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吐槽上大學的女兒會享受,不敢多給生活費,1500是多是少

2022-09-16   糖果媽媽

原標題:媽媽吐槽上大學的女兒會享受,不敢多給生活費,1500是多是少

數據顯示,中國大部分大學生月均消費為1000~2000元。

大一新生陸續去學校報道了,不少家長就開始發愁,到底給孩子多少生活費合適?

糖媽身邊有些家長,開學前就一直在網上看關新生攻略的文章,最後也沒能拿定主意。

有些學生家長稱800元也可以有剩餘;而有些家長則抱怨道,給孩子1500元孩子仍是吵著不夠花。

於是家長更是犯難,就連學生自己都不確定到底該帶多少錢,為何他們之間的差距這麼大呢?糖媽就來和大家細說。

吐槽上大學的女兒會享受,家長不敢多給生活費

一位媽媽,在網上分享自己女兒上大學的生活費情況,女兒已經讀大二了,每月的生活費是1500元。

這些母女二人商量好了,如果生活費超支家裡是不會多提供的,需要女孩自己想辦法。

但前段時間她和女兒視頻,看到女兒在寢室里開著空調。她覺得天津的天氣用不到空調,覺得現在的孩子真會享受。

除此之外,女孩兒還花了300元給同學買生日禮物,算下來開學才過去幾天,生活費就已經花掉三分之一了

女孩兒跟媽媽視頻時並沒有要生活費,不過媽媽卻是很糾結。擔心女兒餘下的生活費不夠這個月花,但都轉給他一些,又怕慣壞女兒

要不要給孩子多轉一些生活費?過來人給出建議

對於1500元的生活費,許多學生表示剛剛好。省一省在學校里也是夠花的,但像遇到同學過生日的事情,可能就會過得拮据一些。

媽媽如果擔心女兒不夠花,可以等到半個月或20天以後再問她,這樣女孩兒就不會因為心裡有譜,就繼續大手大腳。

但也有一部分學生覺得1500生活費太少了,很多家長都是給孩子2000元,一個人在外面,各種花銷都要算上,不能只給孩子飯錢。

其實大學生在外面花銷多不一定是亂花,家長給孩子在學校沒有其他開銷,其實處處都需要錢。

一個月1500不夠?學生的錢究竟花在哪兒了?

糖媽親戚家的孩子今年考上大學,孩子表示每個月要少花一些,1000元就夠,在上學之後發現自己想的太簡單了。

飲食花銷占很大一部分

雖然網上曬出許多大學食堂的菜品都非常便宜,但大多數學校的食堂檔口都是承包給餐飲公司的。

以親戚家孩子的二本學校為例,一日三餐都在學校食堂吃,早飯大概需要5元,午飯和晚飯差不多都是10元。,一天的飯錢最少要25元。

孩子在學校不可能一整個學期都不吃水果,水果的價格普遍偏高,或者再吃一些小零食,一周花30元左右並不過分。

那麼一周的生活費大概是25×7+30=205元,一個月按30天,所需的飲食花銷大概是878元左右。

生活開銷

話費、車費和寢室的水電費,是需要學生自己承擔的,包括前面女生所說的空調費,每個月也會占一部分花銷。

天氣炎熱時,洗澡比較頻繁,每個月買洗護的消耗品及女生買衛生用品,這些看得見,看不見的小事都需要花銷,平均算下來每個月200~300~元甚至更多。

進入大學後,在學習上也需要花銷

大學生在一些社團活動或參加其他比賽、競賽也會需要費用。如英語四六級考試和計算機等級考試等。

考試前期的資料列印複印也很費錢,這裡我們平均就按照一個月30元左右計算。

文具也是消耗品之一,如今文具越來越貴,累積起來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就是說學習也是在花錢。

以上花銷就是一名在校大學生正常情況下的必要支出,而且沒有計算休閒娛樂以及戀愛所需要的費用。

籠統算下來,每個月1100~1300元左右是能滿足孩子的基本需求的。如果產生差距就是和學校兄弟的生活水平,還有學生個人習慣有關。

但能看出如果每個月生活費低於800元,孩子或許能吃飽飯,但在學校的生活可能會艱難一些。

考上大學是值得開心的事,不必因為生活費而爭吵

孩子上大學是家長們翹首以盼的事,人們都高高興興的,最後卻因為生活費而爭吵不斷。

家長從孩子的角度考慮,衣食住行都需要花錢,並不是孩子過度索取。

當然,學生也要控制好自己的花銷,就算家長給的生活費很多,有計劃的花錢也之前也許能攢下一筆。

對於自控力不太強的孩子,那可以採取把一個月的錢,拆分成每周給一次生活費的方式,這樣嗯,孩子就不會因為手裡攥著太多的錢亂花了。

糖果媽媽心裡話:

學生讓家長要生活費時,要尊重家長。家長給孩子生活費時也不要趾高氣揚的態度,或者每次給生活費都要批評他一番。

【今日話題】你認為大學生一個月生活費多少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