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俱備只待你回歸!下沙中學發布告知書

2020-04-08     都市快報

日前,浙江公布開學時間,將分層分類分地區組織學校開學。為了更好做好開學工作,下沙中學發布了2020年春季開學告家長書,提出了一些建議,以幫助孩子快速回歸校園。

各位家長、同學們: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根據上級教育主管部門有關疫情防控工作的統一安排部署,學校推延返校學習時間,並制訂了 「停課不停學」教學工作方案。在家長的支持與配合下,師生利用平板電腦與各種資源,順利開展線上教學。

目前,學校正積極籌備返校復學的相關事宜。為了保證孩子以最佳狀態投入到新的學習生活中,我們特意整理出以下建議,以幫助孩子快速回歸校園!

一、給學生的建議

1.明確開學時間安排。初三於4月13日開學,初一、初二於4月20日以後開學。

2.調整生活作息規律。及時調整生活節奏、心理狀態和學習方式。了解學校疫情防控的要求,按照學校的要求做好各項學習準備。

3.調整焦躁心態。請大家放平心態,根據學校的安排,按照要求照常在網上上課,保證學業不落下,做好返校學習、測驗的準備。

4.對學習用品進行歸類整理。居家學習這段時間,有的同學養成懶散、注意力不集中等一些不良學習習慣,開學前要把手中電子產品等來個「刀槍入庫」。收拾好這些東西之後,再對自己的學習用品進行歸類整理。

5.端正學習態度。很多同學在學校里受到約束,進入寒假,放鬆自己。快開學了,要端正學習態度,從一些容易讓自己靜下來心的事情做起,逐漸收收心,比如聽音樂、看看書、練字等。

6.制訂學習計劃。快復學了,自己要端正學習態度,走出網海,找回自己才對。自己要樹立學習目標和自信心,根據自己的實際,制訂切實可行的學期計劃,定出各科的標準,計劃要針對實際,切實可行,不可高不可攀,束之高閣。

7.做好學習前後銜接。梳理前期所學知識,通過整理學案、筆記,梳理出自己已經掌握和尚有困難的學習點,和老師互動配合,計劃好複課後的銜接課程。

8.如實上報健康信息。開學前如實向學校提交健康狀況與假期旅遊、外出情況及健康碼申領情況等健康信息。不瞞報、不錯報、不漏報。

9.每日做好晨檢午檢。每日早上在家做好晨檢,發現問題暫緩返校,及時就診或居家觀察,並儘快告知班主任。在學校配合學校做好晨檢和午檢,如出現身體異常,請及時告知班主任,配合校醫做好問詢,等待家長接回及時就診或居家觀察。

10.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在保持教室適當通風的情況下,教室內學習時可視情況不戴口罩或間歇性佩戴。但在往返學校途中或出入校外公共場所時,儘可能戴口罩。同學之間保持一定距離。每次活動後勤洗手。

11.經常與老師溝通健康情況。在特殊時期,按時上學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保證自己和他人的身體健康。復學前,更要時刻關注自己和家人的身體狀況以及出行情況,及時向班主任老師彙報。越是臨近開學,疫情防控越是要打起精神。

二、給家長的建議

1.防疫抗疫不鬆懈。雖上課時孩子能視情況不佩戴口罩,但在往返學校途中或出入校外公共場所時仍需佩戴口罩。因此,請進一步向孩子普及新冠肺炎防控知識,口罩等必要的防護用品以家庭自備為主。若孩子遺忘或者家庭儲備口罩不足時,學校會及時免費提供。

2. 配合學校報信息。密切配合學校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開學前如實填報孩子健康申報表,準確填寫孩子及家庭成員健康信息。

3. 每日晨檢第一關。開學後幫助孩子每日在家完成晨檢,如孩子有身體異常,請及時就醫或居家觀察,並儘快告知班主任,請暫緩返校。

4. 有序接送上下學。配合學校在校門口 「刷臉(市民卡)+測體溫」入校,避免在校門口集聚。如孩子出現體溫異常及時接回並就診,後續憑相關證明方可返校。家長原則上不進校園。

5. 家校聯動溝通暢。積極做好家校聯動和溝通對接,保持通訊暢通,確保遇有情況及時穩妥處置。

6.調整生物鐘並加強運動。在生理上,家長要主動根據學校的作息時間表,從早晨起床,到晚上睡覺以及午間休息,調整孩子在家的生活節奏。同時有意識地加強孩子在家運動的時間和強度,喚醒孩子的身體機能,在返校前讓孩子的生物鐘跟上學校的節奏。身體機能跟上了,孩子們的適應就會更快更順暢。

7.循序漸進調整心理。為了讓孩子們能夠有足夠的心理能量重新回歸正常學校生活,家長們首先不要以愛孩子的名義製造焦慮,要引導孩子從權威渠道了解病毒研究的最新進展,讓孩子對病毒和疫情有清晰科學的認識。教會孩子正確做好各種防護,如科學戴口罩等;保障安全的情況下,帶孩子逐步進入小區廣場、菜場、超市等場所,消除孩子緊張、焦慮的心理。

8.溫馨提醒請理解。學校建立「測溫亮碼」一體化信息平台,全區將建立學生健康大數據平台,對所有學生的健康狀況實施動態管理。

最後希望大家都能夠,安安全全返回到校園,快快樂樂開始新學期,開開心心學習新知識。

萬事俱備只待你歸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JS_WXEBrZ4kL1Vi2-e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