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H MY GOD,手感太順滑了吧,一個鴨屎綠,一個失血白,真是好看到爆。總之,買它!買它!買它!」
因為模仿網紅李佳琦,一位名叫天天的小朋友也成了網紅。在抖音上,他有70多萬的粉絲,短視頻有四百多萬的點贊。
作為回應,李佳琦送了他從小學到高中的全套練習冊。網友一邊笑得肚子疼,一邊感嘆,這屆小朋友確實有點不一樣。
與80後、90後從小糾結「上清華還是上北大」的煩惱不同,今天的95後、00後們似乎正面臨一個新問題:選擇好好讀書還是選擇當網紅?
2018年,有媒體曾做過一個95後就業觀的圖解,其中提到,54%的95後最嚮往的新興職業是主播和網紅。
新興的短視頻和直播平台正幫助越來越多的普通人一夜成名。與此同時,也帶動網紅經濟的火爆,網紅月入百萬、月入千萬的新聞屢見不鮮,他們的「帶貨」能力更是堪比明星。去年雙十一,李佳琦5分鐘就賣出15000支口紅,被人稱為「口紅一哥」。
不僅如此,短視頻和直播還成功嵌入到人們的生活中。刷抖音、看遊戲直播、成為UP主、在小紅書發表種草筆記、隨時隨地拍Vlog,已經成為當下年輕人的日常寫照。
把愛好變成工作,輕輕鬆鬆就能養活自己,這似乎正在變成現實。因此,一個疑問隨之而來,如果當網紅就可以賺錢,為什麼還要花時間去讀書?
就在近日,華為簽發的一份總裁辦電子郵件截圖流出。
郵件顯示,華為制定了2019屆頂尖學生年薪制方案:8位頂尖人才薪酬為90萬-200萬元/年不等。
其中,鍾釗、秦通兩位博士的年薪高達201萬元!
其實,早在今年6月,任正非就對外宣稱,華為明年還想從世界範圍高薪招進200-300名天才少年。
所謂「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一石激起千層浪,華為這一舉動引發熱議,有網友評論:怎樣才能一畢業就達到年薪兩百萬?首先得考上北大清華中科大華科大,然後還要熬到博士。
雖然只是一句調侃,卻印證了那句老話:知識,就是實打實的財富。
新華曾做過一個關於95後職業的調查,54%的人嚮往的職業是當網紅。
另一項調查中,小學生被問到長大想做什麼時,他們脫口而出的都是想當網紅。
熱播劇《少年派》就有這樣一個情節,高中生林妙妙接觸「直播」嘗到一點甜頭後開始飄飄然,成績一路下滑,差點放棄高考。
人們認為當網紅,走捷徑,就可月入百萬,相比之下好好讀書顯得笨拙又吃力不討好。
但傻孩子們不知道的是,那些流量千萬、年輕貌美卻沒有真才實學的網紅最終都會相繼消失。
而那些長盛不衰的,誰不是靠著本身的才華和不斷的優質內容輸出才有如今的成果?
你以為papi醬只是個粉絲3000萬的搞笑博主,不知道她中戲研究生畢業。
你以為黎貝卡只是個粉絲500萬的時尚網紅,不知道她畢業於暨南大學,曾是《南方都市報》首席記者。
這些光芒萬丈的人,誰不是靠著過人的學識、超出旁人的才華才走到今天?
如果讀書真的無用,就不會出現每年不同學歷應屆畢業生薪資差異如此大的局面!
現實就是如此殘酷,最高學歷群體比中低學歷群體的平均收入,高出整整6倍,這個世界,就是會相對善待知識上的高尖人群。
有「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稱號的蔡瀾,也一直關注年輕人的狀態,談到關於當網紅賺錢還是埋頭苦讀的討論,他直言:「讀書是基本功,不做不會長久,什麼書都要看。」
這個世界上,含著金湯匙出生的人少之又少,絕大多數是普通人。
也許讀書並不能讓我們站上金字塔的頂端,但是卻能避免跌入生活的底層。
讀書最直接的作用,就是賦予我們更多賺錢的機會,而這些機會的背後是生活的底氣和選擇的權利。
只有努力努力再努力,給自己穿上知識的鎧甲,才不至於在青春的潮水褪去之後,發現自己一無所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5KVYG4BMH2_cNUg7Kh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