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放了支架就一勞永逸了嗎?長沙市第四醫院醫生是這樣說的…

2024-07-16     湖南醫聊

今天,在長沙市第四醫院心血管內科五病區,因前降支狹窄而放了支架的劉爺爺準備出院了。他來到醫生辦公室詢問:「醫生,我心臟放了支架是不是就『萬事大吉了』?」

「劉爺爺,心臟支架植入術是治療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它能有效地開通狹窄或阻塞的冠狀動脈,恢復心肌供血,但手術成功只是治療的第一步,術後的心臟康復管理同樣至關重要。」心血管內科五病區章若涵主任醫師向劉爺爺緩緩解釋——

支架植入後需要積極採取一系列措施來確保支架的長期效果並維護身體健康。如果維護不好,還是會堵的。因為支架就像「管道工」,只將堵塞或即將堵塞的血管疏通、開放,但並不等於這個血管或部位不會再次發生狹窄或堵塞。為了防止血管再次發生病變,支架術後藥物治療一定要跟上,同時還要建立科學的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

1、規範用藥

患者需要按照醫生的囑咐,長期服用抗血小板藥物,如:阿司匹林、硫酸氫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遵醫囑服用降脂穩定斑塊藥物,如:他汀類、依折麥布等。抗血小板藥物的使用時間和種類應根據支架的類型和患者的出血風險來確定,一般建議至少使用1年,如無禁忌,阿司匹林要終生服用。記得一定不能擅自停用或添加藥物。

降壓藥要長期規律服用;合併糖尿病的患者要嚴格控制血糖。

隨身攜帶急救藥,如: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若出現胸悶、胸痛症狀舌下含服,並停止一切活動同時撥打120。

2、定期複查

一般來說,術後1個月、3個月、6個月和1年都需要進行複查,包括血常規、肝腎功能、血脂、血糖、心電圖、心臟超聲等檢查,醫生會根絕複查結果評估患者的恢復情況,調整藥物治療方案,並給予相應的康復建議。

3、合理膳食

飲食管理是心臟康復的重要環節。

術後患者應遵循低鹽、低脂、低糖、高纖維的飲食原則,減少鹽分的攝入有助於控制血壓,避免過多的脂肪和糖分攝入可以降低血糖和血脂水平,減少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如:蔬菜、水果、全穀物等,有助於促進腸蠕動,預防便秘。

要注意適量飲水,保持身體的水分平衡,食物烹調多採用水煮、清蒸、涼拌、燉等方式。

4、戒煙戒酒

吸煙是冠心病的重要且可逆的危險因素。香煙中的尼古丁和一氧化碳,直接影響血小板黏附力和聚集力,可直接引起血栓形成,尼古丁可以使血管痙攣,還可以使心率增快、血壓增高等,一氧化碳可以影響氧氣的交換,促進動脈硬化,脂質的形成,進而出現動脈硬化。

而長期大量飲酒會使血壓升高,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心肌肥厚等疾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會增加,因此,一定要戒煙戒酒。

5、適度運動

運動康復也是必不可少的。在術後的恢復期,患者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逐漸增加運動量,開始時可以進行一些簡單的床邊活動,如坐起、站立、緩慢行走等。隨著身體的恢復,可以逐漸增加運動的強度和時間,如散步、慢跑、太極拳等。

運動不僅有助於增加心肺功能,提高身體的耐力,還能改善心理狀態,減少焦慮和抑鬱情緒,但需要注意的是運動應適量,避免過度勞累和劇烈運動。

注意:心功能不全或心衰患者康復鍛鍊在醫師指導下進行!

6、情緒穩定

植入支架可能會對患者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響,比如對自己的病情存在悲觀情緒,擔心支架脫落或對康復沒信心,這些不健康的心理狀態是誘發心血管的危險因素。

因此,及時與醫生和家人溝通,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避免情志過激,對於促進康復和提高生活質量也很重要。另外,要保持大便通暢,切勿用力排便。

總之,心臟支架植入術後的心臟康復管理是一個綜合性的過程,需要患者、家屬及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通過科學合理的飲食、運動、藥物治療,定期複查和心理調節,患者可以有效地提高生活質量,延長壽命,重新擁抱健康的生活。

希望每一位患者都能重視術後的心臟康復管理,讓心臟重新煥發出強大的活力!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長沙市第四醫院 劉柳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YT)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9740c0cce17d860d9db874faaf380c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