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訊|平博國慶長假參觀人數創歷史新高

2024-10-07     博物館世界

NATIONAL DAY

壯美山水 盛世華章

九州佳景 祖國常青

簡訊

平博國慶長假參觀人數創歷史新高

博物館遊人如織,有序入館參觀

2024年國慶假日期間,平涼市博物館迎來了新的參觀熱潮,各個展廳內人氣爆棚,觀眾如潮,先後接待觀眾7.98萬餘人次,日均接待11398人次,單日最高觀眾數量達16266餘人次,與以往節慶假日相比均創歷史新高。來自各地的遊客聚集於此,共同感受平涼深厚文化底蘊的特有魅力。

10月7日,通過數據分析,國慶期間省外遊客占比明顯上升,主要以西安、銀川等地遊客最多,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青少年觀眾占總人數的45%,仍然是「博物館熱」的主力軍,突出體現了博物館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研學游基地的陣地作用,更加凸顯了博物館的社會教育職能。

國慶期間,平涼市博物館在提升優化完善四大基本陳列的基礎上,同步推出《器與道——陶瓷紫砂藝術特展》《六盤遺韻——環六盤山地區館藏百件精品書畫聯展》2期臨展,並精心組織策劃了「國慶奇遇記」系列「我在平博頌祖國」「 我在平博學古建」等主題社教及青少年體驗活動7場次,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打卡參觀。通過免費講解、科普宣講、研學體驗等環節,對青少年進行了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和中國傳統文化知識的普及,受到廣大觀眾的熱烈追捧,營造了濃厚的節慶假日氛圍。

青少年教育課堂、科普活動、研學活動有序開展

國慶期間,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參觀

《隴寶涇華——平涼歷史文化陳列》

國慶期間,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參觀

《涇河激浪——平涼革命歷史陳列》

國慶期間,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參觀

《道源崆峒——道文化陳列》

國慶期間,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參觀

《漢風藏韻——佛像藝術陳列》

國慶期間,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參觀臨時展覽

《器與道——陶瓷紫砂藝術特展》

國慶期間,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參觀臨時展覽

《六盤遺韻——環六盤山地區館藏百件精品書畫聯展》

國慶期間線上同步推出「思政雲課堂」「平博小龍人微課堂」「童話世界直播」「周周講文物」「新展賞析」「重磅解讀」等線上活動,聚焦館藏精品及最新展覽,對文物信息進行深度挖掘,深入淺出地講述展覽和文物背後的文化內涵和動人故事,深受觀眾喜愛,線上活動參與人數達12萬人次。

平涼地處陝、甘、寧三省(區)交匯處,自古就是中華文明重要發祥地之一,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又是西域通往長安和中原地區的交通要塞,素有「西出長安第一城」之稱,絲路文化遺存非常豐富。同時,這一區域也是民族遷徙交融、貿易往來和文化交流的樞紐地帶,由此形成了平涼多姿多彩的文化形態。平涼市博物館目前館藏文物14632件,其中珍貴文物1394件,以商周青銅器、漢唐銅鏡、宋金元瓷器、明代韓藩遺存、道教和佛教造像最為特色。節日期間,鎮館之寶「漢代博山神獸紋銅樽」、「 隋左屯衛銅虎符」等文物因其紋飾精美、寓意獨特而頗受觀眾喜愛,成為「網紅打卡文物」。

國慶期間,遊客紛紛打卡鎮館之寶

——「漢代博山神獸紋銅樽」、「 隋左屯衛銅虎符」

為滿足不同觀眾的多樣化精神文化需求,平涼市博物館結合館藏文物資源,深挖文物背後的故事,針對性研發了多款兼具收藏性和實用性的文創產品,平博文創展銷中心也於國慶前夕揭牌營業,節日期間,觀眾紛紛購買自己心儀的文創紀念品,將「博物館帶回家」。其中平博金牌IP形象「樽寶寶」「鼎妞妞」絨模,充滿道源文化氣息的「問道崆峒」茶具套裝及崆峒山元素各種手繪明信片、冰箱貼等商品深受觀眾喜愛。

為應對國慶客流高峰,給觀眾帶來良好的參觀體驗,平涼市博物館於國慶前夕召開專題會議,安排部署了假期觀眾接待、安全及後勤保障等具體事務,制定了完備的應急處置預案,開展了節前安全檢查及設備設施檢修,全力做好安全保障、後勤服務等各項工作,有力保障了觀眾安全、有序、舒適的參觀體驗和文物、場館的絕對安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c4cf8e86603441b7f20bbac88320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