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小的攝像頭蓋板,看比亞迪如何將用戶安全進行到底

2023-10-16     汽車天涯

2018年,世界智能汽車大會上,「黑客們」在短短3分鐘、簡單四個步驟便輕鬆攻入五輛汽車後台,奪得了車輛控制權。

2023年,美國某車企9名前雇員爆料,在2019年至2022年間,員工們通過內部信息系統,私下分享客戶汽車攝像頭記錄的視頻和照片,甚至還有一些極度隱私內容。

隨著新能源汽車聯網的加速,授權開放的汽車在「黑客」和別有用心的車企眼中猶如「裸奔」,竊取用戶數據和隱私,對汽車儀表、門鎖,甚至轉向、剎車等功能進行控制變得輕而易舉。原本智能化、電氣化的普及是為了提升消費者的幸福感、便捷性,卻也同時成為攻擊用戶隱私安全的窗口。

更令人擔憂的是,絕大多數車企、用戶還沒有意識或者說重視到這一安全隱患。所幸的是,作為中國乃至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領導者,比亞迪想用戶之未想,提前做好了準備,以領先舉措護航信息安全。

給攝像頭帶上「緊箍咒」

就比如說車內攝像頭。目前絕大多數標榜智能化的新能源汽車,車內攝像頭已成為標配,且越來越多。

集成在主駕A柱一側的DMS駕駛員監測輔助系統,需要通過攝像頭監測駕駛員狀態,有無分神,實時提醒,確保行車安全;還有車內後視鏡上方的攝像頭,既要拍照,也有監控後排有無遺留物,有無生命體徵的任務。

它們的存在的確提升了用戶的智能化體驗,但攝像頭背後往往有一雙甚至多雙眼睛,是用戶隱私、信息安全最大的隱患之一。

多數車企的統一做法是在軟體上提供關閉服務,系統也會有提示,但大多數用戶往往會忽視這一細節,要麼覺得無關緊要,要麼不知道如何操作。比亞迪的做法很簡單,設計一個小小的攝像頭蓋板,一勞永逸。

騰勢N8攝像頭蓋板

目前比亞迪國內在售車型均有物理滑蓋,通過軟體、硬體雙重防護,為攝像頭帶上「緊箍咒」,打消用戶對隱私泄露的憂慮,進一步優化信息安全系統。效果也是立竿見影,用戶沒有任何學習成本,簡單好操作,既不會影響日常駕乘的智能化體驗,也不影響對隱私的保護。

比亞迪漢攝像頭蓋板

比亞迪海豹攝像頭蓋板

構建全方位信息防護體系

攝像頭蓋板只是比亞迪用戶信息防護體系下的冰山一角,比亞迪提供了包含車端到雲端多個維度,可以全方面保障用戶信息安全及駕駛安全的防護體系,更難能可貴的是,它還讓用戶對自己的數據做到可知、可感和可控。

首先,在開發層面,比亞迪的手機APP和車機系統,都會向用戶提供隱私聲明,明確告知用戶個人數據的處理和權限訪問舉措,並且為用戶提供個人信息權益查詢的便捷渠道,讓用戶真正可知其享有的數據權益。

其次,通過一定的物理方式,為用戶提供明確可感知的隱私安全防護,比如之前提到的車內攝像頭蓋板,可以從根源上杜絕信息的泄露。

最後,無論是手機APP還是車機系統,比亞迪均為用戶提供了權限管理方案,用戶可自主選擇對應的權限管理策略。

為了防止黑客入侵,提升汽車網絡的信息安全,比亞迪還通過持續高強度安全攻防測試,來加強自身能力及產品的安全防護,並且曾多次獲得國家比賽獎項,比如在第二屆中國智能網聯汽車信息安全挑戰賽中比亞迪獲得金獎。

更為重要的是和一些新能源車企不同,比亞迪將自身信息網絡置於陽光下,願意接受相關部門的監管,也在積極主動開展各項數據安全與合規的認證工作。目前,比亞迪已獲得R155(CSMS)、R156(SUMS)體系認證等安全認證,並通過了國家信息安全等級保護三級認證。

將用戶安全進行到底

不止於信息安全,一直以來,比亞迪都堅信安全是一輛汽車最大的豪華。

為了打消用戶對電池安全的顧慮,比亞迪數年磨一劍,打造了刀片電池,利用結構創新通過了安全測試中最嚴苛的性能檢測——針刺試驗,將用電安全風險降至最低。在車身結構上,比亞迪又帶來了CTB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優化電池安裝位置和整車重心分布,有效提升車輛的安全性、穩定性和操控性。

最近仰望U8發布的應急浮水功能,在洪澇災害或是越野過程中遭遇極端惡劣天氣,為乘客脫險提供寶貴時間;還有易四方技術,四輪電機驅動,在突然爆胎駕控失去平衡的時候,穩住車身、避免側翻,守護車內乘客的生命安全。

可以說,不管是在用戶直觀感知的用電安全、車身結構,日常駕控、極限越野等工況下的行駛安全,還是隱藏在暗處不易察覺的用戶信息安全,比亞迪已經為每一位車主構建起一道堅不可摧的安全城牆,全方位守護消費者,讓車內每一位乘客用的安心、坐的舒心,這才是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時代,贏得消費者認可的核心秘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b48236ead2c6f36945a63fbe8e903a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