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網訊 4月20日早上,朝暉中學迎來了第二批覆學的七八年級學生。返校複課,不僅僅是學習從線上回歸到線下的形式變化,也不僅僅是從家庭轉移到學校的物理距離。怎樣讓學生在心理上、情緒上儘快進入學習狀態,同時將非常時期的非常體會真正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朝暉中學的老師們與學科結合,精心設計複課第一課,師生共同分享自己對生命的思考與感悟。
敬畏生命 健康才有未來
學校復學之後,首要問題仍然是新冠防疫。複課典禮上,王偉校長通過校園電視,向七八年級學生直播「健康第一課」。從上下學路途安全到食品衛生安全,從個人防護細則到課間活動秩序,從教室開窗通風到廢棄口罩處理,千叮嚀萬囑咐,目的只有一個:確保師生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健康是幸福的源泉,防疫是當下第一要務,千萬不可掉以輕心」。
為了使學生儘快從居家學習向班級學習、從在線學習向線下學習的模式轉換,及時調整身心狀態,順利渡過調整期,更快更好地適應復學後的學習生活,王校長還向同學們提出「加強身體鍛鍊、注重查漏補缺、及時調適心理」等建議。
春暖花開,山河無恙。經歷了一個漫長的寒冬,終於等到了春天。少先隊員們也向全校同學發起倡議:戴口罩,勤洗手,多喝水;不與同學親密接觸;不將零食帶到學校……呼籲每個同學做好個人防護和公共衛生,以保證來之不易的學習能夠順利進行。
英語老師邵璐以《A new start and a new hope》為題,由全球直播的「同一個世界:團結在家」特別節目引入,師生學唱英文歌曲《We are the world》,感悟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內涵,進一步結合英語詞組、句型及祈使句的學習,了解校園防疫的規則要求。
科學老師楊陽的科普課堂上,同學們比較病毒與細菌的區別,探討抗生素的殺菌原理和人體免疫原理,了解疫苗研製的途徑,尋找對抗病毒的有效辦法。這提醒同學們要加強鍛鍊,增強身體免疫力,抵抗病毒入侵。
銘刻記憶 思考才有價值
疫情期間,口罩是必不可少的防護品,這是其外在的作用,那口罩背後有什麼含義呢?語文老師陳金國的第一課圍繞「口罩的故事及思考」展開。
鄭美析關注到疫情期間有些不良商販哄抬口罩價格、生產出售假冒偽劣口罩,有的民眾在公共場所不戴口罩,這些行為極其惡劣,甚至涉嫌違法。在她眼裡,口罩是規則,是法律。
隨著疫情蔓延,醫用物資緊缺,一些民營企始跨界生產口罩。於錦楠介紹了中國最大電動汽車製造商比亞迪「轉身」為全球最大口罩生產商的過程,在他看來,口罩折射著責任心和使命感。
聽完同學們的交流,陳金國老師也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和思考。2月初接到學校準備上網課的通知,需要來學校拿資料備課,但當時一隻口罩都買不到,怎麼辦?正著急時,劉天枝老師為每個同事寄送了20隻一次性口罩,解了燃眉之急。「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在陳老師心目中,一隻小小的口罩,滲透著朝暉大家庭的大愛情懷。
陳老師還闡釋了「口罩」的引申含義。在病毒面前,口罩可以起到保護作用;在同學們的成長過程中,父母、老師都起到類似的作用。但疫情終將結束,口罩也會摘下。同學們總有一天會長大,在社會上立足,人生路上一定要有一隻屬於自己的「口罩」。他結合口罩的品牌競爭、東西方的口罩文化,具體分析了「人生口罩」的三層構成:自信力,因學習、工作、生活中的出色表現獲得他人認可;文化素養,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而實力就相當於「熔噴布」,能起到過濾「病菌」、遮擋「灰塵」的效果。
這一番解讀引發學生思考。王駿麒說,良好的習慣、紮實的學業,還有勇氣、智慧、愛心……都是中學生應該具備的「人生口罩」,這也是最強大的「免疫力」。這需要從當下努力,不斷發展壯大自己。
無獨有偶,費穎老師的語文課以「思考」為主題,以「日記」為載體,將學生的視線帶到大家關注的《方方日記》,通過分析網絡爭議,討論「個人日記」與「公開日記」的區別,引發學生對於真實性和社會性的思考。費老師以「主播說聯播」方式,分享學生個人的網課思考後,鼓勵學生用心觀察,理性思考,用文字記錄個人成長與時代生活,「我思故我在」。
心懷夢想 成長才有方向
全民居家防疫、長期在線學習,對於十四、五歲的初中生來說,是終生難忘的成長經歷,是刻骨銘心的生命大課。
劉粉莉老師帶來生涯規劃課《少年當自強》,課堂上,師生一起觀看武漢最新宣傳片《武漢色彩》、《疫情中的勇敢與愛》。視頻切換,色調轉換,歌者低沉的吟唱,訴者克制的述說,一下子觸動學生內心深處的柔軟,陷入沉思之中。
此時,劉老師不失時機拋出思考題——
2020年春天的人民戰「疫」中,你感觸最深的一個人是誰?從他身上你感受到了什麼?
長大後,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從事什麼樣的職業?
他日,若有危難,你會站在哪裡?做些什麼?今天,你將為此做出怎樣的努力?
復學之際,你最想對自己說些什麼?又想對老師說些什麼?
一連串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三重生命對話:與英雄對話,蓄積成長的力量;與自我對話,明晰成長目標;與師者對話,獲取成長支持。
劉粉莉老師還為同學們量身打造了一張寄語卡。贈言的共同內容是一個大寫的「人」字,肩扛是非心、敬畏感、友善心、家國情懷、國際視野,希望學生成為頂天立地的現代公民。同時借國民偶像鍾南山給青少年的寄語,希望學生「用知識縫製鎧甲」,用人格鑄就盾牌。
個性內容則是在每個人的姓名上做文章,或表達祝福,或給予提醒。劉老師每念一張寄語,同學們便爭先恐後猜測是寫給誰的,這就更激發了他們的好奇心:老師給自己到底會寫些什麼呢?「時不我待、腳踏實地、文武雙全、氣宇軒昂」,話音剛落,短跑小王子時宇就立即前來認領。小徐同學對「不徐不疾、從容自然、端人正士、涵養靜氣」非常認同,因為他確實是個急性子,需要慢一點、耐心一點。
郭郁老師準備的複課禮是她自己設計的「詩書里」紅包,記載了同學們在居家學習期間的閱讀足跡。收到這份特殊的「複課禮」,朱語嫣抑制不住地驚喜。一篇篇吟誦,一天天積累,詩詞已經成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令同學們欣喜的是,紅包里裝的不僅僅是積分卡,還有實打實的獎勵。得到獎勵最多的足足有50元紅包,王愛媛就是其中之一,她說要好好珍藏,時時提醒自己要多讀書、讀好書。
「危機即是機遇」,郭老師說,2020年的春天,與孩子們在一場漫長的等待中度過難忘的每一天,「詩和遠方,當是少年永遠的夢想」。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朝暉人將珍藏這獨特的生命記憶,攜手同心,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