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財經銳眼
一
How old are you?怎麼老是你!
(孫宇晨)
前幾天,羅永浩上了法院限制消費令名單之後,孫宇晨跑出來了,說願意百萬年薪聘請老羅當創業代言人;這兩天,王思聰被法院列為被執行人的消息在網上瘋傳之後,孫宇晨又跳出來,說考慮幫王思聰把債還了。
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王思聰再沒錢,也比孫宇晨強吧。
何況,王思聰之前還跟孫宇晨搞過罵戰。
王思聰當時罵孫宇晨是個傻X,孫宇晨也噴王思聰為「靠爹的」。
現在王思聰遇到倒霉事,孫宇晨表面上是想伸出援助之手,其實心裡可能在暗暗叫爽:「哼,王思聰也能有今天,老子終於出了一口氣!」
怎麼看,孫宇晨都像是在以援助的名義來噁心王思聰的。
何況王思聰這次的執行標的金額高達1.5億,孫宇晨要是真能把這錢替王思聰還了,網友們一定敬你是條漢子,否則就不要在網絡上嗶嗶賴賴蹭熱點了。
再者,羅永浩再失敗、再幹啥毀啥,也輪不到孫宇晨拿100萬的年薪出來羞辱人家,人家缺你這100萬?
二
孫宇晨這種瘋狂的營銷自己、蹭熱點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他最著名的蹭熱點行為莫過於今年6月初宣布以456萬美元拍下巴菲特的午餐,結果在7月底卻以突發腎結石為由,取消了這次午餐。
孫宇晨是搞數字貨幣的,而巴菲特早就多次表達了對數字貨幣的厭惡之情。他說:「比特幣就是一種賭博工具,其中有很多欺詐現象。比特幣自身並不產生價值,就像貝殼一樣,對我而言算不上是一種投資」。
孫宇晨明明知道巴菲特討厭數字貨幣,卻偏偏要跟巴菲特吃飯,在自己聲名大噪之後又以「腎結石」這種可笑的理由取消午餐,真是把公眾當猴耍。
說孫宇晨是全中國蹭熱點的第二人,恐怕沒人敢當第一。
不蹭則已,一蹭驚人的孫宇晨,在宣布取消和巴菲特的午餐之後,發表了一篇「聲淚俱下」的道歉信。
在信中,孫宇晨表示,深刻反思了自己過往的言行,為自己過度營銷,熱衷炒作的行為深感愧疚,向公眾、媒體、領導與監管機構表達最誠摯的歉意。
孫宇晨還表示未來修整一段時間,減少微博發聲,閉門謝客,減少媒體的採訪,一切從營銷炒作回歸區塊鏈技術的深耕與研發。
啥?各種假話吹噓一通之後,孫宇晨突然就跪了,這是什麼姿勢?
當時孫宇晨「被邊控」的消息傳的滿天飛,雖然他予以否認,但當負面消息纏身時,作出退讓姿態才是最明智的選題。
這一點,可以用曹德旺形容潘石屹張欣夫婦的話來形容孫宇晨:鬼精鬼精的。
現在,「被邊控」的風聲早已過去,孫宇晨又覺得自己安全了,於是又出來瘋狂蹭熱點了。
道歉信中的「為自己過度營銷,熱衷炒作的行為深感愧疚」早就被他當廁紙一樣扔進了垃圾桶。
三
孫宇晨之前「被邊控」傳聞之所以鬧得沸沸揚揚,還得從他這些年的人生軌跡說起。
孫宇晨出生於一個平民家庭,上中學時候學習成績非常一般。孫宇晨很清楚,靠自己的實力考進名校基本沒戲,如果在新概念作文中得獎,高考就會被降分錄取。
於是他瘋狂地向新概念組委會投稿,為了迎合評委的口味,不斷改變寫作風格,屢敗屢戰的孫宇晨,最後成功拿到新概念一等獎,獲得高考降分錄取的資格。
在高考前的幾個月,他瘋狂突擊學習,成績明顯提升,再加上降了20分,最終成功考上北大。
沒錯,孫宇晨是靠自己考上北大的。但我們更應該看到,十幾歲年紀的他就有了超乎常人的思維,那就是劍走偏鋒的投機思維。
事實證明,孫宇晨成功了,他成為了光榮的北大學生。
上了北大之後,孫宇晨為了出名依舊劍走偏鋒,他發表猛烈批評北大的文章,知名度也迅速躥升。用博眼球的手段來讓自己出名,很多北大同學對孫宇晨嗤之以鼻。
不過孫宇晨不在乎,他只管出名,因為名聲的擴大就意味著資源和圈子的擴大。
2011年,孫宇晨來到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攻讀碩士。這期間,他發表的一篇文章被坐實抄襲,但孫宇晨堅決不承認,堅決不道歉。
可以看出,孫宇晨不僅投機思維深入骨髓,還練就了一身「臉皮城牆厚,機關槍打不透」的本事。
「抄襲門」讓孫宇晨名聲更差,但在美國期間,他打開了新的窗口,也是讓他財富自由的窗口:數字貨幣。
買剛剛崛起的比特幣,讓孫宇晨財富大增,還沒畢業身價就超過千萬。
炒幣嘗到甜頭的孫宇晨,從此一發而不可收拾,之後他加入了矽谷的公司,並且以大中華區首席代表的身份回到中國創業。
對了,矽谷的這個公司名叫Ripple。當時的Ripple僅僅是個20來人的小公司,孫宇晨就敢給自己戴上一頂「大中華區首席代表」的帽子,一般人真的學不來。
不走尋常路的孫宇晨回國之後,很快獲得著名投資機構IDG的投資,創立銳波公司,號稱是中國首家從事去中心化清算系統產品開發的網際網路科技公司。
數字貨幣這玩意,非常依賴創始人的名聲。孫宇晨開始頻繁在各種重要場合走穴,頻繁演講、頻繁曝光。
看看他這幾年獲得的名頭:
2014年達沃斯論壇全球傑出青年;
2015年福布斯中國30位30歲以下創業者;
2015年CNTV中國網際網路年度新銳人物......
又是福布斯,又是達沃斯,孫宇晨越來越知名。他還在2015年成為馬雲創辦的湖畔大學首批學員中唯一的90後學員。
孫宇晨也一直以「馬雲的門徒」自居,還表示與馬雲相見恨晚,想抱馬雲大腿的急迫心情昭然若揭。
四
獲得了充分的名氣之後,孫宇晨「割韭菜」之旅開始了。
2017年下半年,幣圈火爆,孫宇晨創建了「波場TRON」,發行了1000億個波場幣。
從2017年12月中旬,到2018年1月5日,短短半個月,孫宇晨通過幾次拉升,把波場幣的價格從一兩分錢拉升到了2塊錢,暴漲了100-200倍。
此時,「韭菜們」已經殺紅了眼,帶著一夜暴富的美夢,殺入孫宇晨早就布好的「天羅地網」中。
1月5日,孫宇晨拋出了60億個波場幣,套現3億美元,約合20億人民幣。
第二天,波場幣價格就暴跌20%,此後跌跌不休。
這一戰,孫宇晨割了無數的韭菜,真乃完美操作!
在幣圈,錢來的太快、太容易,但有句話說得好「暴利賺錢的生意都寫在刑法」里,那些沒有國家信用背書的、靠著拉各種名人站台發行的空氣幣,本質上就是割韭菜的「非法集資」。
正因為與「非法集資」扯上關係,孫宇晨才被傳出被邊控的消息。
孫宇晨現在在哪兒?有人說在國內,有人說在國外。其實不管他在哪,對於蹭熱點炒作,他都會「賊心不死」的。
孫宇晨說過一句話:「我們這種初創公司,說白了還是太low嘛。只能靠老闆狂出台,狂做PR(即公關),才能吸引投資者注意,不然靠什麼跟大公司們拼?3個月沒動靜,就被乾死了。PR在我們這兒就是跳動的心臟,時不時就得蹦躂一下,不蹦就死了。吃相是很難看,但是沒辦法。」
只有自我PR,主動去蹭熱點,孫宇晨才能顯示存在感,維持熱度。也只有這樣,他才能獲得下一輪割韭菜的機會。
文章的最後,衷心提醒各位讀者:千萬要遠離非法的數字貨幣,遠離孫宇晨揮舞的鐮刀。
另:長期堅持原創不容易,大量粉絲還沒有養成閱讀後點在看的習慣,希望大家在閱讀後順便點在看,以示鼓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