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屆茅盾文學獎提名作品公示 新疆作家劉亮程《本巴》入圍
昌吉日報訊(全媒體記者 毛瑞芳)8月7日,第十一屆茅盾文學獎10部提名作品選出並公示,新疆作家劉亮程的長篇小說《本巴》入圍。
茅盾文學獎每4年評選一次,是我國文學最高獎。本屆茅盾文學獎共有238部作品參評,均為2019年—2022年出版的長篇小說。
《本巴》是劉亮程歷時近4年完成的長篇小說,由譯林出版社出版。小說以蒙古族英雄史詩《江格爾》為背景展開,追尋逝去的童年。故事的主人公是幾個孩子,他們在青春王國里玩著搬家家、捉迷藏、做夢夢遊戲,將沉重的現實變得輕盈,指向一種自由的、原生的初始狀態,體現出對回到童心、童年和人性最初的渴望。小說以瑰奇的幻想和深刻的哲思給人巨大的衝擊,被譽為「2022年中國長篇小說創作的景觀式存在」。
劉亮程說:「《本巴》是我寫得最愉快的一部小說,也是我寫給自己的童年史詩,是我寫作歷史中最天真的一次。」
有讀者則稱,《本巴》有著《巨人傳》式的狂歡,《堂吉訶德》般的天真,以及卡爾維諾式的輕盈。
中國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李敬澤這樣評價:「從《一個人的村莊》到《本巴》,劉亮程一路走來,堪稱新疆遼闊的大地和天空所淬鍊出的優秀作家。」
2013年冬,劉亮程在木壘縣英格堡鄉菜籽溝村開啟了耕讀生活,創建菜籽溝藝術家村落,並傾力打造以傳播國學與現代思想為己任的木壘書院。十年間,他在理想與現實間詩意棲居,在菜籽溝寫出了兩部長篇小說《捎話》和《本巴》。2019年,《捎話》獲第十屆茅盾文學獎提名。
劉亮程簡介:
中國作家協會散文委員會副主任、新疆作家協會主席。著有散文集《一個人的村莊》《在新疆》,長篇小說《虛土》《鑿空》《捎話》《本巴》等著作50餘部,獲魯迅文學獎等諸多獎項,作品被翻譯成英文、阿拉伯文、韓文、馬其頓文等,相繼在國外出版。有數篇文章被選入全國中學、大學語文課本及香港中學《中國語文》教材,被譽為「鄉村哲學家」「當代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