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讀懂了《魯濱遜漂流記》,你就不再抱怨人生

2023-08-21     十點讀書

原標題:當你讀懂了《魯濱遜漂流記》,你就不再抱怨人生

「一個鄉下孩子讀到魯濱遜,可能會想看管滿山羊群;

一個城裡孩子遭遇魯濱遜,可能夢想去買下一座荒島,帶上心愛的人去一起看星星。」

這是丹尼爾·笛福所創作的《魯濱遜漂流記》的作家榜推薦詞。

據說從前它是歐洲每個男孩閱讀的第一本樂趣之書,今天,它依然能引起人們莫大的興趣。

好萊塢編劇「教父」羅伯特·麥基說:這是一個非常冒險,非常傳奇,非常有趣的故事。

主人公魯濱遜出生於一個富人家庭,從小就喜歡航海。

他在一次航海的途中,遭遇颶風襲擊,流落荒島,陷入進退無路的絕境。

儘管生存艱難,儘管未來一片渺茫,但他卻靠一雙手,一本書,一個信念,硬生生把與世隔絕的小島,打造成了自己的「世外桃源。」

他在荒島孤寂28年後,才得以重回家鄉。

讀完這本書讓我明白:

一個人最大的破產是絕望,而最大的資產是希望。

當你被逆境折磨,感到人生絕望時,不妨讀讀《魯濱遜漂流記》。

看他如何在黑暗中尋找光明,在絕望中尋找希望。

去遠方,去流浪,帶著夢想和自由。

這是多少人年少時的夢啊!

魯濱遜當然也不例外。

他出生於英國約克郡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是家中最小的兒子。

父母期望他學習法律,能夠留在家裡守住家業,過安定富裕的生活。

但魯濱遜從幼年起,就不喜歡學習,總是心猿意馬,一心想著雲遊四方。

在19歲時,他不顧家人反對,捨棄安逸舒適的生活,私自離家當了水手,開始了不幸與艱辛的航海旅程。

在初次航海中,魯濱遜就遭遇了強烈的風暴,因為是第一次出海,所以他身體極度不適,嘔吐不止,驚恐莫名。

此時的他有些後悔了:如果當初聽父母的話,就不會遭遇這麼可怕的事情。

在心靈的陣痛中,他發誓:如果這次能平安回去,他一定要回到父母身邊,有生之年再也不踏上甲板一步。

可當風暴一過,海面又恢復平靜時,魯濱遜被大海吞噬的恐懼也隨之煙消雲散了。

由於對出海的執著,他克服了對暴風雨的恐懼,決心從陸地去倫敦,繼續尋找航海的機會。

在倫敦,他結識了一位船長,船長聽聞他要見見世面,就帶他一起出海、一起經商運輸貨物。

與此同時,他還學會了一些數學知識和航海規則,並懂得了如何記錄航海日記和觀測天文。

學會航海知識後,魯濱遜愈加想要到海上遊歷。

但他運氣似乎不太好,每次出海都遭遇風險,他想:也許自己真的不適合航海。

後來他輾轉去了巴西,開啟了種植莊園的生活。

莊園生活雖然很安逸,但是魯濱遜總覺得缺點什麼,總感覺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他不甘心就這樣富足地生活下去。

他懷念海上的那些經歷,他渴望再次回到大海。

他想給平庸寡淡的生活增添一分色彩,想再次去體驗冒險的悸動與魅力。

於是,他把自己的種植園和財產安置好後,就再次踏上了開往非洲的航船。

魯濱遜前往非洲的船在南美洲附近遭到了颶風襲擊,不幸觸礁。

船沉沒了,其他船員全部喪生,只有他一人倖存,被海水衝到一座荒無人煙的孤島上。

當他從昏迷中醒來,發現整個島上非常荒涼,四周環海,進退無路,此時的魯濱遜絕望得快要哭了。

他沒有食物,沒有衣服,沒有房屋,沒有武器,也沒有地方可逃,更沒有獲救的希望。

他又冷又餓,心裡想:落到這種地方,怎麼能活下去呢?

這淒涼的境遇讓魯濱遜悲痛欲絕。

他像瘋了一樣在岸邊狂奔,哭喊,希望能看到奇蹟。

跑著跑著,他忽然看到海面上漂浮著一個「大傢伙」。游過去一看竟是那艘沉沒的大船。

沒想到船艙里有食物,槍枝,火藥,工具,還有一條狗,兩隻貓,一本《聖經》等,這使他在淒涼中感到了一絲安慰。

他想盡辦法把這些東西運到島上,以備日後之需。

接著他用木頭和破船帆搭起一個簡陋的帳篷,好歹有了個容身之所。

在這個無人問津的小島,魯濱遜總算是活了下來。

天氣好時,他都會帶著狗、背著槍出去打獵,順便跑到岸邊眺望,希望有船隻經過,以便請求救援。

可是日子一天天過去了,海面依然十分平靜

這無窮無盡的漂流不知何時是個盡頭!

絕望之餘,他突然看見在岩石縫隙中長出十幾顆麥穗。

他又驚又喜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這荒涼可悲之地居然能長出大麥?

他仿佛在絕望的縫隙中看到了光,覺得自己也可以像大麥一樣破土而出,落在哪裡就在哪裡紮根!

看到希望的魯濱遜不再失落悲傷,而是尋找方法積極地活下去。

為了緩解自己在荒島的孤寂,他開始讀經祈禱,並用從大船上找到的紙墨,開始記錄生活的點滴;

為了生存他開始建房造船,開墾荒地,種植糧食……

年復一年與孤獨為伴,他克服了種種我們常人無法克服的困難。

就這樣,魯濱遜在荒島上建立了屬於自己的「王國」,創造了一個個看似不可能的奇蹟。

人類智慧的可貴之處,就在於在苦悶中爆發出意想不到的力量,在黑暗中預見光明,在絕望中看到希望!

逆境給人寶貴的磨鍊機會,唯有經得起考驗的人,才能算真正的強者。

魯濱遜徹底把荒島打造成了富饒的無人島,可他依然面臨著很多挑戰,除了孤獨,他還要面臨自然災害,野獸襲擊等危險。

但即便如此,魯濱遜還是始終堅信:只要自己不放棄,總有一天,會安然離開這個荒島。

正是因為這小小的信念,支撐著他努力活下去。

魯濱遜在荒島上生活了二十四年,一直沒有見過人類的蹤跡。

沒想到有一天,他竟發現海灘上有殘留骸骨和生過火的痕跡,難道附近有食人族?

這個發現猶如晴天霹靂,可把魯濱遜嚇壞了:如果島上真的出現食人族,自己隨時都可能被吃掉。

在驚慌失措中,魯濱遜又大膽設想:

若能從食人族手中救出一個俘虜,就可以保護自己不受傷害,還可以幫自己造船離開這裡。

為了能活下來,魯濱遜準備奮力一搏。

他連忙跑回山洞,把島和住所周圍都布置上陷阱,把槍和火藥隨時帶在身邊,時刻警惕著。

有一次,魯濱遜趁食人族在島上狂歡之際,成功解救了一個俘虜,並給其取名叫「星期五」

有了夥伴後,魯濱遜不再孤單。

他們一起種植,伐樹,造船,擊退野人,這讓魯濱遜感覺自己離獲救的日子不遠了。

心理學有個皮革馬利翁效應:如果你對一些事情有強烈的期待,這份期待就會實現。

果不其然,一天早晨天剛微亮,星期五便大喊道:「他們來了,他們來了!」

魯濱遜聽到喊聲不顧危險地朝海邊跑去,他擔心又是食人族來犯。

到了海邊才知道,原來是艘英國輪船因為水手叛亂而停泊在荒島附近。

事情雖然危險,但魯濱遜怎麼能放棄這個離開荒島的機會,他和「星期五」先是制服了叛亂的水手,然後奪回船隻,成功救出了船長。

被救的船長為報答他們,決定帶他們回英國。

他被拋棄在荒島時孤單一人,回來的時候多了一個忠誠的夥伴。

他從一無所有到自給自足,從年少的單純懵懂到如今歷經歲月的成熟穩重。

整整二十八年之久,魯濱遜一次次與苦難歲月進行搏擊,終於迎來了屬於自己的勝利。

美國作家梭羅說:

《魯濱遜漂流記》真是一本偉大的書,不僅因為它的創意和故事情節,更是因為它所呈現的生存哲學和對人性的深入探討。

《魯濱遜漂流記》真是一本偉大的書,不僅因為它的創意和故事情節,更是因為它所呈現的生存哲學和對人性的深入探討。

書中的魯濱遜一生都處在大風大浪中,但他每次都能在絕望之餘,從心底生出希望之光。

在心裡種花,人生才不會荒涼。

他戰勝了海難、飢餓、恐懼和孤獨,最終活成了自己的國王,成了真正的孤勇者。

他走出荒島的那一刻,也走出了自己內心的荒蕪。

其實《魯濱遜漂流記》所講的故事,不只是魯濱遜,更是你我的故事。

它讓我們懂得:人生是在經歷挫折和磨礪中成長。

生活難免有風雨,我們也要像魯濱遜一樣在貧瘠的荒野上灑滿希望。

作者 | 晴空草,不安的時候坐下來寫。

主播 | 北辰,金牌主播,心理專家,公眾號:北辰在找你。

圖片 | 視覺中國,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

十點讀書開福利社群啦!

每天分享一個高性價比好書、好物;

一手降價消息、上新福利、各種知識小課堂……

現在加入,還有新人5元購物券

長按識別二維碼,快來進群玩兒吧!

點擊下方卡片 發現更多美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8ec4c1bc7ee61a5808dda6a12569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