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李春波的一首《小芳》來勢洶洶,瞬間火遍全國。
「村裡有個姑娘叫小芳,長得好看又善良,
一雙美麗的大眼睛,辮子粗又長
......
謝謝你給我的愛,今生今世我不忘懷
謝謝你給我的溫柔,陪我度過那個年代」
這首歌成為了中國原創樂壇的一段傳奇。
流行歌壇風生水起,寫時尚寫都市都會成為眾矢之的,李春波的《小芳》可謂是一枝獨秀。
他不寫當下,反而回溯知青。
另闢蹊徑的創作,給了無數熱愛音樂的青年靈感,其中就包括高林生。
憑藉一首《牽掛你的人是我》一炮而紅,以無人可擋的氣勢闖進歌壇,他的輝煌,如曇花一現般短暫,又讓人難以忘懷。
如今,這首歌仍舊會被人反覆吟唱,高林生這個名字,卻很難再聽到。
1972年,高林生出生在珠海。
母親忙於工作,高林生八個月大時,就被送去鄉下生活,那時候鄉下生活條件差,小高林生面黃肌瘦。
到了該上學的年紀,母親把他接了回來。
那天,母親溫柔的把他抱在懷裡,小心翼翼又難掩激動。
高林生不認識母親的樣子,努力掙脫出來,眼中滿是戒備。
母親的臉上是掩飾不住的失落和難過。
被「拋棄」的經歷,讓他對母親充滿了怨恨,兩人共處一室,他經常很長時間不和母親說話。
直到那場大病的發生。
高林生患上「蜂窩積炎」的毒瘤,手術風險太高,醫院對手術很是猶豫。
母親決定放手一搏。
手術完成後,出身醫學世家的母親親自研製藥膏,為高林生塗抹,他的病情才徹底恢復。
後來,高林生和同學去溜旱冰,不慎摔倒,一根手指被折成了九十度變形,也是母親堅持為他按摩敷藥,才保住了這根手指。
母親無微不至的照顧讓高林生感覺到自己是被在乎、被愛著的,母子關係逐漸恢復。
母親一直很重視對他的培養,很小的時候就讓他自己選一個特長學習。
高林生選擇了畫畫,還在加拿大與中國合辦的青少年美術比賽中獲得一等獎。
隨著長大,他發現相對於畫畫,自己還是更喜歡音樂。
他把這個想法告訴母親,母親非但不反對,還很支持。
讀初中時,母親常常帶他去參加舞台演出。
14歲那年,他嘗試獨立作曲,可作出的曲子總是怪怪的,他發現,沒有接受系統的理論知識,作不出完整的曲子。
之後,他努力學習,考上了星海音樂學院。
大二那年,李春波獨立寫詞作曲的《小芳》紅遍全國,半年內,銷量超過100萬張。
這給了高林生極大的鼓舞,他想,原來這種純粹,質樸風格的歌曲,能夠讓人產生這麼大的共鳴。
他報名參加了穗台杯歌唱比賽,獲得了第三名。
也是在這裡,遇到了人生中的兩個貴人,開啟了他輝煌巔峰的事業。
在歌唱比賽中,作曲李漢穎,作詞楊湘粵,看中了高林生。
他們找到高林生,將他介紹到廣州白天鵝有限公司。
李漢穎和楊湘粵著手為高林生製作歌曲。
不到五個月,便推出首張國語大碟《牽掛你的人是我》,銷量超白金,迅速霸占各大歌曲排行榜首位,連歌名都成為風靡一時的流行語。
因為嗓音和周華健些許相似,高林生也獲得了「小周華健」的稱號。
李漢穎和楊湘粵趁熱打鐵,推出了粵語大碟《我會陪你到永遠》,發行不到兩個月,銷量超白金,連續獲得廣東各大流行榜的季度十大金曲,同時獲得上海電視台舉辦的「中國原創榜」十大金曲。
中央電視台「綜藝大觀」都緊跟熱度,邀請高林生做嘉賓。
推出的第二張國語大碟《我的心不會改變》,獲得了中央廣播電台頒發的最受歡迎男歌手獎。
高林生和李漢穎、楊湘粵被稱為樂壇「鐵三角」。
當時,同公司的歌手劉小鈺也是正當紅。
公司突發奇想,讓兩人合作一張專輯,隨後推出《心有千言萬語》。
不負眾望,專輯突破五白金,成功轟動了廣州樂壇,穩坐銷量前三寶座。
沒有誰的道路是一帆風順的,高林生同樣如此。
他推出的三張專輯銷量一落千丈。
有人和高林生說,兩位老師不重視你了,銷量這麼不好,他們卻一點都不著急。
他怒氣沖沖的找到李漢穎和楊湘粵說,專輯銷量這麼不好,還有必要唱下去嗎?
李漢穎安慰他,唱片市場就是很不穩定的,別急。
那時的高林生,被怒氣沖昏頭腦,根本聽不進兩位老師的安慰和勸誡,甩開門就走了。
鐵三角關係宣告解散。
與白天鵝公司期滿後,高林生高調簽入上海新星座音樂公司。
兩位製作人登報聲明:
「從即日起,未經兩位歌曲作者許可同意,禁止高林生在除了公益演出以外的任何場合演唱《牽掛你的人是我》。」
直到17年後,一檔綜藝節目同時請到三人,為他們解開心結。
高林生回憶說,其實都是誤會,只要一個電話就解開了。
楊湘粵也說出心底的真實想法,高林生是合作過最默契的歌手。
在給別人寫歌時,他常常會覺得這首歌要是給高林生唱效果會更好的。
最後,高林生說出那句隔了17年歲月的話,「我們要做一輩子的好朋友」。
加入新公司後,高林生準備再創輝煌,決心要做出成績給他們看。
可世事難料,一通電話,讓他如墜深淵。
1996年,高林生接到《快樂大轉盤》的邀約,要從廣州到上海錄節目。
那時候,母親已經病的有些嚴重了,走之前,他特意去看望母親,彙報自己的行程,並說自己沒幾天就回來了。
母親囑咐他,好好吃飯,別累著自己,笑著拍了拍他的手讓他放心去。
但就在錄製節目中場休息時,他接到了家裡打來的電話:母親不行了。
節目錄完後,高林生馬上坐飛機回家。
在路上,他不停祈禱,母親一定要堅持住,一定要等到自己。
上天沒有聽到他的祈求,趕回家時,母親已經走了。
高林生痛不欲生,這麼多年,他忙於工作,沒來得及盡孝。
母親去世前,他正在籌備專輯《縱容》,母親聽過後說最喜歡那首《漂流瓶》。
直到母親離世,這張專輯都沒完成。
後來,專輯發行那天,他將專輯燒給了母親。
高林生常常哭著醒來,不能看到電視節目中提到「媽」這個字,也學會了抽煙酗酒。
他根本無心工作,歌壇漸漸沒了他的身影。
就這樣渾渾噩噩度過了整整三年。
有一天,高林生喝完酒昏昏欲睡,似乎見到了母親。
她躺在病床上,念叨著:到了這時候,我才明白了生命的無常和可貴,也終於懂得了健康的身體最重要,可是晚了啊,你可不能像我這樣。
於是狠狠的睡了一覺。
天亮了,他也重獲新生。
樂壇風雲變幻,無數新人崛起,快要忘記高林生這個名字了。
他知道,自己再也回不去巔峰了,既然如此,那就轉做幕後,寫歌譜曲。
他關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觀察大街上行行色色的人,還去研究世界各地的優秀音樂和古今中外的哲學思想。
2004年,他用專輯《精彩人生》宣告自己的歸來。
專輯中幾乎所有歌曲都是高林生獨立作詞作曲,涉及的內容更是方方面面。
《動感E時代》寫給年輕人;《丁克一族》寫給丁克家庭;《成功之路》寫給下崗職工;《期待重逢》寫給海峽兩岸。
他的作品很少帶有批判色彩,所有的歌曲,都滿是激勵和樂觀。
有人問他為何復出。
他說,我一直沒有放棄對音樂的追求,7年之後並非空手而回,而是滿載而歸。
很多歌迷都隨著歲月的流逝逐漸淡忘他,但高林生並不後悔自己的決定。
面對「新人」當道的問題,他始終樂觀。
「每個人都曾年輕過,也有權享受年輕,但今天的新人將來也會變成老人。正所謂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可是,中國樂壇能有今天的成就,開拓者不應該也絕不會被遺忘。」
如今,高林生已經51歲了,還是堅持創作,相對於正當紅的歌星評論區,他那裡總是冷清清的。
只有寥寥幾個評論:「這首歌在最迷茫的時候給我力量」「這首歌是我的童年回憶」「多年之後再聽還是那麼有味道」。
即使這樣,高林生也沒有放棄過。
回看悠悠一生,母親的鼓勵和支持成就了他,母親的離世也毀了他,在自甘墮落的三年之後,他還是找回了自己,幾十年如一日的熱愛音樂,不在意還有沒有人記得他,也不在意歌曲是否受歡迎。
他只是在認真生活,熱愛自己的事業,看淡名利和地位。
他深處鬧市,卻又自在如山林間。
真實的做自己。
可能這樣,遠在天堂的母親,也會感到欣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