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誰在操縱著中國股市?
在一個大草原上,小股民就是羊群,而莊家是狼。我這樣定位大家可能沒什麼意見吧,中國股市裡70%股民賠錢,這基本上是真實的。就像打麻將一樣,四個人打,三個人賠。這三個人的錢自然流入到那一個人口袋裡去了,也就是說,股民所賠的數萬億既沒消失,也沒揮發,而是轉移,轉移到少數人口袋裡去了。這就是狼吃羊的故事。
在草原中,羊看到狼會跑,為什麼?怕它把自己吃了。但在股市裡卻不一樣,大部分人買股票喜歡買有莊股,說有莊股拉起來就凶了,會漲的快,最好是強莊。羊在草原上吃什麼?吃草。它會選擇有狼的地方去嗎?而且這個狼還非常彪悍。絕對不會。
這就是股民的自我定位上的錯誤,你本來是羊,吃草就行了,這個草就是找個業績良好的股,在合適的價格下把它買來,然後每年等著分紅送股來升值。但大部分股民不這樣,總想跟著狼後面吃點殘羹剩渣,這還有不虧損的道理?所以,大草原上的羊群大部分保留,而股民大部分都被吃了。
主力是如何對散戶進行教育灌輸的?
我說的這個題目,不少人可能覺得新鮮,沒聽說過這樣的事,主力還能對我進行教育灌輸?是不是維穩或者保障群眾財產性收入之類的。我說不是,其實你沒感覺,那就是主力的成功,主力不需要你感覺什麼,只要你按著他的指揮去做就行。
主力有這樣的本事?那他叫我割肉我就割肉,讓我站頂我就站頂,那我的錢不都讓主力賺去了?對,情況就是這樣。
那主力給散戶灌輸的是什麼呢?很簡單,熊市思維和牛市思維。只要你接受了這兩種思維中的一種,你到股市來基本上就是賠錢的,成了主力下酒的小菜。
市場主力是怎樣讓散戶割肉的?
一般人在被套初期總有這樣的想法,我就相當於存銀行了,我不賣,就是不賣,打死我也不賣,這個股質地又不錯,業績良好,憑什麼讓我賣?過幾年肯定會漲回來的。這時候被套10%,20%,40%,但到了最後70%或者80%以上時反而說了聲:「莊爺爺,我怕你了,給你行了吧。」喀嚓一刀,割個乾淨。
這種現象很奇怪,為什麼在套得少的時候不賣,結果到帳上所剩無幾時反而能痛下決心割乾淨呢?其實這就是市場主力的誘惑,因為幾年的牛市思維慣性,使你堅決相信牛市還存在,跌20%咱補倉,攤低成本,等它反彈到我不虧時我就出局。但情況卻不如你料想的,散戶大部分表現為兩種:一是到其成本位就不太願意出了,還想再賺一點;還有一種可能就是股價到不了他的成本位就又下去了,散戶的補倉不但沒有減少成本反而擴大了虧損。
那我坐莊是怎麼做到這一步的?太簡單了,當跟風盤變少而拋壓增大時立即反做,我跑在大部分人前面。
這樣的反彈後面的幅度會越來越小,最後乾脆橫盤,到了最後期,一天跌個一分兩分,上下幅度只有幾分,你想做T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因為我把做T的成本計算好了,買賣的差價不夠手續費,再說了。因為不斷的下跌,你只要賣出去基本就沒什麼興趣再買回來了。
第一年,初識市場,單純
與許多投資者一樣,剛邁入市場時,都是意氣風發,躊躇滿志,把市場看作一個賺錢可以信手拈來的地方。同時,投資新手與駕駛員新手也有相同之處,在享受駕駛的新鮮感與興奮感的同時,相對比較小心謹慎,對交易原則保持著單純的恪守。
從一頭霧水到小有研究的兩年里,咱們認為自己對市場的認識是單純的,對交易的把握也是相對單純的,懂得不多卻無意中契合了市場投資的基本原則,交易結果尚可。而正是不明其因的初戰告捷,給日後的交易失敗埋下了禍根。
3-5年:對抗市場,複雜
在經歷了前三年的「勝利喜悅」之後,大多數人開始全面介入商品股票市場。
正有一句話,「無知者無畏」是我們那幾年的最真實寫照。曾經賺了點錢,就誤以為自己掌握了股票市場的規律,掌握了股票交易的要領,從而開始驕傲自大起來,仿佛一個駕齡兩年以上的駕駛員,以為自己什麼都懂了,交通事故的威脅接踵而來。
5年時間裡,咱們的交易結果大起大落,相信你一定體會到了「獨自徘徊在天堂和地獄」的煎熬,總體交易可以概括為:大膽大于謹慎、感性大於理性、盲目大於自覺。
6-9年:敬畏市場,謙卑
從交易第六年開始,發現國內的投資市場總避免不了整頓,交易也逐漸變得冷清。這個時候我們在品嘗了前幾年的大起大落之後,便會開始自我反思:股票交易到底是怎麼回事,有沒有成功的投機之路,又能不能賺到錢?
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許多職業投資者終其一生,也沒能概括出一條絕對通往成功的投機之路。只有重新面對市場,敬畏市場!而後將自己從入行到至今的投資心路歷程逐一梳理,認真總結,你終會發現自己走過的路、見過的人、看過的書,學過的東西,最終都會在不經意間反饋到你的身上。
10-12年:剖析市場,理解
當你帶著前十多年的經驗教訓,股票交易會跨入一個新的台階——通過對自己的交易歷史、個性特徵、市場的交易規律等系統化研究,逐步構建起了相對比較完整的交易思想和體系。
我們做股票,聽過最多,也最離不開的就是交易體系的構建!尤其是交易邏輯的完整性和一致性。他認為交易的失敗很大程度來源於交易邏輯的混亂,缺乏嚴整的交易體系,而追究到根源,則是交易者的心性、品性等問題。
12年+:順應市場,心安
近兩年,中國股票市場邁入了真正的大發展時期。隨著交易者的逐步成熟,機構投資者的漸漸崛起,股票市場的行情特徵也在發生著明顯的改變。
如果你10年前進入這一行,並堅持到了至今,那麼這兩年你的投資心態一定會逐漸轉向平和,投資思想繼續完善,慢慢從一個追求高風險、高回報的股票交易員向穩健、理智的股票資金管理專家的角色轉型。
很多人都說,股票交易的技術和知識,也許學一兩年時間可能就夠了,但是,投機者要培養一個穩定、良好的心態,在修養和境界上達到高瞻遠矚、超凡脫俗,即使花上十年工夫,也不算多。而投機市場高手之間的較量,絕不是技術水平上的較量,恰恰是投資哲學的較量、心態和境界的較量。從近15年的感悟中,投機之道是一個從感性到理性、從局部到整體、從盲目到自覺、從理性到超然的遞進過程。
1、股市導圖總綱
2、k線基礎
3、均線基礎
4、切線基礎
5、指標分析
6、統計分析
7、選股方法
8、板塊輪動
9、股市中的各色騙局
很多交易者都會感到構建並運用交易系統非常難。實際上,構建交易系統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機構投資者的交易系統需要上百種技術參數來支持,但市場上同樣有適合中小交易者的簡單、有效的交易系統。
比如股指(價)上穿20日均線買進,下穿20日均線拋出,構成一個既客觀又簡單、有效的交易系統。這只是一個例子,交易者可以在實戰中構建適合自己的交易系統,並堅決執行系統的買賣信號,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它的優勢和功效。
一個最簡單的交易系統,至少包括四個部分:買入、賣出、止損以及資金管理。簡而言之,交易者要判斷在什麼情況下買進,買人多少,假如市場朝相反方向發展,就應該如何處理頭寸;假如市場朝相同方向發展,又應該如何處理,等等。對於如何買人,可以設定以下四個原則:
(1)用趨勢作出判斷,在簡單的上升趨勢中買進。
(2)用移動平均線作出判斷,譬如,短線交易在5日均線上穿10日和30日均線時買進。
(3)用支撐位作出判斷,在前期支撐位附近企穩之後可以買進。
(4)用各種技術指標作出判斷,以KDJ指標為例子,當K線向上突破D線的時候,就可以買進。
以上四條原則就是買入的基本原則,當市場沒有出現其中情況之一的時候,就不必考慮買進。此外,交易者還必須建立系統賣出原則
對於止損來說,也必須要有自己的原則。實際上,建立合理的止損原則非常有效,謹慎的自救策略的核心在於不讓損失繼續擴大。不管任何時候保本放在第一位,賺錢要放在第二位,所以止損比盈利更為重要。
從實戰經驗來講,趨勢止損法、均線止損法、10%定額止損法以及指標止損法等都能夠比較合理地設置止損位,交易者還可以結合自己的交易性格和風格將這幾種方法結合起來進行綜合研判,從而制定比較合理的止損位。
此外,所有的止損必須在人市前就要設定好,而且破止損價是交易者退場的充分條件。「不怕錯,就怕拖」,當價格跌破止損價的時候.必須按計劃實施,無條件退場,而不要有心存僥倖的心理。
制定好止損原則,儘管判斷失誤,所造成的虧損也比較小,然而不止損的結果通常是深度套牢,甚至是產生巨大的損失。
最後是關於資金管理的問題,這是交易系統中的重中之重。筆者認為,真正的投資收益規則是,資金管理影響態度、態度影響分析、分析影響決策、決策影響收益。資金管理將直接影響到交易者的幾個重要方面:
(1)影響交易者的風險控制能力。
(2)影響交易者的心態。
(3)影響交易者對市場的態度。
交易系統的優化和磨合
成功構建了自己的交易系統,然而若你覺得只要建立了自己的交易系統,遵守基本的交易紀律,盈利就指日可待的話,那麼你是大錯特錯的。
構建交易系統以後,接下來的工作則是優化和磨合。初期的系統框架僅僅是你的交易理念的靈魂,沒有實質性的東西。當然,交易靈魂最重要。
在這裡作一個比喻,初始系統僅僅是指明了前進的方向,最重要的就是必須要一步一步地往前走。
所以,構建好自己的交易系統之後,必須要檢驗建立的交易方法是否適合自己?是否有能力把握這種交易方法?系統是否與個性相吻合?系統是否與投機目標相吻合?在實際交易中,必須反覆地檢驗和不斷地修復,以構建適合自己的交易系統。
炒股票除了要順應市場趨勢之外,還要掌握一些技巧。
技巧一:止損和止盈。止盈位和止損位的設置對散戶來說尤為重要,不少散戶會設立止損位,但是不會設立止盈位。止損位的設立大家都知道,設定一個固定的虧損率,到達位置嚴格執行。但是止盈一般散戶都不會。為什麼說止盈很重要呢,舉個例子,我有個朋友,當年20元買入安彩高科,我告訴他要設立止盈位,26元,他沒賣;25元時我讓他賣,他說,我26元沒賣,25元更不賣,到30元再賣。結果呢,11元割肉。如果設立止盈率的話,悲劇就能避免。這幾天不少人追進大藍籌股,更應該設立止盈位。怎樣設立止盈位呢?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你順應熱點10元買入一隻股票,漲到11元,你設立止盈10.4元,一般莊家短暫的洗盤不會把你洗出去,如果11元跌回10.4元,你立刻止盈,雖然掙得很少,但減少了盲動。股價到12元後,你的止盈位提高到11元,股價到了14元,止盈位設置到12.8元……這樣即使莊家洗盤和出貨,你都能從容獲利出局。
技巧二:不要奢望買入最低價,不要妄想賣出最高價。有的人總想買入最低價而賣出最高價,我認為那是不可能的,有這個想法的人不是高手,只有莊家才知道股價可能漲跌到何種程度,莊家也不能完全控制走勢,何況你我。以前我也奢望達到這種境界,但是現在我早轉變觀念了,股票創新低的股票我根本不看,新低下面可能還有新低。我只買入大約離底部有10%左右升幅的個股,還要走上升通道,這樣往往能吃到最有肉的一段。
技巧三:量能的搭配問題。有些人總把價升量增放在嘴邊,經過多年來的總結,我認為無量創新高的股票尤其應該關注,而創新高異常放量的個股反而應該小心。越跌越有量的股票,應該是做反彈的好機會,當然不包括跌到地板上的股票和頂部放量下跌的股票,連續上漲沒什麼量的反而是安全係數大的,而不斷放量的股票大家應該警惕。
技巧四:善用聯想。要根據市場的反應,展開聯想,獲得短線收益。主流龍頭股會被遊資迅速拉至,短線高手往往都追不上,這時候,聯想能給你帶來意外的驚喜。通過聯想,在市場上哪些股票和主流龍頭股關係較密切呢?聯想不僅適合短線,中長線聯動也可以選擇同板塊進行投資。
技巧五:要學會空倉。有些人很善於利用資金進行追漲殺跌的,有時會獲得很高的收益,但是對散戶來說,很難每天看盤,也很難每天能追蹤上熱點。所以,在股票操作上,不僅要買上升趨勢中的股票,還要學會空倉,在感覺股票很難操作、熱點難以把握、大多數股票大幅下跌、漲幅榜上的股票漲幅很小而跌幅榜上股票跌幅很大時,就需要考慮空倉了。
技巧六:暴跌是機會。暴跌分為大盤暴跌和個股暴跌,暴跌往往會出現機會,暴跌往往是重大利空或者偶然事件造成的,在大盤相對高點出現的暴跌要謹慎對待,但對於大漲之後出現的暴跌,你就應該選擇股票了,很多牛股的機會就是跌出來的。
技巧七:保住勝利果實。不少人是牛市中的高手,但在震盪市中往往又會把獲得的勝利果實吐回去。怎樣才能保住勝利果實呢?除了要設立止盈位和止損位之外,對大勢的準確把握和適時空倉觀望也很重要。
更多操盤技巧,盡在筆者的微信公眾號:翁伯然(idn566),探討交易系統、分享盈利模式,追擊熱點龍頭,乾貨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