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是好樣的!

2020-03-25     蚌埠發布

他們不是戰士

卻有著戰士的果敢

他們不是英雄

卻像英雄一樣勇於擔當

他們用奉獻與責任

守護著每一道防線

特殊時期特別關愛

清晨5點半,天剛剛亮,蚌埠市社會(兒童)福利院兒童部營養配餐室護理員蔡士蘭正忙活著,給在院孩子準備營養餐。只見她一邊熟練地將鮮魚剔骨去刺,團成一個個小魚丸,一邊將剁下的魚頭燉湯,一切有條不紊地進行著。「要趕在7點前,把魚丸湯營養餐就送到每一位孩子的餐桌上。雖然步驟複雜了許多,但孩子們喜歡吃,麻煩點也值。」因為疫情防控的需要,對配餐的衛生要求愈發嚴格,疫情期間,蔡士蘭每天都會變著花樣給孩子們準備健康營養的三餐。

這邊飯菜飄香,那邊各個寢室也漸漸熱鬧起來,孩子們陸續起床了。護士長出身的兒童部副主任孫振蓉延續著護士的習慣,是孩子們心中最稱職的「小姨」之一。自封閉管理以來,她主動承擔著取飯、分發、喂飯、衛生消毒、內務整理等任務,帶著孩子做遊戲,督促做好個人防控,事無巨細。

蓓蕾室里都是重殘的幼兒,沒有生活自主能力,吃喝拉撒睡全靠護理員照顧。宋先葉在兒童部從事幼兒早教工作,疫情防控期間,護理員忙不過來,她就主動跟組干起了護理員的崗位。「福利院和其他地方不一樣,這些孩子大部分是被遺棄的,殘障兒童較多,一刻也不能離人,我們現在都是24小時輪班倒,特殊時期,封閉管理後,孩子們只能在室內活動,他們需要更多的關愛。」 宋先葉說。

經驗豐富的周蘭芹和楊華艷是小嬰兒貝貝室的護理員,兩人都在一線護理了20多年。嬰兒的護理龐雜而瑣碎,兩人每天都要為小嬰兒們喂奶、換尿布、洗臉、穿衣。護理一個孩子,每天需要彎腰工作20餘次,一些先天殘疾的嬰兒護理難度更高。對於個別身體痙攣、吞咽困難的殘兒,她們只能一點一點地用注射器推注流食。組裡雖然只有8個孩子,但一天忙下來,兩人的腰已經累得直不起來。周蘭芹感慨道:「這些孩子太難了,我們就是他們的親人,守護他們是我們的責任。」

為了落實好管控措施,福利院進行了封閉管理。小姨們敏感地意識到,在確保防控措施落實到位、孩子安全無恙的情況下,最重要的是調整好孩子們的情緒。她們與孩子同吃同住,及時發現孤殘兒童中出現的情緒問題,通過組織兒童做手工、繪畫、上網課、做遊戲等,積極做好情緒疏導,提升兒童抗疫能力,用特別的方式,給予這些孩子特殊關照。

戰「疫」一線的白衣戰士

「當我置身抗『疫』一線時,才了解白衣戰士的真正含義。」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蚌醫一附院重症醫學科護士長陳蓮方第一時間請纓出戰,只等組織一聲令下,可她沒想到卻接到了接管急診內科病區的臨時任務。「儘管迫切想去疫區,但我知道自己不僅是一名護士長,更是一名共產黨員,服從安排是共產黨員的使命。」 陳蓮方說。

在臨時急診內科的十四天裡,陳蓮方以院為家,加班加點深入病房,髒活累活帶頭干,獨自包攬吸痰留取核酸檢測標本等高風險工作,為年輕的醫護人員做出了表率,也幫助同志們克服了緊張情緒。2月2日,臨時急診內科接到轉移呼吸科病人的通知,為了確保所有病人順利轉移,醫院各相關科室密切配合,將病區全部改造為單人病房,減少病毒傳播的可能。轉移的病人健康情況不同,有的病人已沒有自主呼吸,需要呼吸機維持生命,可兩個病區不在一棟樓,轉移病人時需要護士用球囊代替呼吸機,協助病人呼吸。陳連芳身先士卒,直到病人全部轉移完畢,她這才長長舒了一口氣。

按照統一部署,蚌醫一附院承擔整個皖北地區新冠肺炎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明知征途有艱險,越是艱險越向前。陳蓮方所在的重症醫學科全體護士紛紛寫了請戰書、按下紅手印,冒著隨時都可能被感染的危險,義無反顧進入紅區,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雖然當時我正在臨時急內病區工作,但始終放心不下科室的那群孩子。每次看到她們被面罩勒出紅印的面龐和疲憊的身影時,就有種說不出的心疼和感動。大家都沒有怨言,團結協作,持續奮戰一線,我為有這樣一個團隊而高興和自豪。」待ICU病房重新使用後,她交接完臨時急診內科的工作,回到了「孩子們」身邊,與他們並肩戰鬥。

作為一名急危重護理技術過硬的資深護士,她深知對病人來說時間就是生命。在ICU病房,她一面落實基礎護理、加強專科護理,確保護理質量,一面狠抓醫護人員的安全防護和院感控制,24小時在院調配護理人員、安排住宿、生活物資發放等具體事務。每件事都要親自落實、確保醫護人員零感染。

在抗擊疫情的日子裡,陳蓮方几乎將全部身心都放在了病區:她會為病人病情的反覆而焦慮,為病人病情的好轉而興奮。進入隔離病房要穿好幾層防護服,但讓她最難受的是護目鏡起霧。「基本上一個多小時,鏡片上就會附著很多小水珠。護目鏡下一片朦朧,我只能使勁兒甩甩頭,努力把水珠甩到一旁。」辦法總比困難多,陳蓮方還是會找各種機會與同事苦中作樂,

儘管身處戰「疫」第一線,但這對陳蓮方來說是「只是正常工作」,讓她放不下的是她的老母親和高三的兒子。「我是個不稱職的女兒和母親,疫情發生以來,沒辦法好好照顧老母親,只能把她暫時安排在同樣身處抗擊疫情一線的弟弟家裡。也沒有時間過問孩子的學習和生活,可沒想到這段時間孩子一下子長大了,成了家裡的頂樑柱。他很理解我的做法,還會給我加油打氣,讓我的心一直暖洋洋的。」 陳蓮方感慨道,「我們戰勝過非典、甲流和禽流感,也一定會戰勝新冠肺炎,全面勝利的那天,不遠了。「

愛心女孩終於找到了

2月10日,東方紅社區接到了米亞花園一位女孩捐贈的6800元現金、口罩、零食和一張溫馨紙條,不留姓名、不留地址,不讓拍照,轉身就離開了。2月11日這位愛心女孩又從網上訂了10份有機蔬菜送給社區,還是沒留下任何信息。當天東方紅社區就把10份有機蔬菜轉贈給社區一線志願者,讓這份愛心得到傳遞。

經過社區多方尋找、打聽,終於找到了這位愛心女孩,她是米亞花園18號樓的居民,百大新概念教育機構負責人,也是蚌埠市益點陽光公益協會成員。她看到小區封閉管理,小區居民有的不理解、不支持一線工作人員,她能體會到基層工作人員的難處,自己因為寒假還要上網課,不能親自到社區做志願者,就把本來準備過年回家看望父母取出來的現金和學校發的新年禮物,都捐贈給社區,希望基層工作人員能得到稍許安慰,攻艱克難。

這名愛心女孩的行為感染了東方紅社區每位工作人員,大家紛紛表示要堅守好崗位,當好小區守護員,保一方居民安全。

來源:蚌埠日報全媒體

記者:張婷婷 陳昂 通訊員:朱永鑫 王暉 韓津淮 郭桂芹

編輯:謝祖武

校檢:謝祖武

監製:成 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Zk-EHEBiuFnsJQVMA3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