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智宇:本來應該是韋東奕,差點成了李叔同,如今還俗要成為誰

2022-09-02     張生全精彩歷史

原標題:柳智宇:本來應該是韋東奕,差點成了李叔同,如今還俗要成為誰

柳智宇昨天在某平台入駐,僅僅寫了篇短文,迅速就獲得了近3萬的點贊量,由此可見,人們對他多麼關心。那麼,還俗後的柳智宇,又有怎樣的打算呢?

2022年9月1日,一則「北大數學天才柳智宇還俗」的消息,引起了網民的關注和熱議。

很多人可能還沒有忘記,12年前,柳智宇在北大畢業後,獲得麻省理工學院全額獎學金。但是他沒有赴美讀書,而是轉身去了位於西山鳳凰嶺山腳下的龍泉寺出家為僧了。

柳智宇出家的消息,在當時鬧得沸沸揚揚,為他感到惋惜的聲音此起彼伏。比如有網友表示:「中國不缺修為高的隱士,缺的是像亞里士多德、牛頓這樣在哲學與科學領域都很有影響力的人。像柳智宇這樣有天分的人,應該承擔起這樣的責任!

當然,也有網友表示理解,並說:「看到柳智宇,我想到一個人——李叔同,也就是弘一法師。他是藝術上的天才,在藝術上的造詣無一不通,無一不精。

不過,也有人認為這是對柳智宇的誇大,他就是為了逃避現實而已。那麼,柳智宇究竟是個怎樣的人呢?

2005年的時候,柳智宇就已經是數學界嶄露頭角的新聞人物了。

那時候,柳智宇就讀於華師一附中的理科實驗班。華師一附中是一所口碑很好的老牌學校,也是湖北首屈一指的重點中學。其師資是整個湖北省最好的,學校環境比武漢市一些不入流的大學還要好。

不過,在柳智宇入讀華師一附中之前,華師一附中一直有一塊隱痛。

自1985年以來,為了選拔參加國際奧賽人才,中國數學會經過討論,決定以「選拔考試」的方式,舉辦「數學冬令營」。

當時,奧數比賽也被看作是國力強大的象徵之一。因此,為國家貢獻奧數選手,也就成了各個學校堅持的目標。一旦哪個學校貢獻的選手在國奧賽上獲得獎牌,學校也跟著名聲大噪,迅速成為家長們爭相追求的超級名校。

最先通過實力斬獲獎牌的,是一個叫林強的選手。他在1986年和1987年國奧賽上,分別獲得了銅牌和銀牌,他因此被寫入數奧史。而培養了他的黃崗中學,也因此被冠以湖北最具代表性的名校。

華師一附中的隱痛就在於:在長達20年的時間裡,儘管華師一附中奮起直追,但卻始終沒能培養出一個能被選入國際奧數國家隊的好苗子,直到柳智於的出現,才讓華師一附中有了揚眉吐氣的機會。

柳智宇在小學的時候,就表露出了對數學的喜愛。一般學生為了能考上好學校,不得不拚命做題。但柳智宇不是,他熱愛數學,把解數學題當作遊戲,在解題的過程中他覺得很有成就感。

柳智宇的父親是華師大附中的物理老師,母親是工作師,家庭條件並不差。而且他們很注意培養柳智宇的興趣愛好,比如父親就在家裡專門搞了一間裝滿各種儀器的小實驗室,希望能以此來引導柳智宇熱愛科學。

所以,當他們發現柳智宇喜歡數學後,就給他報了奧數培訓班。這可把柳智宇高興壞了。那些奧數題在常人眼裡,可能艱澀難懂,可對柳智宇來說,就仿佛為他打開了一個其樂無窮的神秘世界一樣。

小學畢業後,柳智宇順利地考進了華師一附中理科實驗班。

華師一附中的理科實驗班非常特殊,它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培養高考狀元,而是針對奧賽培養人才。能進這個班的,都是在初中時獲得過3項或者以上國家級競賽獎的學生。一個班是60個人,採取考試淘汰制,最終留下最優秀的學生,根據他們的學科優勢,為他們打造主攻競賽學科,並為他們配貼身教練,密集訓練。

柳智宇主攻的學科目標自然是奧數。高二開始,柳智宇獲得了參加第31屆全球數學奧林匹克賽的資格。這個消息讓整個華師一附中都激動不已。而柳智宇憑著無人能及的實力,在比賽中一舉登頂獲得了金牌。這不僅讓他成為了數學界的新聞人物,也讓華師一附中揚眉吐氣,終於實至名歸成為了湖北所有中學的領頭羊。

到了高三,柳智宇毫無懸念被選入國家隊,再戰國際中學生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以滿分的成績獲得金牌。

所有人都認為,柳智宇是個數學天才。柳智宇的老師也說,他教書30年來,柳智宇是他遇到的唯一一個頭腦最為靈活的學生。很多人斷言,柳智宇一定會成為第二個華羅庚。

載譽而歸的柳智宇,還獲得了北京大學的保送資格,成為了北大數院的一名本科生。

北大數院培養過很多數學精英,比如後來的韋東奕等人,都是從這裡畢業的。可以說,柳智宇在北大數院裡,才遇到了真正和他旗鼓相當的同學。

本來,在這樣的環境里,柳智宇應該能在數學上取得更大成就,可是沒有人知道此時的柳智宇正處於迷茫和焦慮之中。

柳智宇的迷茫,早在高中時期就出現了。準確地說是,在2006年參加國際中學生奧數比賽之前,他的思想就出現了很大的波動。

柳智宇在入選數學國家隊後,曾在瀋陽進行過一段時間的封閉式培訓。那種高強度不斷做題的做法,耗費了柳智宇太多精力。他原本身體就比較孱弱,再加上喜歡看書和大量刷題,因此視力下降得特別厲害。有多厲害呢?視力模糊到看題目都非常吃力的境地!

當時,柳智宇曾向校方申請,想要退出培訓。但沒能得到批准。班主任還為此專門找他談心,給他講了一些人生哲理,最終說服他繼續回到培訓班學習,並參加了比賽。

在柳智宇看來,自己的生活非常單一。他從小就沉默寡言,和同齡人根本沒有話題,所以他一直都很孤僻,沒有朋友。

到了高中,柳智宇在獲得了獎牌和榮譽後,他也在思考。他認為他做的一切並不能幫助到別人,所以他對數學的興趣,突然就土崩瓦解了。這時候,他的迷茫和焦慮與日俱增,讓他再也沒可能全神貫注把心思都放在數學上了。

到了北大後,柳智宇偶然接觸到了北大禪學社。在迷上禪學後,他又進一步,他開始探索佛學。後來,他又加入以宣揚儒家傳統文化為宗旨的耕讀社,開始接觸中國傳統儒家文化。

在那一時期,柳智宇突然變得活躍起來。他戒了葷腥,喜歡和同學宣講佛法。到了大學二年級的時候,他開始四處拜訪高僧,和大師們探討佛經道義,或者乾脆去寺廟裡做義工。

在大學畢業之前,按父母的要求,柳智宇不僅認真完真成了學業,也考了托福和GRE,並且還成功申請到了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全額獎學金。這對於柳智宇來說是一件好事,畢竟能去麻省理工學院繼續深造,對他的專業將會有很大的提升。

然而,誰也沒想到,柳智宇拒絕了這開滿鮮花的未來,而是一轉身去了他常去的龍泉寺,並在那裡剃髮修行,在晨鐘暮鼓裡繼續研修佛法。

消息傳出後,立刻在社會上引起了軒然大波,很多人都對柳智宇的決定表示惋惜。不過最難過的還是他的父母。但不管父母如何規勸哀求,柳智宇都決定再不回頭。

出家後,柳智宇也曾給家人和朋友寫過信,他在信里講述了自己皈依佛門是「心的歸宿」。他還覺得寺廟裡的生活,不僅讓他視力有所恢復,健康狀況也有所好轉。

2018年,柳智宇的師父學誠法師出了變故,這件事對柳智宇造成了很大的影響。隨後他離開了龍泉寺,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他不是借宿在修士的家中,就是寄住在其他寺廟中。可以說,那段時間是柳智宇最為艱難的時候。在母親的推薦下,他開始學習心理學,並考取了三級心理諮詢師執照,並開始把佛學和心理學結合起來,開設佛繫心理學諮詢課。由於他提供的心理諮詢都是免費的,因此他在很長時間裡都過著入不敷出的生活。好在不斷有人支持他,給予他繼續堅持下去的力量。

如今柳智宇認為,想要幫助更多人解困釋惑,就需要以更加積極更加入世的心態來回歸這個世界。正好北京一家心理諮詢公司向他拋出了橄欖枝,希望他去帶一支培訓心理諮詢師的團隊,原本就把助人當作自己職責的他認為這是一個好機會,所以他在經過考慮後,做出了還俗的決定。

本來,諮詢公司考慮到柳智宇在心理和佛學上非常專業,給他開出了月薪3萬的條件。但柳智宇認為他並不需要這麼多錢,所以他主動讓對方把工資給他降到了2萬元。

在這個一切向錢看的年代,還有人嫌錢多?柳智宇的做法不由得引起了旁人的好奇,柳智宇卻很平淡地表示,結婚生子都不在他的未來發展中,所以他不需要買房買車,也不用為結婚生子而煩惱,所以太多的錢財對他來說,並沒有太大的意義。

柳智宇雖然已經還俗,不過在他的生活和舉止上,依然還保持著僧人的痕跡,比如和人打招呼時,會雙手合十,比如吃素等,休息之前他還會盤腿打坐。

目前,柳智宇潛心於開發心理課程,同時也會接待有心理諮詢需求的人,以幫助更多人能解決心理問題,過上真正幸福快樂的生活。

我還記得在2018年,柳智宇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過:「這個世界上能有理解和支持我的人,能有和我一起走下去的團隊和夥伴,這就可以了。即使這些也會失去,還有一樣東西能陪伴我,那就是我的呼吸……即便這一生我一事無成,只要我努力過,我依然會覺得非常值得。

也許在我們看來,柳智宇當初如果去了麻省理工學院深造,也許就讓中國多一個數學方面的專業人才,不過人生本來就可以有千萬種活法,柳智宇這種一直聽從心的安排的人生,其實也很純凈。一心想要助人,並且擁有助人的能力,想必在柳智宇看來,這就是值得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d74533fb7253f0f2f052e93d31fa96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