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名相房玄齡,22年屹立不倒,他的訣竅是:早就看透了李世民!

2023-08-06     渺茫的風景

原標題:大唐名相房玄齡,22年屹立不倒,他的訣竅是:早就看透了李世民!

不論是愛情,還是友情,願得一人心都是雙方之間想要獲得的真心,君臣之間更需要這樣的感情。陪你直殺四方、陪你踏遍山河、陪你建立功業、陪你兩鬢白髮,若臣子能有幸識得一位明君,陪他君臨天下,有何不可?

可當夢想照進現實,卻又顯得變化多端。聖心難揣測,前一秒還是座上賓,下一秒或被押入監獄,更甚者將滿門抄斬。

為官期間,大臣多以謹慎為上,熬到告老還鄉才算真的鬆一口氣。大唐的名相房玄齡卻從未擔心,還能在二十二年的為官生涯中屹立不倒,這是為何?

房玄齡的家族,從曾祖父那一輩開始就一直在朝當官,家族官風深厚。他的父親房彥謙平日裡手不離書,對各種書都有涉獵,並且十分精通《五經》。

在書香門第的環境中長大的房玄齡,自然而然地繼承了家風,從小就博覽群書,筆下文章熠熠生輝,作詩則信手拈來。

隋朝末年,紛爭四起,天下動盪不安,唐國公李淵趁此機會也在晉陽起兵。房玄齡無意間投靠到秦王李世民名下,從此陪他征戰,在他身後出謀劃策。

每次戰功後,軍中將士都在忙著搜尋財寶,只有房玄齡著眼於人才,想為秦王招賢納士。此後,有謀略的張亮、大智若愚的薛收、能夠委以重任的李大亮等均被秦王所用。

多年以來,房玄齡一直掌管軍中謀略之事,每當軍中要寫奏章,他一刻也不耽擱地趕忙編寫完成,其文筆簡約又不失義理。就連李淵都忍不住對房玄齡讚嘆有加。

多年的付出終有回報。好不容易建立起唐朝,卻被太子排擠,為了自保,秦王李世民決定在玄武門發動政變。

在這場政變中,李世民親手射死了太子李建成,最終,唐高祖李淵另立李世民為太子,並禪位於李世民。由於助力有功,李世民對功臣房玄齡進行了嘉獎,封他為邢國公。

不怕冒死進諫,卻怕老婆

房玄齡雖然敬重李世民,甘為他做牛做馬,但遇到李世民策略不當時,便立刻提醒。貞觀十八年,李世民決定親征高麗,留房玄齡看管朝中事務。幾年後,房玄齡病重,心中放不下的卻是討伐高麗的事。

房玄齡對身邊的人說:「如今天下太平,百姓生活安穩幸福,可聖上卻執意要去討伐高麗,眾臣皆不敢提出質疑,若連我都不敢言,豈能死的瞑目?」

為了國家天不怕地不怕的人,卻是個老婆奴。他的老婆平日裡對房玄齡的大小事務皆親手把控,老婆一句話,他就要瑟瑟發抖。本是家事,奈何卻被外人知道,一傳一,十傳百,眾人都知道了房玄齡懼怕內人的事。

有次,宮中舉辦御宴,唐太宗特地請幾位開國元勛赴宴,當然少不了房玄齡。宴會上,皇帝與眾臣交談甚歡,喝到微醺時,房玄齡開始吹起自己不怕老婆。

一旁的尉遲敬德許是看見了房玄齡微微皺眉的動作,對他說:「這是聖上的恩賜,你家中老婆再不願意,也得接受」。房玄齡沒有辦法,只得將這二位美人帶回家。

果不其然,家中這隻「母老虎」看見房玄齡居然帶著兩位貌美的小妾回來,氣不打一處來,邊大聲呵斥房玄齡,邊拿起雞毛撣子,就要把她們趕出府外。

二人走到唐太宗面前,太宗一臉嚴肅地看著房夫人,不客氣地說道:「擺在你面前的是兩個選擇,要麼你同意為房玄齡納這二人為妾,要麼你喝下身旁的一碗毒酒」。

房玄齡夫人性子烈,知道自己人老色衰,要是將這二位美人帶回家,哪還有自己的容身之地,還不如喝下這毒酒,以死謝罪。

原來這「毒酒」竟是宮中的食醋,太宗嘆了一口氣,說道:「房夫人,本是想壓下你的妒忌心,可你這烈性子啊,真拿你沒辦法,看在你一心為房玄齡的份上,朕便收回成命。」房玄齡這才如釋重負。

鞠躬盡瘁,舒心離世

房玄齡在職期間,功績顯著。解決問題就要找到問題的本質所在,所以,他認為治國的關鍵在於吏治,不僅要重視官員的官風和政績,官員是否公平正直也要考慮。

正是依靠這一做法,使剛經歷過朝代變遷,人口疲憊的大唐來說,無異於是錦上添花,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還減輕了國家財力負擔。

在法律方面,房玄齡剔除掉了隋朝時期的一些殘酷刑法,適當增加一些寬容的理念,使百姓看到國家仁和治國的一面。修訂完成後,在唐朝的歷史中,均無較大的改動,可見他的考量十分周全。

貞觀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房玄齡逝世,這一天對大唐王朝來說,是灰暗的一天。李世民惋惜不已,悲痛之下,下令從即日起廢朝三日,舉國哀悼,並追封房玄齡為太尉,賜諡號「文昭」,准予安葬在昭陵。

在李世民的時代,能夠出現聞名的「貞觀之治」,哪裡少的了房玄齡背後的謀劃,能夠事事辦的恰到好處,又深得人心,哪位君主能不重視?穩居朝位,又是什麼難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b909a34c855f97f89932828382f5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