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大於努力」這句話,經常被人們掛在耳邊,但其實這可能是本世紀最毒的雞湯。
毒雞湯能夠存在的原因,最大的原因就是它擅長偽裝。一句話,聽上去好像是對的,但是信以為真,並且付諸行動之後,發現並無用處,甚至還有反作用,還會懷疑是不是自己的問題。
「選擇大於努力」,恰恰就是這樣一句話。
「選擇大於努力」這句話,作為毒雞湯來說,是非常稱職的,容易深入人心,細品之後,會發現它有三個明顯的誤區,讓人很容易就相信。
誤區一、選擇的前提
選擇大於努力的前提是什麼?
答:是有得選!
能為而不能為,叫選擇;完全沒有機會選擇,那叫作認命。
富人可以在城市裡紙醉金迷,也可以偶爾在鄉下體驗生活,
而窮人呢?根本沒得選,只能生於斯長於斯。這才是現實!
有個經典的問題,問年輕女孩:你是選擇嫁給物質還是嫁給愛情呢?
有些女孩回答說:當然是嫁給愛情,我的餘生一定要和喜歡的人一起過!
也有些女孩回答說:當然是嫁給物質,沒有金錢的支撐,愛情就是一盤散沙,一碰就散了。
她們各自都能闡述著各自的理由,滔滔不絕。然而現實是,很多女孩兒既沒有機會嫁給物質,也無法嫁給愛情。
現實,就是這樣的,大多數人都是沒得選的。
生命的某一個瞬間決定了,那就是了,其餘更多的是要靠的是持之以恆的努力,這是常態,這也是最正確的選擇。靠一個選擇一步登天,機率並不大。
剛剛結束的2020東京奧運會,10米跳板中,14歲女孩全紅禪獲得了冠軍,全國一片叫好,幾乎所有人都為她感到驕傲,然而卻有個神經病一樣的怪胎站出來發表奇怪的言論。
批判怪胎方舟子的事兒,自然有廣大網友們。我在這裡只想圍繞我的論點分析,
對於14歲的全紅禪來說,跳水獲得奧運冠軍毫無疑問,就是她此時最好的選擇了。
方舟子陰陽怪氣地說她為什麼不好好學習,要選擇跳水成為童工,這樣的問題與晉惠帝的「何不食肉糜」有什麼區別呢?
對於全紅禪來說,她是幸運的,因為她有選擇跳水運動員的機會,從而成為奧運冠軍。我們也要知道是,其實更多的女孩是沒有選擇的機會的啊,因為她們沒有全紅禪的天賦。
而實際上,沒有天賦的才是大多數人。
但這並不意味著,沒有那個一步登天選擇的人,就沒有其他機會了!努力創造其他機會,才是普通人應該做的事情。
而「選擇大於努力」這句話就是在告訴人們,與其傻不拉幾的去努力,不如多花時間與精力去做選擇。
可是,往往我們會發現,好的選擇都是在努力之後才會出現的。那些娛樂圈明星雖然現在功成名就,但他們真的也曾經在自己的領域闖出過名頭,得到過認同,並非沒有努力過努力。如果只是一味強調選擇的重要性,並不可取。
「選擇大於努力」這句話,容易讓人產生誤解,讓本沒得選擇的人,更加重視做選擇這件事,而忽略了努力這件事,從而進入一個荒誕的怪圈。
選擇的前提是客觀上的誤區,而主觀上的誤區對人們的誤導也同樣嚴重。
誤區二、把時代的紅利歸功於自己的選擇
「選擇大於努力」,是在鼓動人們逐漸放下眼前平淡的生活,去做一個目前不太現實的選擇。成功了,人們會管這叫作勇敢,失敗了,人們會管這叫作活該。
其實能不能成功,和天時、地利、人和都有關係。其中天時起的是關鍵作用。也就是說,成功的因素裡面,時代非常重要。如果現在是封建社會,14歲的全紅禪怎麼可能又任何機會讓全世界人民認識呢。
所以,有時候不能把獲得的成功,完全歸功於自己的選擇,所處的時代起了很大的作用。
「把時代的紅利歸功於自己的選擇」的這個誤區,最明顯的就是體現在買房的問題上。
近20年來,中國的房價一路飛漲,有人歡喜有人憂。於是便有了這下面這樣的故事:
上個世紀90年代,二十五歲的小楊賣了家裡的房子,遠赴美國去淘金。他辛辛苦苦20年,終於攢夠了100萬美金,決定回國享受榮華富貴,卻驚訝地發現當年賣了的房子,現在中介掛牌一千萬。
要是當初他選擇在國內好好努力生活,守著這套房子,他現在一定過得很自在。
所以,有人會羨慕那些在公元2000年左右在北上廣咬牙買房的人,如今他們都輕鬆身價千萬。
有些人會認為,正是當初勇敢做出的選擇成就了現在的自己,豈不知,成就他們的從來不是自己的選擇,而是妥妥的時代紅利。
上個世紀90年代,中國還很貧弱,一切百廢待興,出國熱是常態,很多有理想的年輕人都擠破腦袋想要出國。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就是如此,年輕的他擠破腦門想要去美國求學,最後因為拿不到簽證,而沒有去成。所以,在那個時代生活過的人都會知道,那個時代出國是一個非常棒的出路。
在時代的洪流中,每個人的選擇都十分渺小。時代虧了,你便虧,時代賺了你便賺。自己的選擇並不帶來任何質的改變,真正質變的是時代。千萬不要以為自己早在二十年前就知道,時代的發展和房價的飛漲。
功勞是在於時代的紅利,而非只是個人的選擇。
「選擇大於努力」?在現實面前,毫無意義!
選擇大於努力這句話,似乎在不停地警告我們,多花精力去做選擇,否則一旦選錯,必定萬劫不復,可真的是這樣嗎?
誤區三、選錯了,就輸了
選錯了,就輸了?
其實並不是!
普通人一輩子要面臨無數次的選擇,沒有哪個選擇重要到既分高下,也分生死,基本每個選擇的瞬間都只不過是人生的一小步。
「選擇大於努力」這句話,更像是成功者給普通人指的捷徑,他笑著告訴你自己就是因為做出了這個選擇才會成功的。
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事實是,他做出了這個選擇,同樣也有千千萬萬個同樣的人做出了這個選擇,而在之後仍然會有茫茫多的考驗和選擇。最終,其他人失敗了,只有他勝出了,所以他可以對你說這麼一句話,而你就堅信這就是成功的捷徑,何其諷刺啊!
很多人用信誓旦旦用「選擇大於努力」告誡別人的時候,更多是在類似下列故事的情境中:
一隻狼告訴一隻雞:其實你會飛,你需要逼自己一把。那邊有個懸崖,跳下去,你就會飛了!
雞跑到懸崖邊上猶豫起來:跳還是不跳,這是一個問題!
而懸崖底下,狼早就等在下面吃雞肉了!
是的,有時候,鼓動人們做出冒險選擇的,為的只是他自己的利益而已。
結合以上,我的觀點是:選擇與努力都很重要,二者沒有可比性。比起迷信"選擇大於努力「這句話,努力創造自己的選擇,才更靠譜!
我自己的路,我自己選!
什麼?沒得選,那就努力勇往直前,讓我有得選!