濫用舉報傷害的是教師情感和權威!如何讓教師免受擴大化舉報之擾?

2023-10-19     中國教育報

原標題:濫用舉報傷害的是教師情感和權威!如何讓教師免受擴大化舉報之擾?

這幾天,來自上海的幼兒園教師小李非常鬱悶。因為小朋友賴床,小李拍了一下孩子的屁股,說:「小懶豬,太陽都曬屁股了還不起床。」第二天,她就被家長投訴了,理由是孩子說老師打她,還罵她是豬。

師德師風一直是公眾廣泛關注的話題,近來涉及教師的不實舉報、誣陷、肆意評判等呈現增加趨勢,讓不少教師有如履薄冰之感。

濫用舉報傷害的是教師情感和權威

山西省太原市一所小學的成老師最近遇上了這樣一個難題。

一天放學後,成老師班裡的男同學張路看到校門口有人打架,便上前拉架,過程中張路拍了一下打架男孩的頭。第二天,男孩的家長就來找成老師,表示孩子頭暈,需要去醫院檢查。成老師和張路的家長帶著男孩去醫院全面檢查後,結果顯示一切正常,但家長還是找到校長,舉報成老師處置不當。

「當時校長也非常積極地處理這個問題,帶男孩換了一家大醫院檢查,結果沒查出什麼問題。張路的家長承擔了所有的檢查費用,還賠償了3000元錢,但家長還是不滿意。」成老師說。

濫用舉報直接傷害的是教師情感,最終危害的是學生群體和教育事業。「正常的舉報當然是可取的,比如對於違規補課、變相體罰等,舉報是一個很有效的監督手段。但是,擴大化舉報,甚至污名化舉報,則會傷害教師自尊心和權威性,讓教師無法安心工作,甚至影響工作積極性。」成老師說。

記者採訪時,多位教師坦言自己教育學生、管理班級會存在束手束腳的情況,就擔心稍有不妥就被舉報。

尊重教師,構建平等的家校關係

2023年春天,李萌入職湖北省一所公立小學,成為四年級的數學教師。粗略估算,她在春季學期就被舉報了十幾次,有一次甚至是因為點外賣被家長舉報。「舉報的理由是,身為老師,在小孩面前吃外賣,孩子回家後纏著家長也要點外賣。」李萌說。

2018年以來,隨著我國師德師風建設的有關文件相繼出台,師德違規案件數量總體下降。但近年來針對師德師風的負面輿情並未減少,特別是隨著社交媒體、自媒體的蓬勃發展,對於教師的肆意評判、誣陷、不實言論逐漸增加。

是什麼助長了對教師的擴大化舉報?在廣東省深圳市行知中學的教師劉宇看來,不平等的家校關係是一個原因。

「有些家長常常會認為教師應當時時刻刻為自己服務,滿足自己的各種需求,類似秒回微信、調換座位等。一些教師出於害怕投訴的心態,對於家長的要求也會儘量滿足,這就更加劇了這種不平等的家校關係。」劉宇說。

不平等的家校關係不利於班級管理。劉宇表示,如果教師扮演一個「好好先生」的角色,對家長有求必應,一方面眾口難調,給日常工作帶來很多阻礙;另一方面也會在學生面前失去教師權威。

在採訪中,「平等」一直是劉宇的核心觀點:「形成平等的家校關係,教師盡心教書育人,家長也給教師應有的尊重,這非常重要。」

幫教師用正當手段有力面對惡意舉報

教師在教育強國建設過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理應受到社會的崇敬和尊重。要保護好教師的合法權益,營造尊師重教的社會氛圍,就不能讓教師在「謠言陷阱」中泥足深陷。如何讓教師免受謠言困擾?

南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銀齡教師趙鐵鎖認為,從教師的角度來講,一定要以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重視師德師風建設,重視我們中華民族道德建設上的光榮傳統,既要「言傳」,也要「身教」。好的教師,不僅是學生學業上的領路人,更是學生人生道路上的好榜樣。

除了以身作則,在華南師範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學院教授鍾柏昌看來,教師還要有維權意識,在權利受到侵害時,需要積極爭取學校領導和同事的支持,若調解失敗,在不影響正常教學秩序的情況下應大膽使用法律武器為自己維權。

2018年11月,教育部發布了針對高校、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的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辦法,明確表示堅持師德第一標準,對師德違規問題「零容忍」並嚴肅懲處。這些年,有關部門和學校對於涉及教師的舉報信件高度重視,做到「件件有著落」。與此同時,也要保護教師合法權益。

「學校和教育主管部門應該為教師調解、申訴和維權提供時間窗口和法律援助,既不能和稀泥,也不能放任不管,要積極疏解教師情緒,幫助教師採用正當手段勇敢有力地面對各種惡意舉報和威脅。此外,對於多次被惡意舉報的教師,還需要一些特殊保護措施,例如心理輔導、榮譽表彰等。」鍾柏昌說。

(文中張路、李萌、劉宇均為化名)

本文來源 | 中國教育報2023年10月18日第三版

作者 | 中國教育報記者 張贇芳

更多精彩資訊,請點擊下方圖片,下載中國教育報APP、中國教育報好老師APP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61a9db2bcd4ea6b852d2bd6c9e9aa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