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才是成人世界的奢侈

2023-09-14     時尚COSMO

原標題:童心才是成人世界的奢侈

價格在購買時生效,

而價值能共鳴即擁有。

不久前,COSMO新媒體受邀參觀petit h在北京的展覽。時間約在對都市人來說「非常痛苦」的早上十點,整個活動沒有花哨的環節,沒有娛樂明星駐場站台,流程就是設計師挨個介紹產品誕生的靈感和工藝的巧思。就這?就這,足以讓9月的上午,陽光明媚。

為了契合地方特色,petit h本次陳列使用了獨特的材料:北京周邊的蘆葦。一般粗細的葦管被截斷成相同的長度,層層疊疊整齊地堆壘成立方體,草木基調下呈現出極簡的現代空間線條。大大小小的陶瓷、金屬、皮革、絲綢製品,或懸掛或擺放穿插在其間,讓人恍惚,這一刻,身處的不是北京CBD核心的鋼筋水泥叢林,而是洋溢著野趣的創意市集。讓人覺得身上的西裝、襯衣和高跟鞋都違和了,應該是寬邊草帽、太陽鏡、夏威夷衫和人字拖才對得起這份輕鬆和愜意。

展覽的入口處懸掛著一把電吉他,從其顯眼的位置便可知設計師們對它的偏愛。它由一隻舊馬鞍的金屬框架重新包覆皮革形成輪廓,再由頂級琴師的巧手完成新生。設計師解釋:把玩這個馬鞍架時,突然覺得它的外形很像吉它,於是便有了這次創作。這設計邏輯,非常典型的petit h!從材料為出發點,讓靈感生長其上,看似是個命題作文,事實上激發的想像力如肆意盤繞的藤蔓,最終開花或結果,順其自然。正如同樣的馬鞍,在另一個創意夢境里,變成了巧妙符合人體背部曲線的的背簍。

Petit h始於巴黎郊區的一間儲存室,真絲、皮革、紡織物,陶瓷,水晶、金屬等閒置材料從愛馬仕的各個產品部門被送達於此。「不再被使用」是它們曾經被打上的「判決」,但在這個工坊里,反倒成了一種煥新的契機。破損、余料、剩餘……這些通常是負面的屬性,在這裡反成了重新審視的角度。它們看起來像什麼,摸起來像什麼、所以它便能成為什麼。這一幾乎逆時代的流程行為,與其說是一種前衛的創新,更不如說,是回歸最天真和原始的童心。就像這整場展覽都「肆無忌憚」張揚著的頑皮和稚趣。

孩子的心裡自然界是圓融一體的。沒有什麼食物鏈、沒有什麼進化的高低、甚至也不是環境保護與關愛,動物單純就是人類理所應當的夥伴。

這次巡展上,也遍布動物元素的身影。品牌引以為傲的皮革工藝和集色彩庫,讓這座蘆葦庭院秒變斑斕的動物園。剪紙風格的虎頭、鹿頭、鏤空呈現花紋的小鳥,尤其展臂攀爬的猴子特別生動,讓專屬熱帶雨林的鼓點配樂都呼之欲出。一些大體量的擺件與置物架更奪眼球,但如果以幾何主義、撞色拼貼、材質混搭來理解這些作品,就有點煞風景,用童心去看,像什麼,它就是什麼,可愛就夠了。

浪漫的世界裡,動物也不局限於現實世界。一個組合大型置物架和一隻擺設儲物盒都採用了龍的元素。尤其是置物盒,其靈感來其實源於日常的盆景。我們用童心看待,有趣是最大的共情與獎賞。

展覽中有一件「重器」讓人移不開目光——「馬賽克拼貼」風格的圓形矮桌。它是件乍看一眼,就足以驚呼——好複雜,好費工——的作品。琳琅滿目的細節以同心圓的樣貌逐環展開,繽紛中帶著一種和諧。細看之下會發現,它包含了多種材質,金屬、陶瓷、貝母,有些是紐扣有些是瓷器的殘片,都經過了精密的切割,每一粒獨自成形,品牌的logo也被反覆演繹,這一切細碎又乖乖地列隊,聚攏在深色皮革的包邊輪廓內。經由解釋還會了解,單個元素,不僅僅有色系和靈感的篩選,還特意選取了品牌不同時期主打的紋樣圖案。肉眼可見繁重的拼貼和切割,堪當「重工」之名。

作為觀者,我們看到的是,這樣繁瑣工藝和複雜邏輯最後的呈現,竟然不為了樹立什麼豐碑,只是一張小桌。凝視細緻的反光和紋理,令人不由莞爾一笑:在真正的大師手裡,技藝和才華,可以服務於崇高的目標,也能如此「揮霍」給一念靈光。

展覽的那幾天,有一件小物頗受大家關注——皮質的創可貼,是為什麼、做什麼?

這個疑問也濃縮了本次展出所有設計品在實用與美化層面的探討。不得不說基於品牌的價位,我們來談論材質升級再造、可持續與杜絕浪費,會顯得門檻略高。但既然創作者的理念是反產業邏輯的,是否欣賞者也可以暫且不把自己與消費者等同。價格只在購買行為的剎那生效,而價值卻從你一眼看見,便可以擁有。

望著滿室精巧,不妨與創作者短暫共情:想像最初那一刻,富餘的餐盤杯碗、剩餘的布匹綢緞,在設計師拿到手的那一刻,就與這個物質世界、規則窠臼都暫離一步,它們只是盡情擺弄的積木,是隨意發揮的玩具。

所以作為我們媒體理解角度是:這些創作或許也被歸類為奢侈品。但真正的奢侈在於他們留住成人了世界裡的一顆童心。精彩,珍貴。

圖片:Hermès/COSMO新媒體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a798e416cd987d876a513e203d39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