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周易大師起名談,濰坊地名取名字的來源歷史

2022-06-16     周易與傳統文化

原標題:濰坊周易大師起名談,濰坊地名取名字的來源歷史

濰坊周易大師起名談,濰坊起名字的由來和歷史

濰坊取名字怎麼來的,濰坊起名稱的由來簡介,濰坊周易大師起名,濰坊比較有名的起名字的大師,謝詠老師姓名學談,濰坊地名取名字的來源,濰坊取名好的店在哪裡,濰坊有哪些著名景點,濰坊哪裡給孩子起名比較靠譜,濰坊起名字的由來和歷史,濰坊周易起名哪裡最好,濰坊最有名的景點是什麼?相信居住「濰坊」的朋友,或者正準備去「濰坊」旅遊玩耍的朋友們,都會對當地取名字的歷史來源,風土人情,以及當地好玩的旅遊景點比較感興趣,下面就由中國姓名學大師,謝詠老師收集資料的關於「濰坊」起名稱方面的由來和含義以及著名的旅遊景點簡介,如果對此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多多了解一下……

濰坊市位於山東半島西部,地跨東經118°10′-120°01′,北緯35°41′-37°26′,濰坊屬溫帶季風氣候,地貌自北向南,由低到高,形成幾個台階。濰坊是世界風箏都,連續榮獲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 ,國際和平城市 ,全國文明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特色魅力城市 ,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城市,全國循環經濟示範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市,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中國外貿百強城市等獎項,榮獲中國人居環境獎;

(1)謝詠老師:濰坊取名字的由來和含義

「濰坊」地名的歷史雖短,但追溯其由來,卻有很長的歷史淵源;

濰坊的前身是濰縣,明洪武十年(1377年),降濰州為濰縣,「濰縣」之名由此而始,濰縣幾經沿革變化,於1983年撤消,濰縣在歷史上存在了600多年的時間。

「濰縣」地名來自「濰州」。

濰縣的前身是濰州,濰州的設立,最早在隋朝,隋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置濰州,10年後,廢州為郡,至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復置濰州,以後幾經廢立,至明洪武十年降濰州為濰縣。自此之後,「濰州」作為行政區劃名稱消失。

濰州之前設立過短暫的濰水縣。

在隋設濰州前10年,還設立了濰水縣。《隋書·卷二十五》載:「下密,後魏曰膠東,後齊廢。開皇六年復,改為濰水。」這是歷史上第一次將「濰」用於政區名。濰水縣的治所在今寒亭區朱里鎮前吉家村一帶。濰水縣僅存在了10年時間。

「濰縣」「濰州」「濰水縣」地名均源於濰水。

濰河,古稱濰水,是濰坊的母親河,是濰坊境內的第一大河。有關濰水的記載,最早見於《尚書·禹貢》。《尚書》是中國最為久遠的一部歷史文獻彙編。《禹貢》是《尚書》中的一篇,是中國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貢》曰:「濰淄其道」。它只簡單記載了濰水和淄水兩條河的名字,發源和流經均沒有記載。

從戰國至北魏期間,記載濰水的典籍主要見於:《左傳》《史記》《漢書》《淮南子》《說文解字》《字林》等。這些典籍對濰水的記載都十分簡要。如,《左傳·襄公十八年》寫道:「(晉師)東侵及濰。」《史記》謂:韓信伐齊,夾濰水而陣,囊沙斬龍且。《漢書》「濰」字作「惟」,書曰:「惟甾其道。」

北魏酈道元的地理巨著《水經注》對濰水進行了詳細的介紹。《水經注》用1600多字的篇幅,詳盡介紹了濰水的發源、流經及流域內的政區地名、歷史遺蹟、人文掌故等。《水經注》是載述濰水的里程碑,是研究古濰水領域地理、歷史和人文的經典之著。

北魏之後,記載濰水的典籍主要見於:《太平寰宇記》《齊乘》、清乾隆《山東通志》《濰縣誌》等。

清康熙《濰縣誌》和乾隆《濰縣誌》對濰水之「濰」與「濰州」「濰縣」的淵源關係進行了詮釋:濰縣知縣王珍在清康熙《濰縣誌》序言中說:「濰何昉乎?《禹貢》紀『濰淄其道』。蔡九峰先生注謂:『源出琅邪箕屋山,流經縣東,迤北入海,是濰為縣之襟帶,而縣由是名。』」

清乾隆《濰縣誌》也寫道:「《禹貢》曰『濰淄其道』,濰之名所由昉也。」 可見,「濰縣」「濰州」「濰水縣」均以流經境內的濰水而名。

濰水雖算不上名川,但它在中國的文化史上卻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濰河流域是中華民族古老東夷文化最發達的地區之一。流淌了千萬年的濰水,滋養了一代又一代兩岸人民,孕育了獨特的地域文化,也成為濰坊這座新興城市命名之源。

那麼,濰水之「濰」是從何而來的呢?

「濰」是由「隹」演化而來。 「濰」字在漢語中只有兩種釋義。隋朝以前專指濰水(濰河)。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釋「濰」曰:「水出琅邪箕屋山,東入海,徐州浸。《夏書》曰『濰淄其道。』從水維聲。」隋朝以後「濰」字又增加了另一種釋義,即地名:濰州、濰縣、濰坊。

「隹」,《說文解字》的解釋是:「鳥之短尾之總名也」。「隹」的本義是短尾巴的鳥。古人把長尾巴的鳥寫成鳥,短尾巴的鳥寫成隹。「隹」是個象形字,甲骨文的「隹」是一隻鳥的象形,有鳥頭和翅膀;金文的構形與甲骨文相似,只是變得更繁複;小篆在此基礎上進行了規整,但還保留著鳥的形象;隸書的「隹」喪失了鳥的象形性。東夷文化的一個重大特徵是以鳥為圖騰,故,「隹」的字形若鳥。

語言學家認為,「隹」與「濰」在字源上有淵源關係,「濰」是由「隹」逐漸孳乳演化而來。現代學者容庚的《金文編》指出:「隹、維、惟、唯古通用。」「維」的造字本義是用繩子系住鷹隼雙足,馴養助獵。從「隹」到「維」,可以看出古代先民從涉獵到馴化鳥獸的文明進程。當「隹」「維」用於水名之時,當然應該從水,因此產生了「濰」字。

「濰坊」之「坊」的由來

《說文解字》釋「坊」曰「邑里之名」。「坊」的古字是「埅」,通「防」。我們的祖先把帶有防禦性的土牆稱作「坊」。古代把一個城邑劃分為若干區,通稱為坊。在城市把居住地劃分為坊的建置始於北魏鮮卑族人。唐代漢人將坊的建置推到高峰。漢代城邑的里,到了唐代,被稱為坊。據《唐元典》載:「兩京及州縣之郭內為坊,郊外為村。」唐長安城就分為差不多110個坊。

隨著歲月的變遷,坊的概念發生了變化,坊成為街市裡巷的通稱。自古至今,出現了很多以「坊」為名的地方。

「濰坊」的「坊」源於坊子,「坊子」作為地名僅有100多年的時間。

據《坊子區志》記載,唐代,在濰州南至安丘、諸城驛道三十里處,鑿井一眼,名曰「三十里井子」(此處距濰州衙門大堂正好三十里)。井旁築一方土堆,以示標誌(現土堆已平,水井保存至20世紀80年代,現不復存在。經當地居民指認,其位置在行政街與恆安街交叉口南約30米處)。清末,前寧家溝劉起有父子在驛道邊、土堆旁開一客店,以土方堆取名「坊子店」。由於「坊子店」地處南北驛站間,過往客商絡繹不絕,多在此處歇腳食宿,又加劉氏買賣實在,因而生意興隆。由此「坊子店」名聲大揚。

1897年11月,德人侵占山東,1901年在「坊子店」東約500米處開鑿第一眼煤井,因緊依「坊子店」而取名「坊子豎坑」。次年,膠濟鐵路由青島修達,建火車站時又定名「坊子火車站」。

後來,隨著膠濟鐵路的全線通車,加之地下煤炭的大量開發,這裡陸續設集市、擺貨攤、開商店,人口日增。火車站前逐漸形成了茂林街(一馬路),後發展到二馬路、三馬路、四馬路……並闢為小商埠。光緒三十年(1904年)在此設立地方行政管理機構,始稱坊子鎮,俗稱坊子街。「坊子」由此而名。

時過境遷,伴隨著共和國前進的腳步,經過60多年的砥礪前行,如今的濰坊,已是一座國際知名的具有現代化氣息的繁華都市。

(2)謝詠老師:濰坊的寶寶如果取名改名

了解了【濰坊】的取名歷史和淵源之後,那麼出生於【濰坊】的寶寶如何取名字呢?

謝詠老師建議,不管是出現於哪個城市,哪個區域,出生時間是最重要的因素,因為「天時」基本上決定了人生大體命運之輪廓,難以更改,我們唯有以「天時」為基礎建立「命理體系」,而後查其五行旺衰深淺,洞其格局氣勢之組合平衡流通狀況,全方位研究剖析其核心五行「喜用神」,而後以此為基礎,結合姓名之數理配置,或者更高層次的《易經》八卦五行生剋等等因素,合而為一體來取名字,方可稱之為姓名之正宗精髓;謝詠老師從小學習易經姓名文化,在以命理為中心取名字改名字領域有著深刻而全面的理解,所以給孩子取名改名,眾所周知都應該建立在「以命為主,以姓為輔」的基礎上,再輔佐以《易經》原理方法加以提升和補充完善,這也是謝老師取名改名的理念所在,下面謝詠老師詳細介紹一下;

1,謝詠老師:首先要符合「天道命理」;天道實際上就是「大自然」的規律和要求,所謂「天人合一」也是同一個意思,要順勢而為,符合命理;

其命理達到陰陽平衡,也就是說通過命理選出您的喜用神,然後根據您喜歡的字進行組合,這個「用神」組合和很多民間愛好者所謂的「五行缺什麼補什麼」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2,謝詠老師:符合「姓氏數理」:體的說就是做到五格在數理上要大吉,不能在名字中出現凶格,這也算是姓名學之中的一個次要環節!

我們取名字的時候,把這姓氏數理結合起來,也是希望儘量彌補五行配置中的劣勢,突顯姓名本身的優勢,五格雖然不能作為主打因素,但是作為姓名學的輔佐參考因素,還是有必要結合一起的!

3,謝詠老師:符和「易經卦理」:這裡所說的「易經卦理」,實際上也就是以《易經》的五行八卦為基礎,進一步強化和鞏固姓名能量的一個方法!

把《易經》八結原理再結合姓名進行方面,因為這個方面的推算比較複雜和麻煩,所以基本上沒有精通這個方面因素,而「易經卦理」作為姓名學的重中之重,是必不可少的!

(3)謝詠老師:濰坊最著名的地方有哪些

濰坊位於山東半島中部。南依泰沂山脈,北瀕渤海萊州灣,東與海港名城青島、煙台相連,西與石化城東營和齊國故都淄博為鄰。 以「世界風箏都」而聞名於世的濰坊,如今依靠民俗旅遊,依然走在世界前列。如果你在濰坊,不妨可以到下面這些地方走走。

仰天山國家森林公園

位置:山東省濰坊市青州市

仰天山在青州城西南46公里處,主峰海拔834米。這裡林海茫茫動、植物種類繁多,自然環境幽美。峰巒峭壁,隱現於蒼松翠柏之中。森林覆蓋較高,大部分區域為天然次生林,其自然環境基本上處於平衡狀態。這裡奇花異草豐富,林相完整,群落多樣。雜生的四百多種植物漫山遍野的喬灌木。混交林形成季相變化顯著的景觀,尤其是深秋季節紅葉燦燦,層林盡,真可謂「霜葉紅於二月花」。幽靜而有野趣的自然風貌被譽為「天然森林公園」。山上主要景點有:摩雲崮、佛光崖、望月亭、文昌閣和幽遂的洞窟多處。

壽光蔬菜高科技示範園

位置:山東省濰坊市壽光市聖城東街與農展館東二路交叉口西230米

壽光蔬菜高科技示範園——國家4A級旅遊景區。位於山東省壽光市洛城街道,占地1萬畝,建於1999年8月,是一處集科技開發、科普教育、技術培訓、試驗示範、種苗繁育等於一體的多能功蔬菜科技示範基地。2001年,壽光蔬菜高科技示範園建設了壽光國際會展中心,成為第二屆蔬菜博覽會的主會場。截至目前,蔬菜博覽會已連續在蔬菜高科技示範園舉辦九屆,展覽展示先進農業技術和品種,提供豐富多樣的經濟交流平台,吸引了國內外大量賓客參會參展。

黃花溪

位置:山東省濰坊市青州市淄中路泰和山景區內

黃花溪是國家AAAA級風景區,位於山東濰坊青州市。景區景色優美,被眾多遊客稱為「北方九寨溝」。從青州市廟子鎮聖峪口村西南行2公里,過泰和山風景區,通過泰和隧道,就到了黃花溪。進黃花溪要先經一個小山村。雖說是山村,卻幾乎見不到人家。當在村頭看到一畦畦整齊且泛著濃綠的菜園子時,分明感覺到了山里人家特有的質樸、勤勞與親切。同時吸引的還有村頭大片的山楂樹,此時正是葉茂花盛之時,濃密卻挺拔地連成一片。黃花溪山澗時常現出清泉汩汩、水流潺潺、蝦蟹同樂的美景。

泰和山風景區

泰和山在綿延疊翠的青州西南山區廟子鎮,有一座鮮為人知的泰和山,這裡峰巒疊嶂,碧水相依,風景如畫,美不勝收,是一處集森林景觀、地貌景觀、人文景觀於一體的綜合性景觀。

楊家埠民間藝術大觀園

位置:山東省濰坊市寒亭區渤海路與富亭街交叉路口1873號

楊家埠民間藝術大觀園(原楊家埠風箏廠),建於1986年5月,是國內最大的風箏廠。風箏場是集風箏生產、年畫印刷與民俗旅遊為一體的民間藝術大觀園。

金寶樂園

位置:山東省濰坊市奎文區濰州路2477

濰坊金寶樂園位於濰坊市城區南部,距市中心三公里,於1996年建成開業,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工農業旅遊示範點及山東十大優秀新景點」、「省十佳工農業旅遊區」、「省級青少年國防教育基地」,總面積六十萬平方米。著名景點有濰坊動物園、濰坊防震減災科普館、情緣園、金泉寺等。

沂蒙山旅遊區沂山景區

位置:山東省濰坊市臨朐縣沂山鎮鎮址南300米

沂山風景區,又名沂山,古稱海岱、海岳,為東海向內陸的第一座高山,有「大海東來第一山」之說,素享「泰山為五嶽之尊,沂山為五鎮之首」的盛名。古代十朝16位皇帝登封於此,從而留下名垂青史的「東鎮碑林」,其留存的御碑數量為世界之最。沂山風景區位於山東濰坊市臨朐縣沂山風景區管委會,沂蒙山區北部,距離臨朐縣城約45公里,沂山風景區是國家級森林公園,生態資源優良,森林覆蓋率高達98.6%以上。

雲門山風景區

位置:濰坊市青州市城南2.5公里

雲門山坐落於青州市區南郊,自古為山東中部名山,也是青州的標誌性景點之一。雲門山主峰大雲頂海拔421米,其山勢巍峨峻峭、松柏疊翠,登上山頂可俯瞰青州城區,也是賞日出的好地方。不過雲門山出名的是山上的石龕佛像和摩崖石刻,尤以巨大的石刻「壽字」較為聞名,是這裡的標誌性景觀。

青州古城

位置:山東省濰坊市青州市范公亭西路與偶園街交叉口南側

青州古城位於山東省濰坊市,是國家5A級景區、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青州古城是古九州之一,有7000餘年的發展史,5000餘年的文明史,十二年的國都輝煌,先後存在過廣縣城、廣固城、南陽城、東陽城、東關圩子城、旗城等六座古城池。

十笏園

位置:山東省濰坊市濰城區胡家牌坊

十笏園,位於山東濰坊市胡家牌坊街49號,是北方地區的古典園林袖珍式建築,有「魯東明珠」的美譽。十笏園,始建於明代,園中的硯香樓原是明朝嘉靖年間刑部郎中胡邦佐的故宅。後於清光緒十一年(公元1885年)被濰坊首富丁善寶以重金購得,在硯香樓的基礎上建了整座園林。十笏園被稱作「丁家花園」。整座建築坐北向南,青磚灰瓦,主體是磚木結構,總建築面積約2000平方米。因占地較小,喻若十個板笏之大而得其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70906ac801a33a6dce2ab5dabcebfb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