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百對「娃娃親」自願解除,掙脫無理束縛,孩子的婚姻不是兒戲!

2022-06-29     糖果媽媽

原標題:上百對「娃娃親」自願解除,掙脫無理束縛,孩子的婚姻不是兒戲!

娃娃親,指男女雙方在年幼時,由父母做主訂下親事,是一種沒有保障的婚姻承諾。

糖媽身邊關係好的朋友和同學,有了孩子後經常開玩笑說,兩家孩子定個「娃娃親」吧,先預定了,免得長大後被搶走

但大家都知道這是玩笑話,不會真的舉辦某些儀式,也不會寫承諾書之類的證明。

但一些地區的娃娃親,是特別正式的,一旦給兩個孩子定下來這門親事,就不能輕易反悔,影視劇演得一點都不誇張。

四川399對娃娃親自願解除,最小的孩子只有3歲

四川涼山州布拖縣,曾有一群孩子被定了娃娃親,若不是這次「移風易俗」,許多人還不知道,原來定了娃娃親的孩子,數量如此之多。

僅僅是表示自願解除「娃娃親」的人數,就已經達到了399對。在儀式上,部分監護人現場簽訂了退婚協議,並且返還禮金。

讓人驚訝的是,被父母安排娃娃親的孩子中,最大的年齡是16歲最小的孩子僅有3歲。

返回的禮金,最低是9000元,最高達到6萬元。解除娃娃親後,共返還彩禮66.6萬元,可見在這一地區,定娃娃親有多麼常見。

如今的父母都對孩子早戀擔心不已,拼了命地供孩子讀書。為何會有人給孩子定娃娃親呢?難道是提前相中了某戶好人家?現實可能沒有想像中那麼美好。

很多人看到後的第一反應,是之前只有在影視劇中才看過娃娃親,沒想到在生活中真的存在。

那些被定了「娃娃親」的孩子,後來都怎樣了?

其實除了四川涼山州布拖縣,在我們看不到的地區,仍然存在「定娃娃親」的習俗。

糖媽看到關於娃娃親的真實例子,確實有娃娃親的結局和幸福,但總的來說利大於弊。

在那個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年代。就算孩子小的時候不被定娃娃親,長大後也多半要聽父母的安排。

他們後來雖沒有轟轟烈烈的感情,但能平平淡淡過一輩子,也是一種幸福。其中有因為娃娃親,青梅竹馬遇到所謂的「真愛」,所以他們並不痛恨娃娃親。

更多的人,是長大後發現對自己要嫁娶的人,沒有任何感情,婚姻生活過得很糟糕卻無法離婚。

部分人為了逃離娃娃親,寧願逃離家鄉在外打拚,雖然自由了但並不好過。

法律規定,孩子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得允許或迫使未成年人結婚,不可為未成年人訂立婚約。

娃娃親雖然不受法律保護,卻是某些地區和人家默認的規矩,定下來就要說話算話。

上百對娃娃親自願解除,當初為啥要走這條路?

青梅竹馬的感情令人羨慕,但娃娃親是另一回事,於情於法都是說不過去的。

之所以現實生活中還有很多人,在給孩子定娃娃親,無外乎以下幾個原因。

定娃娃親,家長可以收禮金

定了娃娃親的兩戶人家,要提前給一些禮金,數額是雙方商定的。而有些家長,僅僅是因為想收這份錢,就匆匆替孩子定下了人生大事。

落後地區,嫁娶都很難

雖說如今整體生活條件變好了,但有些地區的生活和思想還是很落後。當地的年輕男女,到了適婚年齡很難找到另一半。

因此家長為了讓孩子長大後的婚姻有著落,就會提前給孩子定娃娃親,避免以後找人家困難。

那種世交家庭,或雙方父母是好朋友,未來想要親上加親的娃娃親,少之又少。

網友見證了上百對娃娃解除後,不禁感嘆,很難相信這是2022年發生的事。

解除娃娃親,才是真的愛孩子

不少人打著愛孩子的名義,給孩子定下娃娃親,卻不想可能會斷送了孩子的幸福。

首先,娃娃親未來的「變數」多

世事無常,在孩子小時候看中的人家,和另一方,未來不一定會有怎樣的變化。

當孩子到了約定結婚的年齡,才發現對方人品差、性格不好,沒能力也不顧家,相反悔為時已晚了。

其次,孩子值得擁有更好的另一半

落後地區的孩子,走出去才能提升自己並遇到更好的另一半,過上更好的生活。

而娃娃親多是和附近鄰居定下婚事,相當於提前將孩子困在了這個地方。可每個孩子都使得擁有更好的另一半,娃娃親可能反而會讓孩子的婚姻更低質。

最後,親子感情因此破裂

孩子小的時候,還以為像過家家一樣,和娃娃親的另一方玩耍。一旦孩子開始懂事,發現他們是「娃娃親」的關係,未必能接受。

如果知道父母當初是為了收禮金,才給自己定娃娃親,也會怨恨父母的,因為這才是真的「賣孩子」。

糖果媽媽心裡話:

婚姻是孩子的終身大事,「娃娃親」這種事情當一個玩笑就好,就算是好朋友之間未來想要親上加親,也要尊重孩子的意願。

今日話題】你身邊與定「娃娃親」的家庭嗎?他們的孩子後來怎樣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9586040bd348333fe7d280c42c032a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