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古以來,教育的目標是什麼?目標是成聖、成賢,就是讀書志在聖賢,這是從前讀書的方向跟目標。現在人沒有了,現在人不知道什麼叫聖?不知道什麼叫賢?現在唯一知道的是怎麼賺錢,怎麼樣享受,怎麼樣取得崇高的地位,搞這些了,目標、方向整個錯誤了。你問童蒙養正的重要性怎樣認識?你就想想,古今教育的方向跟目標所在,完全不相同。所以,今天講到養正,這個正是正知正見,就是把小朋友要養成大聖、大賢。今天不但是,小朋友全然無知,家長也不希望人作聖人,不希望小朋友作聖人、作賢人,希望他做大官發大財,大家都有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的享受,目的在此地。所以,這樁事情不是個單純的事情,也不是一樁小事情,這是大事情,一定要大人覺悟。
在古代,一直到清朝末年,一般民間,我們是生長在農村,農村裡面的大人,我們做小孩的時候,我們的父母、大人還是教我們要學聖、學賢。還沒有被這些名利、五欲六塵享受衝擊,還有這些觀念。可是到了民國三十幾年、四十幾年,逐漸逐漸對於聖賢教誨漸漸淡忘了。到現在也不過是半個世紀,幾乎聽不到再有人講到聖賢這個名詞,這使我們感覺到非常悲哀,社會動亂的根源就在此地。你要想救這個社會,救眾生,我們今天深深的體會到,要不能夠恢復聖賢的教育,社會的動亂是永無止境,而且是幾何級數在增長。到最後,最後我想時間也不至於太長,那就是外國宗教裡面所講的世界末日。所以,這是很值得憂心的一樁事情。
——恭錄自《關於童蒙養正教育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