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破浪」這個歷史典故出自哪裡?宗愨:願乘長風破萬里浪

2022-06-10     楓葉談古今

原標題:「乘風破浪」這個歷史典故出自哪裡?宗愨:願乘長風破萬里浪

「乘風破浪」的意思,是船乘著風勢破浪前行。比喻形勢發展迅猛,有一種勇往直前的氣勢。

那「乘風破浪」這個成語典故出自哪裡呢?又有著怎樣的歷史故事?以及主人是誰呢?

「乘風破浪」這個成語典故的主人公是南北朝宋時期的人,名叫宗愨,

出自《宋書·宗愨傳》:

「愨年少時,炳問其志,愨曰:願乘長風破萬里浪。」

「炳「是指宗愨的叔叔宗炳,字少文。

乘風破浪」的歷史典故是:

在南北朝宋時期,南陽有一個年輕人,他叫宗愨,字元干。在很小的時候,不僅樹立了遠大的志向,而且還學得了一身武藝。

宗愨有一個哥哥,名叫宗泌。

有一年的一天,宗泌結婚,家裡來了很多的客人,這時卻混進來了十幾個強盜。由於大家都在忙於宗泌的婚事,就給了這十幾個強盜機會,所以他們就開始掠奪宗家的財物。

當大家發現時,都被驚呆了,但宗愨卻不怕,他挺身而出,奮力和強盜抵抗。這些強盜也是欺軟怕硬,在宗愨的威嚴他,他們就丟下搶得的財物,逃跑了。

大家見強盜被宗愨打跑了,都向前稱讚宗愨勇敢。

這時宗愨的叔叔宗炳,就問宗愨將來的志向。

宗愨聽後,他昂起頭,大聲的說:「願乘長風破萬里浪,做一番偉大的事業。」

正所謂有理想,才有動力。有志向,才能奮力向前拼搏。宗愨有著「乘風破浪」的志向,所以他就一直拼搏努力,後來果不其然,他打了很多的勝仗,立了很多的功勞。他也因功被封為洮陽侯。

隨著時間的推移,後人就將宗愨說的「願乘長風破萬里浪」,化成了「乘風破浪」這個典成語。並以此來說明遠大崇高的理想,以及努力向前、克服困難、開拓進取的精神。

宗愨,字元干,他是南北朝宋時期的名將。

宗愨本是出身於書香儒學的家庭,不過他卻不喜文而喜武,所以就拜投名師,學得了一身武藝。

公元432年,宗愨投到江夏王劉義恭的軍府中效力,並在劉義恭那裡出生入死了15年,期間他立了不少功勞,故而得以拜為江夏王國上軍將軍。

公元446年,宋朝廷決定讓檀和之帶領大軍征討林邑國,宗愨得知後,就希望也參加此次的征討,江夏王劉義恭於是就把他推薦給了朝廷。

在劉義恭的推薦下,皇帝答應宗愨參戰,並封宗愨為振武將軍,此戰宗愨為宋軍最後大敗林邑國作出了貢獻。

公元453年,太子劉劭弒父篡位、自立為帝。弒父實為大逆不道,武陵王劉駿就在江州起兵征討,並以柳元景為前鋒、宗愨為南中郎諮議參軍,東攻建康。

劉劭在位僅三個月,就兵敗自殺,被武陵王劉駿奪得了帝位。

劉駿登基為帝,是為宋孝武帝,因宗愨有功,就被封為左衛將軍、洮陽縣侯,之後又先後歷任平西將軍、豫州刺史、監五州諸軍事。

公元461年,宗愨有一天在隨宋孝武帝劉駿騎馬狩獵的時候,不幸落馬,摔傷了腿

。此時他不能去上班當職,所以就被免去左衛將軍的職務,而改為金紫光祿大夫。

公元465年,宗愨在雍州因病去世。他去世後,朝廷追贈他為征西將軍,諡號為「肅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bbef1f8eb5a595cab317664c2b91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