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萬聖節發朋友圈被警告了」上熱搜:你只講道德的樣子,真丑

2023-11-09     精讀君

原標題:「因為萬聖節發朋友圈被警告了」上熱搜:你只講道德的樣子,真丑

1

前幾天看到一個熱搜,讓人不由得唏噓。

萬聖節前一天,題主約了自己好姐妹一起化了妝去舞室玩。

期間,大家相互拍照,題主就順帶發了幾張照片到朋友圈。

不曾想,朋友圈剛發出去不到三分鐘,題主就收到了自己在大學參加的一個社團負責人發來的一段話:

「不過洋節,不發表不當言論,尤其是各位應起到帶頭作用,一經發現嚴懲不貸。」

題主看完信息,當場愣住了,第一衝上腦海的就是如何退團。

可悲的是,這樣的案例並非個例。

網友@是煙鵝鴨就在帖子下方留言道:

「我昨天穿著萬聖節的那種衣服出去給小孩子發糖,被一個中年婦女當街罵不愛國。」

這就讓人十分費解了:難道中國人就不能慶祝國外的節日了?或者說我們過了下西方的節日就是不愛國了?

隨著世界文化的融合,單純地把過西方節日作為不愛國的表現,這種想法實在太過狹隘。

可偏偏總有一類人,他們總喜歡站在道德的制高點,高高在上地指責他人。

記得胡適先生有一段話:

一個骯髒的國家,如果人人講規則而不是談道德,最終會變成一個有人味兒的正常國家,道德自然會逐漸回歸;

一個乾淨的國家,如果人人都不講規則卻大談道德,談高尚,天天沒事兒就談道德規範,人人大公無私,最終這個國家會墮落成為一個偽君子遍布的骯髒國家。

當你用高高在上的姿態指責他人時,你不會知道你的形象有多醜。

2

作家李尚龍,曾接過一個電話。剛接通,就聽到一聲親切的「龍哥」。

李尚龍還未來得及確認對方身份,電話那頭的女生又開口了:「龍哥,五年前我上過你的課,好久不見了啊。」

見是自己學生,李尚龍就趕忙問好。

不料,剛寒暄沒兩句,女生便直奔主題:「龍哥,我想找你借兩萬塊錢。」

李尚龍聽完當場傻了,一個並不相熟的學生一打電話就想借錢。

出於尊重,李尚龍克制住激動的情緒問道:

「你覺得你這樣是不是很冒昧?這樣吧,你有什麼著急的事情方便告訴我嗎?」

不曾想,女生敷衍地說道:「就是一些小事,不方便告訴你,你就借我吧。」

李尚龍困惑了,一來跟對方不熟,二來又不明原因,有什麼理由借錢。

於是,李尚龍找藉口說:「我確實沒那麼多錢,你找找別人吧。」

結果,女生竟趾高氣昂起來:「別裝了,我聽說你們這些民辦學校的老師可有錢了,一節課好幾百塊錢呢,何況你是個好人,所以為什麼不能借我呢?」

聽罷,李尚龍直接掛了電話。

女生的邏輯實在讓人不寒而慄。難道因為我有錢,因為我是好人,我就有義務借你錢嗎?」

知乎上有句話說得好:

舉手之勞明明應該是我幫完你,你感謝我的時候,我自謙和你客氣客氣說的話,而不是你一上來就說我是舉手之勞,隨便揮揮手就行。」

生而為人,請不要把所謂的「道德」,變成綁架他人的利器。

3

記得子貢曾問孔子:「老師,有沒有一個字,可以作為終身奉行的原則呢?」

孔子思考了一會後,說道:「那大概就是『恕』吧。」

後來有一次,孔子和弟子們外出。眼看著天慢慢變得陰沉,大雨即將傾盆而下,可是大家都沒有帶雨傘。

此時大夥正好路過子夏家,子路便提議到子夏家借把雨傘。

孔子聽後,一邊搖頭一邊用手阻攔了子路,說道:

「不要去。子夏這個人我了解,他十分護財,他的東西別人是借不出來的。」

子路聽老師說完十分不解:

「我能把我的東西拿出來和朋友一起享用,就是用壞了都不心疼。難道老師借把雨傘用用,子夏都不肯嗎?」

孔子耐心地解釋道:「我不是那個意思,只是咱們不能硬讓人家去干自己不願意去乾的事。」

記得有位法律系教授說過一句話:

法律是防止人變壞,道德是讓人變好!法律必須人人遵守,道德則是自我約束。

當你用道德來約束別人,而不是自己時,其本身就是不道德的。

孔子深知子夏為人,便不願意去逼迫他。

生活中,道德不是掛在嘴上衡量他人的談資,相反的,你應該將它深植內心,從內修煉,進而約束自身的不當言行。

共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b981aafa652942b129074ff154c232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