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五十年》——獻給青島二中71屆初中校友

2019-06-15     青島城市記憶

心懷五十年的思念,我們相聚在一起;跨越半個世紀的滄桑,我們重逢在今天;青島二中71屆初中的同學們:歷史的篇章徐徐翻開,記憶的閘門瞬間打開——往事如虹、歲月如歌,那一抹絢麗的雨後彩虹,那一曲鏗鏘的青春之歌,映照和吟唱著「我們這一屆」五十年的,坎坷經歷,深沉足跡,生命意義……

《我們的五十年》——

1969—2019

無悔的青春,永恆的紀念

校園的老牆

雖已斑駁

在夢裡

依然賞心悅目

推開臨海的窗

尋找那一隻小船

纜繩上

繫著我的思念

往事如風,歲月如梭

曾記否——往事如風、歲月如梭。1969年那個火紅夏季,經過風暴洗禮、從紅瓦綠樹掩映的名人街區走出來1000名孩子,伴隨著震天的鑼鼓和飛揚的紅旗,邁進了青島二中的大門。

複課學習的教室里,傳出了朗朗地讀書聲。雖然知識的提供是那樣的貧乏,但是,求知的慾望和學習的氛圍依然強烈而濃厚,學校黑板報上的文章和圖畫還是那樣絢麗多彩、爭奇鬥豔。

校辦工廠勞動收海帶

2連9排同學下鄉麥收照片

學工勞動的車間中,粗糙的沙箱注入熾熱的鋁水,柔軟的小手磨起層層繭子,精心打磨出的可控矽散熱器鑄件螢光閃耀。

收穫季節的大地上,稚嫩的肩膀背負起碩大的小麥秸捆,汗水浸濕了蜿蜒的田野小路;學農的苦和樂有當年同學的詩歌為證:「喜聞麥香磨鐮刀、今日收割興致高,心急恰似龍歸水,一頭撲進黃金濤。」

野營拉練的漫漫征途、質樸鄉親的灶台炕頭,留下了青澀少年的堅定腳步和歡聲笑語。清澈的井水洗去一天的疲勞,滾熱的麵湯溫暖疲憊的身心。

最難忘面向大海、春暖花開、群毆翱翔、小船搖擺,在學校海洋農場勞動的少男少女們,搖著吱吱鳴響的船擼,穿行在星星閃爍般的玻璃浮漂之間,棕色寬大的海帶映亮了同學們黑紅的臉龐……

謝素香老師

徐克斌老師

李啟亮老師

張傳慈老師

當年教導我們的老師尹典訓、安文山、王樂舜、任培林、朱思遠、尹世武、王萬鳳、李賢台、謝素香、紀仲謙……早已名揚島城,展示著教育名家的風範。曾經擔任71屆初中二連連長兼八排班主任的李賢台老師,迄今已經82歲高齡,他深情地說:這一屆的學生,思想清純、處事老成,他們有著坎坷的經歷和非凡的人生。

往事如煙,歲月如火

憶往昔——往事如煙、歲月如火。我們這一屆,小學讀了七年,初中畢業又必須面對「出生在1954年之前的先行分配、1955年之後的再等待一年」的命運。社會仍在動盪、經濟還未復甦、求知道路迷茫、工作前程彷徨,17歲的少年將如何面對自己的人生道路?

高志昂與戰友

李燕川 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空軍值班室

部分同學參軍入伍,成為海陸空三軍戰士,有的成為軍中骨幹和對越自衛反擊戰中的英雄。

1975年青島市上山下鄉動員大會,杜麗莎、翟衛民、張莉、馮玉華同學合影。

1975年青島市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動員大會,袁群作為知青代表發言。

翟衛民等同學與房東合影

地雷戰英雄于化虎給知青講地雷戰。右一杜麗莎,右二翟衛民。

方謝麗同學與知青組同學參加麥收

1975年山東海陽邢村公社趙幢大隊地雷戰故鄉知青組合影,第一排右二楊謙,右二李晉;第二排左二為地雷戰英雄趙守福。

有幸的是,我們這一屆遇到了恢復高中教育的機會,滿足了部分同學繼續求學的願望。沒有想到的是,由於高考制度不接軌,高中畢業一年後,絕大多數同學響應黨的上山下鄉的號召,隨著父母單位插隊農村,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

1977年參加高考錄取的部分同學們。第一排左起,張凌四排山東中醫學院,馬建英六排山東工學院,姜帆山東大學;第二排左起,孫瑩山東大學,孫若光山東大學,許棟山東大學

王偉克 77年考入曲阜師範學院歷史系。青島電視大學教師。照片是王偉克與系排球隊隊員合影

77年高考制度恢復,部分同學發奮考入高等教育學府;部分同學則邊工作邊參加了各種業餘教育的學習,成為推進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

高健濱 1972年畢業分配勝利油田工作,在採油和井下工作崗位奮鬥一生,被多次授予新長征突擊手, 堪稱新一代鐵人。

張雷聲,某部隊司令部作訓股股長,對越自衛反擊戰戰鬥英雄,高位截肢,榮立二等功。29歲,正值青春年華,為了捍衛祖國的疆土上戰場英勇殺敵,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

矯盛強 北海船廠技術人員,1989年10月參加了中國南極第六次考察隊,全程參與了中國第六次南極考察和中山站的建站。

他們默默奉獻、辛勞一生。港口造船、重工機械、輕紡車間、科研院所、公共運輸、學校醫院、政府機關等各個領域都留下了他們忙碌的身影和奮鬥的足跡。有的同學成為優秀技工、勞動模範、企業家和政府領導幹部。

最令人感佩的是那些走向三線企業的同學們。祖國需要、義無反顧、遠走他鄉、奮鬥終生。九二三模範女子採油隊中留下她們英姿颯爽的身影,新長征突擊手代表大會上傳播他們先進模範的事跡。

高樺 美國醫學博士 史丹福大學眼科教授

潘愉德 在華盛頓首府接受農業部森林署署長頒發的傑出科學獎。

楊謙,南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哲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

我們這一屆同學,無論曾經工作在哪一個崗位,無論現在生活在什麼地方,都是勤勤懇懇、埋頭苦幹的典範;都無愧於家庭、無愧於社會、無愧於國家。

往事如虹,歲月如歌

五十年半個世紀,五十年白駒過隙。同窗的你已經兩鬢斑白,青春的臉龐已經刻滿滄桑的痕跡。

如今的我們已經成為家族的長輩,有的家庭甚至已經四世同堂。過去的就是過去了,已經成為美好的回憶;新的晚年生活剛剛開始,一切都要從頭開始。

親愛的老同學,你的一切還好嗎?

你在讀書和繼續學習嗎?你在發揮餘熱、忙碌在工作第一線嗎?你的書畫習作有進步嗎?你去社區廣場跳舞了嗎?你的烹飪技術有提高嗎?你在幸福地含飴弄孫、享受著天倫之樂嗎?……

你完全有理由、可以有時間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去慢慢領取耕耘後的收穫。

五十年前,我們在青島二中結緣;五十年後,我們可以向母校說:我們曾經以成為青島二中的學生而驕傲,現在青島二中會以擁有我們這一屆學生而自豪。

往事如夢,歲月靜好

古人說:六十而耳順、七十而隨心所欲不逾矩;我們的經歷太多,我們的感悟更多;健康快樂已經成為我們這一屆同學的晚年希冀、後代祈盼、社會關注、追求目標。

祝福老師和同學們身心健康、團結和睦、生活通達、幸福快樂!

昔日握別,誓言刻骨;

與君擊掌,相約江湖。

遠方之路,從無坦途;

仗劍前行,心懷抱負。

彼岸在前,風滿帆鼓;

歲月漫長,終有歸宿。

今日歡聚,圍坐傾訴;

與君把酒,相忘江湖。

上周收到林志偉老師的信息,並有幸收到了這本珍貴的紀念冊。《我們的五十年》收藏了青島二中71屆初中1000名學生入校時的學籍表照片、500餘張下鄉、入伍、三線、大學時期的照片,以及8萬餘字的回憶文章。本次青島城市檔案論壇公眾號節選小部分圖文編輯發布,也以此獻給青島二中71屆的老師們——無悔的青春,永恆的紀念!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OuLFGwBmyVoG_1ZKclX.html





黃島路的記憶

2020-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