每次看到防疫工作人員,都顫巍巍地舉起一張寫滿大字的A4紙時,現場的防疫人員都感動落淚了,仿佛幾天來的緊張和勞累一掃而空……
這就是發生在深圳福田新洲社區抗疫前線的一幕。
圖說:老奶奶每次都向志願者舉起a4紙手動點贊。
面對這場來勢兇猛的疫情,每個人都毫不例外的恐懼。然而,更多的人在國家和人民需要他們的時候,選擇了挺身而出。「三區」的服務管理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大批的志願者在「三區」里揮灑著自己的汗水。其中,一大部分是來自政府機關單位里的人員。
3月4日,記者現場看到,來自深圳市福田區國庫支付中心的抗疫志願者們連日來轉戰在福田區抗疫一線已經有逾百個小時。他們把自己的全部努力和汗水投入到了為社區居民服務之中,當然也收穫了居民們滿滿的感謝和敬意。
兼職當「外賣小哥」為萬餘人服務
在此次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地區之一的沙頭街道上沙社區,深圳市福田區國庫支付中心(以下簡稱「國庫中心」)已抽調34人前來支援。
國庫中心志願者小組長羅俊瓊,平時是一名在辦公室里伏案工作的白領,這次成了要負責上萬份餐飲配送的兼職「外賣小哥」。他告訴記者,自上沙片區實行靜態管理,人員足不出戶、商店停止營業以來,為村裡上萬人配送餐飲,就成了國庫中心抗疫人員的任務之一。嚴絲合縫的防護服一穿就是14個小時,不敢喝一滴水,就怕上廁所耽誤派餐進度,他們步履匆匆穿梭在封控區內城中村的樓棟巷道中,負責物資的裝卸、貨物的清點、秩序的疏導、餐飲的派送、手推車的回收等工作,即便面對極其繁重的工作量,他們還是每時每刻都以最飽滿的熱情全力以赴投入到讓居民吃飽吃好的奮鬥中去。尤其是組內的女生,平時是瓶蓋都擰不開的「團寵」,而現在是折返二三十次每次搬運二三十斤物資不喊一句苦的戰士,支撐他們的是對疫情必勝的信念、是人民至上的使命感。
圖說:志願者在運送物資。
下午四點,志願者黃惠剛剛拿起午餐,又突然放下往其負責的樓棟跑去,原來是想起居民隨口委託她拿的快遞還未送到居民手中。志願者們全然忘我的工作狀態深深獲得了居民的認可和讚揚。
物資運輸組也是國庫中心抗疫志願者忙碌的賽場,他們克服了長時間身穿防護服悶熱的工作條件,不停歇地多次往返在逼仄的小巷之中,不間斷地撥打著被面罩霧氣模糊得快看不清的電話,送物資、清垃圾、維持秩序,成了社區最忙碌的一群「白細胞」。
寧鵬和彭曉閃是這群「白細胞」中的一員,最讓他們印象深刻的是幫一位老人運一隻貓回家。兩人幫助老人對接封控區外的騎手,點對點把貓接回了封控區中的愛巢。「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寵物可能是可有可無的東西,但對於那位獨居老人來說是,那是他的精神寄託,就是他的全部了。所以能讓居民生活得更好一點,哪怕只是好一點點,也是我們無比的榮耀。」寧鵬說道。
圖說:志願者在穿戴裝備,防護服一上身就是14個小時。
老人的感謝寫在紙上記在心頭
在新洲社區管控區里,國庫中心有6人在這裡當起了抗疫志願者。 「有國才有家,在疫情大考面前,『沖』是我的第一反應。」抗疫志願者羅劍鋒表示道。
圖說:雖然辛苦,但志願者們的熱情從不減退。
在新洲南村,由醫護人員、掃碼人員以及信息核對人員組成了三人小組,每組承包數棟樓,確保每家每戶每人都進行了核酸檢測,真正做到「應檢盡檢」。志願者朱可、劉深深、王冰峰總是儘量把龐雜的工作做細做實。
文章開頭的一幕就發生在入戶排查中,一位年近七旬的老奶奶高舉著一張紙條,上面寫道「致敬奮鬥在抗疫一線的所有工作人員,點贊在抗疫戰鬥中無怨無悔、工作認真、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只要每一次有防疫工作人員上門,老奶奶都會顫巍巍地舉起這個牌子,她要用自己的方式向志願者們表達自己的謝意。
「這個樸實的奶奶說,實在不知道怎麼感謝我們工作人員,只要我們每上門一次,她就為我們舉一次感謝牌,我們的內心真的很感動,這仿佛給我們打了一劑『強心針』,正是他們真情流露的舉動,令原本疲憊不堪的我們變得動力十足。我們只希望能夠早日戰勝疫情,恢復這座城市原本朝氣蓬勃的生命力。」志願者朱可這樣告訴記者。
圖說:志願者合影。
文、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王納 通訊員:周炳錕、張群苑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楊洪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