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心學堂 | 血脂檢查怎麼看?醫生手把手教您!

2023-09-28     廣東省中醫院

原標題:塑心學堂 | 血脂檢查怎麼看?醫生手把手教您!

塑心學堂 開欄語用心呵護生命,用愛延伸服務,塑心學堂專欄將定期推送心臟和急危重症相關的防治及養生保健科普知識,為您排憂解惑!

隨著人們的生活質量提高,吃的越來越好,飲食方面引起的疾病也越來越多,高血脂就是其中一種。研究表明我國患有血脂異常的人高達4億,血脂異常是腦卒中、冠心病等嚴重疾病的「元兇」,是人類健康的「隱形殺手」。此外,血脂異常也不僅是老年人群的專屬疾病,患者群逐漸年輕化,成為30—50歲年齡段人群的「第一殺手」。血脂管理目前是我國國民心腦血管疾病防控的重點。如何通過血脂檢查結果準確了解自己的血脂情況,如何科學調控血脂是不少人的疑惑。張敏州教授在此根據臨床經驗,教您如何讀懂血脂檢查結果,同時回答臨床中關於血脂的常見問題,希望能幫助大家了解血脂,科學調脂,健康生活。

1. 血脂檢查包括什麼?升高/降低有什麼意義?

常見的血脂檢查包括: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脂載蛋白A(Apo-A)及脂載蛋白B(Apo-B)。

(1)總膽固醇是血液中所有膽固醇的總和,包含了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長期高膽固醇、高動物脂肪和高熱量飲食可以使總膽固醇升高。高總膽固醇與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有明確關係,使患者更容易出現脂肪肝,冠心病及腦血管狹窄等疾病。總膽固醇升高常見於家族性血脂異常、吸煙、飲酒、腎病綜合徵、甲狀腺功能減低、糖尿病和膽道梗阻等疾病;總膽固醇下降甲狀腺功能亢進、營養不良和肝功能嚴重低下等。

(2)甘油三酯是人體內含量最多的脂類,主要從飲食中獲取。其升高的原因與總膽固醇升高基本相同;甘油三酯下降常見於甲亢、腎上腺皮質機能減退及肝功能異常等。

(3)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是人體內血脂代謝方面的「死對頭」。HDL-C是人體內的「好膽固醇」,具有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作用,可以防止膽固醇在血管內皮下的沉積,降低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LDL-C是人體內的「壞膽固醇」,容易在心腦等部位的血管壁內沉積,形成動脈粥樣硬化,使得血管慢慢堵塞,最後引起心腦血管疾病。

(4)Apo-A是HDL-C中的主要成分,其水平與HDL-C的水平明顯相關,可以作為評估血液中「好膽固醇」的依據。而Apo-B則是LDL-C主要成分,其水平與LDL-C也有明顯關係,Apo-B升高可以用於評估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等疾病的危險程度。

2. 血脂中哪一項升高最危險?

大量研究證實,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水平異常與冠心病及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密切相關。因此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以及其主要成分脂載蛋白B升高往往提示這危險,需要引起重視。

3. 甘油三酯升高,但總膽固醇不高,算高血脂嗎?

算!甘油三酯是血脂中的一項指標,單純甘油三酯升高稱為高甘油三酯血症,可分為原發性與繼發性兩類。對於甘油三酯水平輕度升高的患者,飲食、運動、改善生活方式就可能降低血脂水平,而對於重度升高的患者,則需要藥物治療,否則容易引起急性胰腺炎的發作。

4. 調血脂藥首選藥物

根據血脂異常的情況,可以分為膽固醇升高和(或)甘油三酯升高兩種。兩種不用的血脂增高需要用不同的降血脂藥物,若是膽固醇高的話,主要通過服用他汀類藥物(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來控制,若是甘油三酯升高通過要服用貝特類藥物(如非諾貝特等)。

5. 血脂異常需要長期服藥嗎?

需要根據血脂異常的嚴重程度來決定,如果血脂水平升高不嚴重,可以在調整飲食情況(如清淡飲食,少吃油膩、煎炸食物及少喝酒等),適量運動及降脂藥物治療後,定期複查血脂情況,若血脂控制到理想的水平,是可以嘗試停用降脂藥物的。對嚴重高血脂以及伴有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肌梗死、腦卒中等)的人群而言,降血脂藥物是需要長期服用的,患者在醫生對病情、定期血脂複查結果及血管彩超等評估後,可適當減少降脂藥物的劑量,但不建議患者私自停藥。

【張敏州教授溫馨提示】

高脂血症並非難以治癒,對於多數高脂血病病人來說,堅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控制飲食、戒煙限酒、調脂降壓、平衡心態等,可以有效控制高脂血症病。此外,建議要多參加體育鍛鍊,如八段錦、太極拳、散步、慢跑等。如果血脂較高,或伴有心血管疾病,應諮詢專科醫生,並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服用降脂藥物,定時複查血脂以調整藥物及了解病情。

塑心學堂 | 降壓藥物服用小知識

塑心學堂 | 做好7件事,預防心血管疾病

塑心學堂 | 時間就是心肌: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就診的重要性

專家指導:

張敏州

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國醫大師鄧鐵濤教授學術經驗繼承人,國醫大師陳可冀院士學術經驗傳承工作室負責人,廣東省中醫院名中醫、胸痛中心醫療總監,廣東省高校急性心肌梗死中醫藥防治創新團隊負責人,廣州市心肌梗死中醫藥防治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臨床重點專科帶頭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症醫學重點專科協作組總負責人,中國醫師協會中西醫結合醫師分會副會長兼心臟介入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重症醫學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委員。

在全國中醫院中率先開展冠心病介入治療,運用中西醫結合方法成功救治104歲超高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服用益氣活血中藥「通冠膠囊」,隨訪至110歲健康良好,創世界醫學奇蹟。主持制定並發布我國首部中文和英文版《急性心肌梗死中西醫結合診療指南》、構建並推廣「急性心肌梗死救心、治心、養心三位一體」新模式。

擅長: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動脈硬化、高血壓、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中西醫結合治療,心臟康復和中醫養心等。冠心病介入治療和人工心臟起搏器植入術等。

出診時間 出診地點
周二上午 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西區五樓特需門診
周四上午 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西區三樓心臟門診

本期作者:

曾銳祥

醫學博士,廣東省中醫院重症醫學科主治醫師,廣東向上向善好青年,廣東省中醫院朝陽人才,美國心臟病學會培訓會員,中國中醫藥信息學會科普分會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慢病防治與管理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心臟康復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廣東省醫療行業協會重症醫學管理分會委員,廣東省老年保健協會心腦血管慢病管理委員會青年委員,廣東省廣府文化研究會塑心文化專業委員會秘書長。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1項,廣東省科技廳項目1項,參與國家及省部級課題12項,主編著作1部,發表學術論文29篇(第一作者15篇),其中SCI源期刊收錄26篇(第一作者12篇),總影響因子92.36(第一作者46.79)。《漫畫冠心病》共同主編,曾受邀在北京衛視《養生堂》、新華社《新華大健康》、廣東衛視《健康有道》、廣州電視台《健康100FUN》等科普心臟康復知識,榮獲廣州科普創新獎科普貢獻獎(組織)一等獎。

擅長:高脂血症(主要研究方向)、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壓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中西醫診治、冠心病介入治療及心臟中西醫結合康復治療。

門診:每周三下午(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西區三樓心臟門診)

供稿:廣東省中醫院胸痛中心

執行編輯:張靚雯

審核校對:莊映格

責任編輯:宋莉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5d52c8c9ee216ee0e0cf72654ac995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