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化物所實現對唾液酸糖鏈連接異構體的精確區分

2019-12-18     中國生物技術網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生物分離與介面分子機制創新特區組(18T7組)研究員卿光焱團隊,通過構築基於生物分子響應性聚合物的仿生離子通道,實現了對唾液酸糖鏈連接異構體的精確識別與區分,同時揭示了一種基於「博弈」的轉變機制。

唾液酸糖通常以α2-3或α2-6方式連接在糖鏈末端。唾液酸糖鏈分布在哺乳動物細胞或一些分泌蛋白質表面,這種最外端位置及其廣泛的分布性使得唾液酸糖鏈在病毒感染、免疫響應、癌症發展等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然而由於唾液酸糖鏈組成複雜,連接形式多樣,甚至存在連接異構體,導致其識別鑑定及結構解析存在很大難度。

該團隊將具有糖識別響應性的聚合物接枝到納米通道內部,利用不同糖鏈誘導聚合物收縮,從而導致納米通道不同程度的「OFF-ON」變化,以及輸出離子電流的可識別變化,實現不同糖鏈連結異構體的識別與區分。這一工作進一步拓展了仿生離子通道器件在生物分子識別傳感中的應用,尤其是在複雜糖鏈分子的識別和結構解析方面做出了探索,為後續實現複雜糖鏈單分子識別與解析做了鋪墊。同時研究組還利用智能聚合物的設計理念,構建了鈣離子自調控的仿生離子通道,以及環磷酸腺苷調控的納米離子通道。

相關成果以Edge Article形式發表在英國皇家化學會《化學科學》上。該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大連化物所創新特區組啟動基金、興遼英才計劃等的支持。

大連化物所實現對唾液酸糖鏈連接異構體的精確區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Km7FW8BMH2_cNUgSvT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