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被強拆後,徵收人應如何維權?

2023-08-22     北京在明律師事務所

原標題:房屋被強拆後,徵收人應如何維權?

導讀: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城市房屋數量不斷增加,但在城市發展中,部分居民的住房被強拆,導致他們的利益受到了侵害,這是一個熱點話題。當房屋被強拆後,政府應該給予居民哪些賠償呢?今天小編為大家總結了:

一、房屋被徵收拆遷的可以得到的補償有:

1. 房屋基地補償費

2. 房屋補償費和裝修費

3. 拆遷安置費和搬遷費

4. 困難補助和獎勵費

5. 房屋內各項家電移機補償費

6. 非住宅房屋營運損失補償費

以上是房屋被徵收拆遷後可以得到的一些常見賠償具項體目賠。償標準和金額可能因地區、政策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在實際操作中,政府會根據被拆遷房屋的性質、面積、使用年限以及居民的實際情況進行評估,並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制定合理的賠償方案。

二、房屋被強拆後,徵收人應如何維權?

1. 及時報警。對於一般的違法逼遷手段,及時撥打110報警是最有效的應對方式。如果110齣警不及時或乾脆不予處置,被徵收人就可以起訴公安機關行政不作為。

2. 收集違法行為證據。在房前屋後安裝監控攝像頭是實踐中較為常用的有效手段,被徵收人也要自行做好拍照、錄像等取證工作,將違法行為所導致的損害事實記錄清楚。

3. 啟動法律維權程序。及時委託專業征地拆遷維權律師介入,通過申請信息公開、提起違法查處等方式找尋徵收項目的違法點,走依法維權之路,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根據 《行政訴訟法》第二條第一款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第三十一條規定,採取暴力、威脅或者違反規定中斷供水、供熱、供氣、供電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徵收人搬遷,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構員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 罰 。

法律依據

《行政訴訟法》第二條第一款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在維權的過程中,我們需要理智而冷靜地對待問題。我們應該尊重法律和秩序,不要採取過激的行為。房屋強拆的問題是一個複雜而敏感的話題,需要我們以理智和冷靜的態度來對待同。時,我們也應該加強自我保護意識,確保自己的安全。維權雖然不易,但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就一定能夠獲得應有的賠償和權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a5c4b67bd060591cc18973994f6f4f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