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畝產500公斤籽棉的產量,就不要好意思談種棉花

2023-12-14   天山植保

原標題:沒有畝產500公斤籽棉的產量,就不要好意思談種棉花

沒有畝產500公斤籽棉的產量,就不要好意思談種棉花

#來點兒乾貨#

隨著棉花新品種、棉花地膜覆蓋、棉花滴水出苗、棉花高密度、節水滴灌、測土平衡施肥、綜合調控等新技術的大面積推廣,棉花的單產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不管是南疆還是北疆都出現連片大面積的畝單產達到500公斤籽棉超高產棉田,是如何種出來了呢。

500公斤籽棉超高產棉田是通過以下步驟種植出來的:

1.選擇土壤:地勢平坦、排灌良好、鹽鹼含量較低、無枯黃萎病、肥力中上等壤土或沙壤土,且農戶種植管理水平較高的地塊。

2.選擇品種:選擇結鈴性強、鈴重重的品種。例如,天山植保從近些年的棉花品種種植情況來看,品種之間種植的豐產性差異不大,只要不種外引、不熟悉的品種都能獲得高產。

3.施足基肥:根據測土配方平衡施肥的原則,做到有機肥與化肥、基肥與生育期滴施肥,大暈元素及微量元素相結合。全層施肥時的有機肥不能少,土壤要乾淨,殘膜的白色污染不能影響過大。

4.提高播種質量:前茬收穫後及時秸稈還田、拾凈殘膜、平整土地,秋翻冬灌,治蟲壓鹼蓄墒。春季解凍後,適墒採用大型耕地機、聯合整地機進行耕翻耙耱平整,達到「齊、平、墒、碎、凈、松」6字標準,儘量干整地,達到干播濕出的技術要求。對於雜草較多的地塊,在播種前選用二甲戊靈除草劑進行土壤封閉,其除草劑使用,必須嚴格按照使用說明進行操作。

5.系列調控措施:用水控和肥控與化學調控要結合,控制營養生長及生殖生長,合理搭配水肥,促苗生長,促苗轉化,促多結蕾結大蕾,增大鈴增鈴重。

遵循以上步驟種植棉田,有可能實現500公斤的超高產。

從北疆近幾年了解來看,兵團現在的籽棉畝單產應該在400公斤以上,從2018年兵團團場改革後,棉農從看著團連里種棉到自己種田轉變,改革調動了廣大職工的積極性,極大地提高了勞動生產率。由原來的300-400公斤,到現在400-500公斤挺進,在2020年的很多地都出現了600公斤以上的籽棉產量,而2021-2022年也有多地出現了550公斤以上的產量。但2023年棉花由於氣象因素,造成一部分減產棉田,仍出現畝產500公斤以上的高產田,這些棉田超高產取得一定是棉花技術進步的結果。產量不會憑空出來,需要奮鬥出來。一定是良種良法的集約配套的結果。

作為棉農一定要利用農閒時間多學習多提高,比較相鄰的棉田,為什麼別人比我產量高,多分析原因,不要光盯著品種和水情,關鍵看水肥配套和良種良法良機集成配套技術。不管明年棉花價格和市場如何,提高單產才是致富的王道。別人為什麼年年穩步提高產量,為什麼自己靠天碰運氣,一年創個500公斤,下一年就400公斤。如果不能持續增產,就不要好意思種棉花,種棉花就要種出水平,種出產量。比較讚賞一些職工,為了比鄰家地產量高,全層施肥比別人施的多,求產就是求富!

新疆超高產棉花為什麼能高產,是有其原因的。主要是田管上的精細、各項超高產技術有機科學合理的投入等使棉花始終在比較適宜的水、肥、氣、熱環境健康生長,產量潛力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如何獲得棉花均衡生長,實現超高產是需要學習的。

從近些技術推廣工作來看,越是超高產田棉農願意學技術,越是產量提不起來的,對技術越是消極呢?!要種植棉花就種出畝500公斤籽棉的產量,否則就不要好意思談自己是種棉花的!沒有500公斤就抓緊時間學習種棉花技術,水肥一體化懂嗎?植物生長調節劑能懂幾個?病蟲害防控得法嗎?能達到500公斤以上真的不容易,那600公斤容易嗎?!

一家之言,難免偏激和不足,請文後留言交流!

圖文編輯:天山植保,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