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家天下陳家黨,宋家姊妹孔家財。"這是民國時期家喻戶曉的一個順口溜,它既是對四家族的一個極大的諷刺,也是對國民黨腐朽獨裁政治的真實寫照。在中國人民偉大的解放戰爭時期,"打倒蔣家王朝"、"打倒四大家族"便成了動員民眾的政治囗號,可見中國人民受期毒害之深。這四大家族在各自的勢力範圍內那是名副其實,但若是在特定的社會環境下,如果我們換個角度來看,陳氏兄弟無疑是四大家族中的另類了。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發動了震驚中外的"4.12"反革命事變,大肆屠殺共產黨人,在國民黨內部也開始了清黨。事變後在陳果的建議下,蔣介石同議了成立國民黨組織部調查科,由他的機要秘書陳立夫出任第一任科長,這就是國民黨中統的前身。到了1937年時,國民黨各級組織實際已經被陳氏兄弟所控制,他們被稱為"CC派",這個"CC"實際就代表了陳氏兄弟。中統鼎盛時期其人員達到了20萬之眾,他們的主要目的就是對其內部存在的共產黨人進行調查和迫害,對共產黨的組織進行破壞,一度成為了國民黨內部組織的靈魂。
"CC"是國民黨內部最大的一個派系,為鞏固蔣介石在國民黨內部的領導地位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評價歷史人物的功過是非,不能將他們孤立於特定的歷史環境之外,這就好比不能將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從他們當時的歷史背罰下挪到今天,而用今天的政治觀念和道德標準來衡量一樣,應該站在國家和民族的角度去看。
如果說戴笠能夠得到蔣介石的信任,由因為他絕對忠於蔣介石,那麼陳氏兄弟則是因為他對國民黨的忠誠。因此,儘管中統對於加強蔣介石的統治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但他們的工作對象卻是為國民黨服務,而不是為蔣介石,畢竟蔣介石一人代表不了國民黨的所有。
如今,當我們揭開塵封近一個世億的歷史,會驚奇地發現,在國民黨最為黑暗的統治時期,陳氏兄弟在當時卻有著板好的國碑,似乎是那個腐朽集團極為罕見的"好官″。雖然同為"四大家族"之一,在民國歷史研究中,人們並沒有發現任何有關陳氏兄弟貪腐斂財的歷史證據,也未見有多妻多妾等生活作風不檢點的問題。他們在中國近代中,被公認為個人品行修養良好,也被肯定是中國近代歷史上,各個面影響力極深的兩兄弟。
有一年農民銀行請陳果夫題詞,他寫道:"一文不取謂之清,深思熟慮謂之慎,刻苦耐勞謂之勤,注意時效謂之敏。″因此,當時很多人說,在國民黨上層講求"慎、勤、敏″的不乏其人,但像陳氏兄弟這樣"清″的人卻非常少見。
1949年,國民黨政權土崩瓦解,蔣介石退守台灣時陳氏兄弟也隨其撤到了台灣。蔣介石為了保證蔣經國順利接班,他說服陳氏兄弟放手而讓蔣經國接手了中統,至此陳氏兄弟徹底退出了政治舞台。
晚上的陳立夫移居美國卻養起了雞,他曾經這樣說過:"替政府工作這麼多年,伺候蔣公及黨內覺外不少人,而竟不受諒解,此後將不再伺候任何人,而照料雞就沒有這種感覺了。″這其實是一種自嘲,事實上他毫無私蓄,只是以此糊囗罷了。而陳果夫則更為悽慘,他晚十多病,為了方便出行及去醫院看病,農民銀行看在他老董事長的份上給他送了一輛車,可他無錢加油,這車仍然是用不上,後貧病而死。
顯赫一時的"四大家族"之一的陳氏兄弟,最終卻是這樣一個結局,這恐怕連他們自己都沒有想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