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八一建軍節。
博納影業出了一部消防員為題材的《烈火英雄》。電影以大連716大火事件為原型,是「中國驕傲」三部曲之首,也是向建軍節獻禮的主旋律電影。
電影上映12小時後,票房破億。勢不可擋。
如果你是一個大連人,當看到電影里的跨海大橋時,心裡恐怕已經反映過來。
這說的就是2010年大連716原油爆炸事故。
對大連普通市民來說,或許還記得那個夏天烈日格外嚴酷。
報紙上寫,7月16日18時20分,保稅區的中石油公司原油庫輸油管道發生爆炸。一夜過後,在消防官兵的連夜奮戰下,火勢基本控制。
當時的新聞圖片,就像災難片的光景
那之後時不時看到新聞,原油泄漏到了大海,以至於後續清理工作持續了很長時間。
海面上難再見到海鷗,街道上有人來美髮店收頭髮茬,說清理原油用。
當時的新聞圖片,消防員正在清理海上的原油
這回,電影聚焦的是那晚在戰場一線的消防員。
當晚原油罐著火了,不同於市民在紙張上閱讀火勢有多猛烈,他們看到了一個如同熊熊燃燒的足球場的火海。
更糟糕的是,如果火勢一經蔓延,那麼整片工業區的59座原油罐,連同周圍51座的高危化學物質儲罐,會造成20個原子彈的爆發力。
那麼所有工業區的人會死,電影里的濱海市場會成為一個荒無人煙,重度污染的城市,僅僅海面漂浮的原油都能輻射鄰國。
當你看到火災和爆炸場景時情不自禁代入如果自己身處火場,導演說很多都是真實爆炸,很少用到特效。
沒有一條生命是為了犧牲而存在的。
但電影里杜江有一句台詞卻是這麼說的。「做消防,早晚會有犧牲。」
這句話決定了電影的走勢,基於真實,以及背後充沛的情感力量。
歐豪的原型張良烈士海上作業犧牲,他和妻子約好了兩天後去拍攝婚紗照;
黃曉明和谷嘉誠轉八千圈關閥門,原型是三位消防官兵後來被營救下來,手上已經全是燙傷的創口。
很多重大的火災事故能得以解決,是因為有消防員沖在一線。
大連的716大火,即使被稱作奇蹟般的勝利,整座城市完好無損。但消防員也有傷亡。
電影里,杜江那隊消防隊員,每人對著手機攝像頭留下了遺言。這是真實事件里發生過的。
我們國家還有無數這樣默默無名的英雄,是電影里那些消防員的縮影,他們被稱為逆行者。
2019年4月30日,30名森林消防指戰員在撲滅四川涼山的大火時犧牲。
王佛軍是所有犧牲人員中年紀最小的消防員,最後一條朋友圈發自火場,他寫道,「來,賭命!」
明知道是賭命,還是去了。
我看過知乎一個問答:為什麼你會選擇當消防員?
有個人是這麼說的。干久了就又怕又愛。你不在場可能體會不到那種絕望又期盼的眼神。爺們是個男人,活著就該干點爺們該乾的事。
我看的那場點映,看到歐豪犧牲了,靜悄悄地傳來抽泣聲。結束時,有個女生在電影院裡哭得太大聲了,像失戀了一樣,導致大家都回頭去張望。
其實歐豪的戲份並不多,但我想著重聊聊背後的原型故事。
電影里,歐豪剛結婚沒多久就殉職,其實就是改編自特稿里的張良和李娜夫妻。張良在清理油污時,犧牲在了南海碼頭的海灣。
對面有拍攝海洋污染的攝影師,將這一幕拍攝了下來。
事後他描述,張良他們赤裸著光潔的後背揮舞匕首,肉色的皮膚和海面上漂浮的烏黑油層形成劇烈反差,就像被石油粘住的海鳥。
8時31分02秒 鄭占宏衝進海里救張良
後來我去看了《最深的水是淚水》這篇特稿。
書里有這麼一段話:
李娜心中有一陣巨大的恐懼襲來。在公交車上,她迷迷糊糊,特別困,想睡覺。這時她突然看到張良掉海里了,驚醒。
來到單位,她才知道是來領屍。
她以為20日他們可以照婚紗照了。李娜選的是純白婚紗,抹胸的那種,紗裙下擺一直拖到後面。張良喜歡她留長發,李娜已經想好了盤頭的式樣。張良說他穿軍裝照婚紗照,他已經把軍裝熨好了。
張良烈士
這樣一個震撼的故事,所幸所有環節,包括演員完成得也很出色,對得住這個班底。
電影里歐豪的那個角色說是救火烈士,其實就是我們身邊隨處可見的普通人。他會和老婆鬧彆扭,火災時也不在火場中心而只負責遠程供水。
但就是這樣一個普通的人,最後成為了英雄,救了所有人。
歐豪的表演很乾凈。有個幕後採訪里,陳國輝導演慚愧帶點頑皮地說,其實有那麼幾分鐘,他看到歐豪真的溺水了。但那個鏡頭效果太好了,所以他故意不放他出來。
歐豪自己說,演最後一場水下戲份時,拍攝現場水面上全是水和油污。
由於長時間的憋氣,做動作,水下工作人員沒有及時聽到拍攝停止的指令,以至於歐豪差點溺水。
當時他心裡冉冉升起一種預感,不會是我的遺作吧。人生小跑馬燈都開始播放起來。十幾分鐘的戲份,這樣一個小角色,他演得很用心。
今年歐豪的作品不止這部《烈火英雄》,還有「中國驕傲」三部曲之中《中國機長》,《我和我的祖國》,曹保平監製的《鋌而走險》,以及與宋茜搭檔的電視劇《山月不知心底事》。
這個資源,可以說是相當爆。但如果綜合原因,倒也不太奇怪。
首先,歐豪長了一張現在來說相當討喜的臉。
歐豪不是典型的帥哥,但濃眉鼻挺,下頜方闊。虎撲直男看到這小子都挺認可,說他臉上就掛著兩字不服。
先前我們在爹系男友那篇里說過,女性群體的性幻想對象,正在向「強者」轉移。
精緻的外表不再吸引關注,反而是粗糙凌厲的男性特質讓人上頭。
第二,他很敬業。
有個說法是,如果一用再用某個演員就說明這個演員聽話不作妖。就像上司通常喜歡像老黃牛的那種員工。
歐豪拍《烈火英雄》可以溺水,還有先前,拍一個爆破戲曾被炸掉塊肉。
《左耳》時期有個採訪,蘇有朋夸歐豪很會做人,很能吃苦,不怎麼考慮片酬的事。
第三,歐豪還有個優勢。能演打戲的年輕演員本來就不多,歐豪的打戲有種粗糙且爽快的感官體驗。
無論如何,這樣的曝光率,已經讓這個屬於歐豪的機會擺在了他面前。
作為觀眾,我們要看的不是你有多努力,而是想看你的作品究竟好不好。
如果我們把選定一個欣賞的演員就當是挑選一支股票。
有些人不具備真正的才華,卻顧影自憐,誇誇其談,沒有本事,成天抱怨。這樣的就是垃圾股。
還有些人基礎平平,卻有磅礴的精力和驚人的消化胃口。沒有天賦,那好,我們就來拼耐力,拚命長。這樣的才是優質股。
畢竟巨大的機遇眷顧的人,很少會是天生幸運,往往擁有了、蟄伏多年,卻沒有磨滅意志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