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名校長談美好教育|在杭州惠立 看「雙語教育」本來的樣子

2020-04-21     杭州網

2018年夏末,Paul Rogers羅傑珀校長彈著鋼琴,孩子們伴著優美的旋律唱起惠立之歌,歌聲清亮悠揚。在美妙的琴聲和歌聲中,杭州惠立學校正式開幕,成為杭州國際化雙語學校學校的「新標杆」。

兩年後,在這個因為疫情而顯得特殊的春天,惠靈頓杭州校區總校長Paul Rogers羅傑珀和杭州惠立學校校長辛國嵐走進了杭州網演播廳,向我們分享了關於杭州惠立的在這個特殊階段的「平常心」。

未雨綢繆

築好校園防控的第一道防線

最近,安靜了好幾個月的惠立校園開始熱鬧了起來,盼望已久的開學如期而至。

早上,保安團隊和護士在校門口早早地做好了準備,提醒大家排隊進校時保持安全距離,指導同學們秩序井然地測量體溫、核驗身份、掃描杭州市民卡,憑健康碼進入校園。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為了這次特殊的開學,惠立早已未雨綢繆,做好校園防控的第一道防線。

所有學生都需要通過門衛室(已安裝紅外線測溫裝置)檢測體溫;

早尖峰時段,門崗內有一名護士執勤,負責複測體溫;

疫情防控期間,一至四年級學生配餐到教室食用......

過去三個月中,學校制定了詳盡的工作方案,覆蓋校園生活的方方面面,儘可能降低風險,保障校園安全。

大家知道,惠立有很大一部分外籍教師,很多人比較關心外籍教師的安全問題。

「疫情發生後,我們及時建議外籍員工儘早返回杭州。稍晚回來的外籍員工都按照規定在酒店完成了兩周的集中隔離。」羅傑珀校長表示,所有完成隔離的外籍教師都確認健康狀況良好,羅傑珀校長的回答讓大家吃下一顆定心丸。

此外,辛國嵐校長還提到了特殊時期的「家校溝通」問題。「在這個特殊的時期,家校溝通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疫情防控的要求,我們每天都和家長溝通,了解孩子的健康狀態,還有在家的學習情況。」辛校長對家校溝通的成果感到欣慰,「我覺得通過這個過程,惠立社群的每一員變得更加緊密了。」

古文古詩的朗讀聲與流利的英文

在惠立校園裡一同迴響

著名哲學家和教育學家蘇格拉底說:「美德即知識」。 在惠立的校名里,就包含著這樣的意蘊。

「惠賢育能,立德樹人」, 辛國嵐解釋了這兩個字的具體含義:「惠」也是「惠靈頓」的「惠」,象徵惠立提供的彙集中外、通貫中西的教育;「立」代表「獨立」和「立德」。

在許多人的想像中,雙語教育培養出的孩子都能講一口流利的外語。在惠立,優美的中文和英文同時飄蕩在校園裡,和春天的鳥鳴和微風一同迴響。

母語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語言,惠立將經史子集、國學文化、歷史故事作為學生必修的課程,將他們的學習融入整個中華文化的底色,辛國嵐笑著表達了自己的願景:「希望他們能夠把我們中國的文化傳播到世界上的每一個角落。」

在母語學習的基礎上,惠立的英語教學是非常靈活的,課程要求並不是簡單的死記硬背,而是讓學生以一種自然習得的方式學習英語。「它提供了一個情景式的浸潤式教學,讓語言技能和對西方的文化理解同時進行,我們並不僅僅限於讓學生掌握兩種語言就,更多的是提供一個文化上的培養,讓學生能夠擁有中西兩種文化的理解。」

在寬敞優美的校園裡,學生們正在進行豐富的體育運動、藝術的創作、音樂的學習、戲劇的表演,無論是什麼樣的愛好與特長,在惠立都能得到發展的空間,學校設置了豐富的輔助課程,每周為學生提供兩百多種不同的校園活動。

踐行「全人教育」

讓學生擁有和諧的身心發展和開闊的國際視野

在疫情期間,為期兩個月的線上課堂中,老師們仍然將惠立提倡的「全人教育」的理念深入了教學,好的教學環境離不開優質的師資,為了保證教學質量,惠立學校在全球各地的招聘展中,對教師進行嚴格的篩選。

資質和經驗是選拔惠立教師的唯一標準嗎?羅傑珀總校長在鏡頭前認真地解答:「在優秀的資質前提下,教師能與惠立的價值觀產生共鳴,比硬性的標準更加重要。惠立的教師需要真正理解並熱愛雙語教育。」

讓學生擁有和諧的身心發展和開闊的國際視野,是惠立培育學生的目標。在2018年杭州惠立學校的開校儀式上,羅傑珀總校長說:「我們將始終圍繞『勇氣、正直、善良、尊重和責任』的價值觀,注重學生品格、體能、社會以及情感的全面發展,培養具備『積極、慎思、獨立、個性和包容』的惠立特質的優秀學生。」

在訪談中,羅傑珀總校長再一次提起了這幾個詞語,他希望惠立的學子能夠批判性地思考問題,對周圍的世界抱有積極的態度。同時具有包容性,他們能夠接受每個人的不同,並為他們提供支持。 「我們希望惠立人獨立,也希望他們是個性的,不僅能了解自己的獨特之處,還了解其他學生和周圍其他人的不同之處。」

改變「唯名校論」的心態

鼓勵孩子申請適合自己的大學和專業

訪談中,辛國嵐校長向大家分享了一則來自姊妹學校的喜訊。

「天津和上海的惠靈頓學校傳來了好消息:畢業生們收到了劍橋大學、帝國理工大學等世界一流大學等錄取通知書。」

四年之後,杭州惠立學校也將送出第一批畢業生,這樣振奮人心的消息,讓所有人對惠立的未來充滿了信心。

孩子在未來能否升入理想的學府?是否有能力選擇適合的專業?雖然尚未迎來畢業生,惠立已經做好了完善的升學計劃: 「學校將會提供升學指導,以此幫助學生去選擇適合的課程,幫助他們申請大學,當學生進入到了高中階段,學校還會舉辦擇校展,邀請到世界知名大學的招生官與學生進行面對面的溝通。」

但正如羅傑珀總校長所說:「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升學並不是一個硬指標,它是重要的人生選擇,關乎每一個孩子的未來,不能一蹴而就。

「不是說學生一定進入到一個世界排名很高的大學,就證明著他有一個非常好的升學出口。」雖然惠立擁有卓越的升學指導體系和高校資源,但辛國嵐校長仍然表示,希望家長們改變「唯名校論」的心態,「最重要的就是我們一定要鼓勵孩子,申請到適合他們自己的大學,適合自己的專業。」

「沒有學生的學校就像沙漠,沒有一滴水。」在訪談的最後,羅傑珀總校長對惠立的孩子們說:「保持積極,保持熱情,努力學習。」

辛國嵐校長則希望學生們能夠藉助疫情這個契機,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我們應該去思考,人類如何回饋自然,如何讓我們的自然去變得更加美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PnLmnEBiuFnsJQVjPB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