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了1200名家長,我為你總結出孩子報班的避坑手冊

2020-01-11     魚sir選課筆記

無論是作為從業者的我,還是作為消費者的家長們,都知道,這個教育行當的水並不淺。

據新浪教育的數據:

近2/3的家長曾誤入「教育消費陷阱」;

近40%的家長損失2000-10000元。

能力有限,水平不足。魚sir沒有沒辦法責令任何企業整改、出台任何行業相關政策。

我能做到的,只是幫家長們儘可能地避開報輔導班的這些坑。讓家長從「被機構套路」走向「套路機構」。

畢竟,給孩子報各種輔導班,可能是你在孩子18歲之前,一直要不斷持續的一件事。在這個過程中,學會最大化維護自己的利益、儘可能讓自己的消費價值最大化,很有必要。

1.諮詢的時候,你怕不怕自己的號碼被泄露

前些天,朋友跟我說了這兒個事兒。

那天他一個人在家附近的商場溜娃。一個地推小姐姐就跑過來拿了一個小風車遞給他孩子玩。

類似這種,製作還挺精美的

地推小姐姐說是做市場調查的。朋友看到孩子風車玩的開心,也就發了把善心,把單子填了。

這一填可了不得。

朋友形容,後面幾天,他的電話就像中了「呼死你」一樣,騷擾電話就沒停過。

不光我朋友,每個諮詢各類課程的家長,其實都面臨一個問題,要不要留電話號碼。

有些家長會發現,我明明諮詢的是一家游泳課,諮詢完以後,不少做少兒英語的電話打到我手機上了。

我的手機號是被機構賣掉了麼?

被賣掉是肯定的,不過絕大多數情況下,機構是看不上你這點兒錢的。賣你手機號的,大多都是機構的員工。

如果一個手機號能賣一塊錢,公司里幾萬條手機號,賣賣掉發一筆小財還是可以的。更何況,一號多賣嘛。

這幾乎是不可杜絕的事。任何一家公司,也沒法100%保證自己公司沒有人貪小便宜賣用戶數據。所以,我為了杜絕自己出現這種情況,直接從根源上斷絕了這一可能性。不輕易問家長要電話號碼。



話說回來,魚sir本人為了獲取機構的課程信息,曾經多次以各種身份帶各種娃去各種機構上試聽課,我是如何避免被機構電話騷擾呢?

很簡單。我專門準備了一個手機號碼。無論去哪家機構試聽,我都留這個手機號。感興趣的機構,我把他的手機號存下來,不感興趣的機構存都不存。

這個手機,只要碰到陌生號碼,一律不接。忙的時候直接無視。

現在這年頭,哪家哪戶沒有幾個淘汰下來的舊手機不成。唯獨麻煩的,也只不過是多記一個手機號碼。

這應該是目前唯一一種一勞永逸解決騷擾電話問題的方法。不光用在機構上,辦健身卡、去房產中介,效果同樣奇佳。

2.諮詢時,如何讓顧問120%對你重視

教育行當的銷售,其實更多是諮詢類型的銷售。

我們要知道,諮詢是個又費腦又費力的工作,所以一個機構的課程顧問,基本不可能保證對每個家長拿出100%的熱情。

在課程顧問中,家長是分三六九等的。

理所當然,我們更希望機構的顧問能多花心思在我們身上。這樣我們才能獲得更多的課程信息,也能拿到更好的價格、更多的實惠。

那要怎麼做呢?

其實很簡單。機構的課程顧問,往往都是通過用戶提出的問題對用戶進行判斷的。如果我們提出的問題比較初級,那機構顧問就會認為這個家長比較好糊弄;反之則會如臨大敵認真對待。

這裡,我們不需要故作玄虛提一些高深莫測的問題。只需要提一些有針對性的,和課程、機構政策相關的問題就好。

諸如:

圖片來源:魚sir家長圈機構報名攻略

家長在諮詢的時候,適時提出1-2個這樣的問題即可。像上面的問題,都是每個機構通用的。

有些機構,它本身有自己獨特的特色,家長針對他們的特色、賣點,也要提一些不一樣的問題,來保證這些賣點是否適合自家孩子。

諸如什麼「魔力耳朵的口音集中營是否適合我孩子的學情啊?」、「鯨魚小班附贈的中教課是講新的知識點還是鞏固外教課學的東西?」等等。

這些問題,每個來諮詢我的家長,我都會發一份「XX機構報名攻略」給你們。你們可以按照這個攻略來諮詢機構。

3.如何講價

魚sir這裡沒有優惠價。但魚sir會盡力確保你拿到最低的價格。很簡單。我都是先讓諮詢我的家長去向機構要價格。

比如A機構的某課時包,價格10000,課時80課時,贈課20課時。平均下來1課時100元。(這裡的贈課一定是主課的贈課,不是其他周邊課的贈課)

如果你拿到的價格低於我身邊家長們近期拿到的價格,那自然最好不過。如果你沒拿到最優惠的價格,或者之前有個XX優享包你沒有享受到,我會教你如何套路顧問讓他把能給的都給你。

機構對家長有信息不對等的優勢。它完全可以選擇性的給予優惠。甚至只把最好的優惠給那些它認為最『難搞』的家長。

但機構對我課沒有信息不對等優勢。作為你們身後的教育行內人,我儘可能地保證每個家長都能用最好的價格上到最適合自己孩子的課。

4.最後,和你們聊聊試聽課

試聽課的出現,實際上是教育機構的一大進步。

十年前我們給孩子報班,是沒有什麼試聽課這麼一說的。

但試聽這個政策出來的久了,難免也就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機構也想了很多辦法在試聽的過程中套路家長。

比如某網課離職銷售總監就跟我說過,想讓試聽課通過率高,抓住兩點就行:讓孩子玩的開心、讓家長有獲得感。

他們會刻意在短短20幾分鐘試聽課上讓孩子學一些能立馬展示給家長的技能,讓家長覺得這個課價值滿滿。

而實際上正課的時候家長會發現,試聽課跟正課完全是兩個體系。試聽根本毫無價值可言。

關於試聽,首先要確保,在上的這節試聽課,和將要報名的主課是連貫的、有延續性的。不要上一堂機構『設計好』的試聽課。

這先要確保在上的這個課,是否和主課用的是同一課件;再要確保這個試聽的老師,是否上正課的時候依然能夠保證約到。

而後,才是通過試聽課,來判斷是否要報這家機構。

試聽有兩大作用:

一是看這家機構的課程體系是否適合自己的孩子,這不但要看這節試聽課的效果,還要配合分析現階段孩子的學情;

二才是看這個老師是否優秀,有無口音、能否抓住孩子注意力等等。

如果家長不善於通過試聽課來選老師,可以把試聽課的視頻錄下來,讓我來給你做試聽分析。不收錢的。

5.最後,我們回過頭來看。

機構的套路千千萬,而目前,我作為一個『非著名』、『影響力並不高』的教育自媒體人,做不到振臂一呼,給大家伸張正義。

但家長如果在機構那裡碰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我也希望你能給魚sir留言。無論是想要避免套路,還是遇坑自救。莫要忘了,你身後還有我,一個從業10餘年的教育行內人。

魚Sir深耕教育行業十幾年,對各大機構都有分析和測評,如果你有學情規劃以及各種課程選擇方面的問題都可以和我談談,在下方留言或者私信都可以,希望可以幫到你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K1llm8BxtCz63RLHD7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